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基础》课程建设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和怎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界重点研究的两个问题。本文从生物学基础公共课程的建设出发,深入分析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给出了该课程的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从创新意识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生物学基础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意义,制度创新是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基础教育体系的根本对策。建立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基础教育体系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宏观规范制度,制定《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法》和适合各省市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地方教育法规与政策;二是创新基础教育培养模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以优质教育为依托的涵盖城乡,惠及社会所有阶层各个人群的全面、完整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教育新模式;三是创新运行机制,理顺科研单位、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运行。  相似文献   

3.
覃利 《文教资料》2011,(28):185-187
本文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选拔方式和重视拔尖创新人才非智力因素三方面,通过和部属重点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比较的方式,对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培养教育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重点师范大学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近年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紧抓“本科”这一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链,创办了晏阳初创新人才实验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它不仅为造就教育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教育学专业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创造性地di的解决问题的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育制度、科学的培养模式,以及优秀的师资队伍、良好的育人氛围和实践机会。而教育体制、考核制度、教学方法以及实践平台等是影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促进教育模式改革,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确保拔尖创新型教育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教育部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校目前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仍在不断探索,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文章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并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最后针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我国高校今后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专业课全英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下,专业课全英文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对目前全英文教学所存在的教材选择、师资及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利于今后全英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8.
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推进仪器分析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探讨培养分析化学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专业定位、教学体系改革、产学研平台搭建、拔尖人才评估体系建立、创业培训等方面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探索,以期更好地培养食品专业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进程呼唤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响应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实施精英计划,从目标、课程、师资、模式等方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特色构建;努力实践探索,从变革课堂、“VR+”课堂、自主课堂、行走课堂等方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堂实践;聘任本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行业精英、校内外“小老师”进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师资建设;评价跟进,建立拔尖人才早期培养的促进机制;交流合作,实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衔接贯通。  相似文献   

11.
阐明目前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期待和部队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分析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探讨学员队应该在拔尖创新人才发挥的作用,最后对发挥学员队育人职能应该做好的几项重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衔接点,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引领效应。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体系下,拔尖创新人才也应积极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命题是人才培养,在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质量教学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在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促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匡正科研崇拜与补救教学缺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地反思与探索。宁波大学阳明创新班基于交叉融合探索的“六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与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精英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与启示意义。在当前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后,高等职业教育也应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深化中高职协同发展为突破、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以职业本科教育为引领,推进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总结了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1所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措施,进而挖掘出些许启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德育教育,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多元化培养,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完善教学奖励和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历程,总结了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1所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和措施,进而挖掘出些许启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德育,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多元化培养,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完善教学奖励和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5.
徐国民 《人民教育》2023,(10):19-22
基础教育阶段是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强国后备人才的关键阶段。本文论述了科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着力点,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的教学实践,提出了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6.
莫凡 《教育评论》2023,(5):12-19
基础教育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进程中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中:一是塑造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格基础,二是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基础,三是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视野基础。当前,基础教育存在若干阻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不利因素,如创新人格的塑造方法不当、创新能力的培育手段不力、创新视野的拓展路径不足等。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基础教育生态,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家庭育人生态,塑造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格基础;二是构建学校育人生态,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基础;三是构建社会育人生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视野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鉴于大学的独特优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重任,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大学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正确处理各种关系以及搞好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方面深化改革,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中学学科竞赛活动,是引导和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的重要途径。40年来,中学物理竞赛促进了一大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促进了中学物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进,也取得了优异的国际奥赛成绩,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功利性强、竞赛教练资源缺乏、竞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巨大、奥赛成绩辉煌但拔尖创新人才仍显不足等问题。为提升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促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应将物理竞赛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保持选拔工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非认知能力培养,发挥竞赛对常规教学的促进作用,完善竞赛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教育论坛的筹划会,有些中小学校长开口闭口都将"创新拔尖人才"挂在嘴上,有人甚至提议将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作为论坛主题。我忍不住说了几句冷话,大意是中小学不要总盯着所谓的创新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20.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代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衔接点,具有重大时代意义和引领效应。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体系下,拔尖创新人才也应积极构建分类培养体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命题是人才培养,在世界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高质量教学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在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促使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匡正科研崇拜与补救教学缺失,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地反思与探索。宁波大学阳明创新班基于交叉融合探索的“六融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构建与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精英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与启示意义。在当前国家明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后,高等职业教育也应确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深化中高职协同发展为突破、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以职业本科教育为引领,推进技术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