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媒介的核心受众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红 《新闻爱好者》2003,(11):16-17
媒介的市场定位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媒介自身定位和媒介的受众定位。当前,媒介之争已经成为受众之争。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受众就等于赢得成功,而赢得受众的第一步就是明确传播对象。所以,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关键,而核心受众定位又是受众定位的关键。无论哪一种定位,成功的秘诀在于,寻求市场“缝隙”和传播“盲点”,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作为商业化运作的结果,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媒介格外重视受众调查,每一种媒体、每一家媒体都确立自己的核心受众,并根据受众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2.
先从媒介的“双重出售”谈起:一方面,媒介通过出售自己的传播资源获取受众资源;另一方面,又通过出售自己的受众资源获取广告资源。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注意力经济”引入传播领域,那就是:传播回收并出售给广告主的正是“受众的注意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不难发现抢夺“受众的注意力”已成为当下传媒个体间竞争加剧的动力。媒介的竞争说到底是对注意力的竞争。而注意力能否成为恒久的资源,取决于信息源的影响力,也就是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论媒介受众定位的战略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俊 《当代传播》2001,(6):84-85
媒介经营包括信息经营、发行经营、广告经营等具体方面,但是贯穿其间的主线则是受众定位。新闻媒介要取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清楚地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什么人?他们需要些什么?其特殊性究竟在何处?这些关键的问题都需要受众定位去解决。可以说.在媒介经营的流程中,受众定位是“切入口”,而信息、发行、广告等均是“输出口”,切入的东西不对路,输出时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回报。所以,在当前趋于白热化的媒介竞争中,我们应该将受众定位视为媒介经营的首要问题来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新闻媒介已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李武祥 《记者摇篮》2006,(10):50-51
随着大众传播事业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受众不仅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媒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介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如今的受众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对受众的保护和解放,受众早已不再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或被动的接受信息者,在传播过程中,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也在日渐凸显。一、受众喜好左右媒介发展方向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媒介如果不想被挤出市场,淘汰出局,就必须要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受众意识。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谁能赢得受众,谁就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受众得到了媒介前所未有的关注,满足受…  相似文献   

5.
网络崛起时代:北京人媒介接触行为变化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媒介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要想成功地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自己在整个大众传播市场上究竟处在一种什么位置上?它的运作空间到底有多大?本次调查从一系列判别性指标中选择了两个重要标识─—人们与传播媒体的实际接触规模和接触时间─—进行考察,以便为媒介业提供一种有价值的参照系。 1、北京居民接触各类媒体的日平均规模 如果说,受众群规模的大小标志着媒介在传播市场的空间维度上的容量大小的话,那么,人们与传播媒体实际接触时间的长短则是标志着媒介在传播市场的时间维度上的容…  相似文献   

6.
媒介定位概念缘自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媒介以其特色和价值有选择地吸引相关的受众,这就叫市场“定位”。“定位”是报刊经营管理者对读者心智所下的工夫,是报刊媒体所要寻找的市场空隙,也就是读者心智中的空隙。因此,报刊社要想成功运作自己的媒介产品,就必须时刻监视媒介市场环境,精确判断受众观念和态度的变化、竞争对手变化、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整等,不断修正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受众媒介素养提升中的媒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媒体的发展,作为传播主体,应该在受众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建立健全媒介信息传播的问责制度、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引导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舟 《新闻前哨》2012,(7):39-41
本文试图讨论在危机传播背景下媒介的发展方向。以危机传播中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和受众的需求为切入点,详述了媒介融合对危机传播的影响。从受众的注意力分化和媒介自身的优势分析媒介融合之后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媒介分化。在危机传播中,分化更有利于不同媒介发挥各自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自己生存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介融合形态逐渐成熟,媒介环境的改变促使受众观念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树立正确的媒介受众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只有这样,媒体才能赢得受众支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受众观念的转变,指出了当前受众观念的总体特征即权利主体,并从媒介、受众及媒介和受众关系三个层次分别阐明了受众观的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王洪旭 《青年记者》2010,(11):14-14
当前,媒介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促成媒介融合、媒体抱团现象的产生。媒介融合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是以"媒介需求"为目的,来满足受众心理,从而创造出共同的利益。这种"各取所需"的媒介抱团,也在无形中为受众建起了"围城",形成了另一种媒介传播中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1.
赵曙薇 《今传媒》2011,(12):81-82
随着社会进步和信息化发展,以强调和维护受众的表达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权和使用权为主旨的受众参与理论,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日益深入,而且在传播实务中也逐渐得到体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纷纷崛起,电子媒介作为大众传播媒体,要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必须制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受众参与策略,不断探索创新更符合时代特征和受众需求的传播内容,对受众参与媒介传播的方式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也是大众媒介与电子信息技术同步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新闻媒介的迅速发展以及媒介市场的逐步扩大、受众群体的日益复杂,新闻传播学术界对于媒介批评的研究也日益重视  相似文献   

13.
侯迎忠 《视听界》2008,(4):74-76
数字化使得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和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变化。带给广播媒介全新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通过对长沙地区听众的实证调查发现,受众接触广播及与电台交流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与数字化的新特点。广播媒体听众比例下降,目标听众定位存在偏差。节目内容与服务方式改变缓慢。为此。广播媒体必须由单向传播向双向甚至多向传播转变。节目内容制作上从专业化向类型化转变。积极培育听众在数字化背景下收听广播的新习惯与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4.
马玉宁 《新闻世界》2013,(12):127-128
受众观念研究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受到新闻传播学界和传媒业者的重视,当前媒介融合成为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大趋势,媒介融合时代受众研究是传媒业发展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对受众观念研究回顾,梳理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受众研究的成果,通过对当前我国媒介融合进程及现状的再认识,对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观念研究进行学理上的探讨,试从媒介融合大背景下以受众观念研究的视角为当前传媒改革提供突破口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李子晨 《新闻世界》2011,(3):101-102
传播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活动,人类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知道的事情告诉别人,与别人反复交换意见,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大众传播活动。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与此共生的有关"媒介、受众、效果"关系的博弈也日益凸显。笔者从媒介、受众、效果三者的关系入手,谈谈自己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张立芬 《新闻世界》2011,(7):270-271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体平民化的推进,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媒介素养问题。本文从媒体的公共性出发,通过研究我国媒体在产业化进程中与受众需求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受众媒介素养在媒体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媒体应在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方面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频繁上演的新闻反转剧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大考验,结局往往是读者感觉受骗,不断降低人们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媒体公信力岌岌可危,不管是受众还是媒体都应该对其中的媒介素养问题加以反思。笔者以"反转新闻"的本质是新闻真实性的缺失为角度,研究"反转新闻"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特性,"反转新闻"的本质是新闻真实性缺失,但对真实性的追求相对有限,受众的"作用力"在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随着电视节目播出模式的变化,电视受众的收视方式、收视行为、收视需求和互动方式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文章在受众分化和媒介融合两个维度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电视受众的流变,提出电视媒体应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加强优质内容的传播,促使电视受众的回流,产生实际观看行为,并以网络平台优势,融合更多的视频用户,完成其传统观众经营方式的升级。  相似文献   

19.
鹿麟 《编辑之友》2003,(2):53-55
受众作为大众传播的“靶子”和目的地以及参与者和最终决定者,是传媒首要的研究对象,传媒要通过受众对其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接受与消费来实现其传播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知道,大凡一个新的媒体创办的时候,总是要首先确定其受众群并进行大量的读者调查;某一媒体进行重大改革时也多要考虑受众能否接受;或是当某一媒体的受众发生变化时,媒体也要亦步亦趋地跟着进行改革。由此可见,如果说传播的效果必须通过受众的接受来实现的话,那么,反过来传媒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每一步都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时刻以受众为坐标来定位…  相似文献   

20.
媒介批评对于规范新闻媒介行为,促进媒介的发展和改革起着重要作用。普通受众是新闻媒介最广大的信息接收群体,他们理应在媒介批评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普通受众媒介批评实践虽有所发展,但整体却处于弱势地位:普通受众参与媒介批评的数量少,媒介批评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力不足等。造成这种弱势地位的原因有媒介双重属性、普通受众自身批评能力较低、批评渠道不畅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