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翻译是在目的语中再造与原语最佳对等的信息.该文利用语用翻译理论对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语用效果、如何做到翻译中译文与原文语用效果的一致以及在翻译中可能出现的语用失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等性历来是评估翻译质量的一个主要方面。翻译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源语篇和目的语篇之间的对应.考虑源语篇作者的意图.同时产出的译文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典籍翻译涉及多个因素,包含基于译者概念预设和文化预设的阐释,因此主要以原文与译文的功能上的对等来评估典籍翻译。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是广告用语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语用手段。它的使用使广告准确简洁,极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在进行广告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语用预设的复杂性。透彻理解原文的语用预设信息.再将之置于译文读者的预设框架之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广告也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4.
朱洪达 《海外英语》2011,(1):183-185
翻译是一种涉及到语言与文化的双重交流活动。在语意、结构上与原文似乎完成对等的译文仍然可能使译文的读者不知所云。原文的作者与译者生活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受到各自不同的主导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对事物的理解带有各自不同的某种预设的文化倾向。不同语言文化中的人对事物判断带有预设性不同的审美、思维模式和价值取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译者对译文处理上的语用失误。同时原文作者在创作原文过程中,为了提高表达交流效率,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对与读者相互显性的语言文化背景进行了文化缺省处理,而这些文化缺省对处于另一文化的译者未必是显性的,从而又增加了译文出现语用失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翻译的语用问题,越来越受到翻译理论研究者的注意。语用问题,相当复杂。本文仅就它与翻译有关的某些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就正于翻译界的同行。关于翻译的语用问题,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翻译的语用问题,就是在译文中传达出原作的语用意义;其二,把它看成是翻译行为的语用任务;其三,认为是从语用角度对译文进行改写,以便使译文与原文在交际效果上对等。看来,上述三种不同解释,都带来一定的片面性。要回答什么是翻译的语用问题,首先得弄清楚“语用”这个概念。我们知道,“语用”这个术语是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翻译的语用问题,越来越受到翻译理论研究者的注意。语用问题,相当复杂。本文仅就它与翻译有关的某些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就正于翻译界的同行。关于翻译的语用问题,目前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认为翻译的语用问题,就是在译文中传达出原作的语用意义;其二,把它看成是翻译行为的语用任务;其三,认为是从语用角度对译文进行改写,以便使译文与原文在交际效果上对等。看来,上述三种不同解释,都带来一定的片面性。要回答什么是翻译的语用问题,首先得弄清楚“请用”这个概念。我们知道,“语用”这个术语是从  相似文献   

7.
黄兴国 《海外英语》2012,(24):154-155,164
语用等值关注翻译中语用意义或"言外之力"的传达,该原则强调翻译应努力传递原语的交际意图和功能。这对广告翻译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语用原则指导下的广告翻译要求译文与原文广告达到功能对等,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8.
语用翻译是最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种翻译新论.语用翻译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强调译文应该再现原文的语用潜力,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本文浅析了语用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以语用学中的语境关联为例,说明语用分析和语用策略在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英汉翻译时英语源语往往可采纳多种汉语译文表达,译文传达的意思虽相近或相同,但译文在语义、句法和语用方面已有差别.通常翻译在确保语义对等的基础上,尽量完成其他一个或两个层面的对等,即在翻译活动中可以允许语义对等的前提下的句法、语用层面不对等情况存在.文章着重强调英汉翻译中的“事件化”,即选取事件作为翻译单位,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判断一个句子或句子成分的事件性强弱.在理论上将事件由单一的语言讨论范畴引向跨语领域.在实践上通过“事件性”为单位操作英汉翻译,帮助学习者认识跨语转换过程中的事件化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英汉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功能对等的翻译要寻求原文同译文在语义上的最切近和语体上的自然对等。旅游文本的翻译注重文化的交际和传播,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都会直接影响到译文的功效。本文主要分析了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原理,结合甘孜州旅游文本的功能特点,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作为甘孜州旅游文本翻译指导理论的可行性,提出了译文行文自然,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语义优先,自然对等和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反应相似的三大翻译原则及标准,并采用释义、类比和改译三大具体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化预设是沉淀于源语及源语读者心中的文化因素,是指导原语读者世界观、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基本准则。它不仅制约着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文本信息的传递和接受,而且宏观上也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Nord提出了翻译功能为主导的文本分析模式,预设性分析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基于Nord关于文本功能,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不同所产生的问题的论述,结合文化预设的例子,讨论分析Nord提出的文献式翻译和工具式翻译对文化预设翻译的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静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10):104-107
翻译学研究需要借助其他相关的学科来辅助研究。文章以Mona Baker的篇章中的语用对等为基础,从语用预设和会话含义两个方面入手,具体讨论在语篇语言学的视角下,如何翻译才能达到语篇中的语用对等。  相似文献   

13.
语义预设作为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诗歌当中.从翻译的角度来看, 考虑语义预设的复杂性, 有助于准确把握源语的前提信息, 透彻理解原文, 从而依据具体的情况对源语语义预设进行处理.本文以毛泽东诗词中的语义预设及其翻译为例,对语义预设的翻译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化预设是原文作者和原语读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信息。本文将从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期待视野出发,探讨在汉译英中通过异化翻译让译文读者也具有这种文化预设。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在传递信息和言语理解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意义。语用预设在翻译活动中的借鉴价值尤为宝贵。本文以清末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为例,归纳分析了英译本中涉及语用预设的翻译策略,探讨了将语用预设与翻译理论与实践交叉研究的意义。以期为翻译方法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预设的分类及其语篇组织能力,论述了关联理论对语用预设的解释力,运用预设探析英汉互译.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否对原语中的文化预设进行正确的解读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关联顺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既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译者不断做出顺应选择的过程。用关联顺应理论解释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预设现象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优秀的海外电影被大量引入国内,但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却难尽人意,误译、乱译的现象屡见不鲜。电影片名的翻译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对文化预设缺乏了解、过度追求商业利润是造成误译、乱译的主要原因。以文化预设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东西方文化预设的共享程度为基础,提出译者应当坚持“忠实性”或“叛逆性”的翻译原则,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促进国与国之间影视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9.
语用前提包括交际双方共有知识的语用前提、语境设想的语用前提和语境合适性的语用前提三方面,通过这三方面的阐述,阐述了如何使翻译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等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