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芳文先生所收藏的刘善泽、刘永济、刘永湘致王啸苏诗词稿和书信,是民国时期湖湘学人谈艺论学之真迹,尤为珍罕。吕先生又求得徐黻本先生协助勘点并撰文《抗战前后湖南大学名教授文学三刘诗札手迹序》,本刊稍后将陆续披露。其中刘永济先生的这批诗词手稿,或可增补中华书局版《诵帚词集云巢诗存》,现经吕芳文、徐黻本两位先生整理标点及简注,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2.
张九成贬谪南安十四年,受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影响,其贬谪心态呈现出忧谗畏祸和超脱宁静的特点。贬谪心态直接影响了张九成的文学创作,具有描绘自然、咏物言志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从金毓黻先生《静晤室日记》中的有关记载入手,研究金毓黻先生执教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的经过,从而对所谓“一九四四年四月,(金毓黻——笔者注)又回到中央大学任教,担任文学院院长”和金毓黻先生曾为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说法予以了否定。  相似文献   

4.
蒋廷黻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从表面上看,其政治思想和行动似乎存在着某种矛盾,但从深层次分析,他们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统一。矛盾性和统一性构成蒋廷黻政治思想和行动的独特性。张玉龙博士《蒋廷黻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展现了蒋廷黻思想发展轨迹,也揭示了其隐藏于背后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金毓黻先生《静晤室日记》中的有关记载入手,研究金毓黻先生执教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的经过,从而对所谓“一九四四年四月,(金毓黻——笔者注)又回到中央大学任教,担任文学院院长”和金毓黻先生曾为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说法予以了否定。  相似文献   

6.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蒋廷黻资料”中保存了不少有关蒋廷黻筹组中国自由党的历史资料。研究分析其中的四类新史料,有助于充实与扩展对于中国自由党的研究。蒋廷黻在致胡适《备忘录》中,对建立中国自由党的的动机、目标与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说明;《中国自由党组织纲要草案》是关于中国自由党的最重要文件;蒋廷黻与中外友人的往来函件,则展示了其他人对中国自由党的态度。这些新资料充分说明,组建中国自由党更多的是蒋廷黻个人的理想,他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但其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其朋友也并不完全认同与支持,因而当时组党成功的机会十分渺茫。  相似文献   

7.
蒋廷黻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方法重新研究中国的历史,主张确立学术规范,以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学术水准。精而少的专才是蒋廷黻培养学术后进的基本原则。蒋廷黻始终把清华历史系作为他实现传统史学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学术中心而锐意经营,培养了一大批史学新人。这都是他对中国史学发展的贡献,其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本文从蒋廷黻的思想理论背景、学术实践、学术论著及学术影响探讨了其史学思想及其影响,肯定了他寻求中国学术现代化的努力及中国近代史研究开山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蒋廷黻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一生治学严谨,虽然著作不多,但都很有分量。一本仅仅5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更是奠定了他在近代史研究中的学术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鸦片战争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他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鸦片战争,并且提出了许多与主流论述背道而驰的观点,其中具代表性的可能是他对鸦片战争失败的看法以及做出的评价。文章阐述了蒋廷黻对鸦片战争的观点和看法,并试图通过另一种角度来分析蒋廷黻的观点,对蒋廷黻这一观点展开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面对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国家形势,在国民政府的邀请与鼓励之下,外交史研究领域巨擘蒋廷黻出任驻苏大使。然而,实任驻苏大使的经历对于蒋廷黻而言则是一段不愉快的外交体验。究其原因,既有自身外交经验的欠缺,亦有国内国际局势的掣肘。蒋廷黻从事外交是当时国民政府学人从政的一个缩影,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10.
话题是句法概念,也是语用学概念,汉语是话题优先型语言。本文以南安有声数据库语法例句为基础,比较普通话及南安方言话题的前置类型及语义角色,认为普通话施事的语义角色较易成为话题,南安方言除受事外,表施事、与事、时间、范围、工具、处所的语义角色也较易成为话题;南安方言比起普通话,话题与主语未重合状况较多,话题出现,主语不出现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因而得出结论:汉语的话题优先特点,南安方言比普通话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岳麓书社2003年9月第1次出版的《蒋廷黻回忆录》,系蒋廷黻先生(1895—1965,湖南邵阳人)1965年退休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四年六月,伪陕西省长刘彐亚(字镇华),为了沽名钓誉,托其私人驻京代表郭光麟,邀请京、津文化名人王桐令、李干臣、林砺儒、陈定谟、李济之、蒋廷黻、夏元瑮、孙伏园等十余人,来陕西西北大学讲学。原来没有邀请鲁迅,但当时北京大学哲学系三年级学生、陕西韩城人王捷三,平时在校常随王品青到鲁迅家作客,对鲁迅十分熟悉,出于对鲁迅的学问和为人的敬佩,特写信给当时的西北大学校长傅铜,建议也  相似文献   

13.
<独立评论>时期蒋廷黻提出的低调抗日主张为时人乃至后人所诟病之对象,也是制约学界对其进行客观评价的一大关键.在主体舆论一致主张对日取强硬态度情势下,蒋廷黻等倡言"和",并非患恐日症或民族失败主义结论这么简单,而实体现出书生谋国之良苦用心,而这也正是全面抗战爆发后蒋廷黻等积极为国事奔走的根本缘由.  相似文献   

14.
1947年之后,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日渐式微,直至彻底失败。在此过程中,已加入国民党政权的蒋廷黻对既有体制产生了疏离倾向。他从1947年起,开始联络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试图建立"中国自由党"来取代国民党,实现其政治抱负。1949年下半年,蒋廷黻等人的组党活动进入高潮,他们完成了党纲的草稿,并在美国宣布新党即将成立。1950年初,"中国自由党"的组织纲领出现在台湾的《自由中国》上。然而,随着蒋介石在台湾统治的渐趋稳定,蒋廷黻的组党活动中止,"中国自由党"最终终胎死腹中,蒋廷黻则继续留在了国民党的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闽南方言内部南安话的结构助词“其”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由于普通话的语法分析框架与南安话的语法事实有很多不吻合的地方,本文拟在计划设定的范围内描写和讨论南安话相关的语法事实。  相似文献   

16.
作者陈进兴:男,1962年10月出生,福建南安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 现任南安市教育局局长,曾获“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安实验区及国家“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南安实验区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计划 (一)主题活动的提出及意义 南安自古有“建筑之乡”的美誉,南安的建筑文化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进步,南安一些传统的民居正逐渐被现代化的城市融化。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访问等实践活动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古民居概况,让学生在感受到这些建筑文化、艺术价值的同时,激发其对家乡的热爱,树立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南安三中的前身,是抗战时期从泉州内迁的晦鸣中学,1946年更名为南英中学。1954年春,学校改私立为公办,始称南安三中。当时仅以英都洪氏五世东、西两祠为校舍,学生不过几十人。六十年代末,增办高中部,成为南安内地边陲的一所完中校。  相似文献   

19.
九尺观音像     
<正>南安和尚迷恋丹青几十年,尤其擅长人物画,已达炉火纯青。这一年,南安云游至京城,在城西浮云寺挂单。一日,南安刚用完早斋,住持方业大师就神色慌张地闯进禅房,说:"南安师兄,快随我从后院离开吧!"南安大吃一惊:"出什么事了?""慈禧太后派人来宣你进宫作画。"方业大师说着一声叹息,"皇宫那潭水太深了,不适合你啊!""我也不想去,可我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自由知识分子,他们对国际国内政局情势发表了自已的见解,特别是当时有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蒋廷黻,他起家于学术,兼跨行政、外交等诸般领域,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一批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意向。在短短几十年间,这些博雅通达之士因应时势,成为民国政治舞台上军人集团外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张玉龙博士的《蒋廷黻社会政治思想研究》的问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弥补了蒋廷黻学者从政以后的思想演变、政治实践及二者间的互动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