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眸一笑     
1.历史课上老师讲道:“历史是过去的东西,现在来学,为的是将来有用。也就是说‘活的’学‘死的’为了‘活的’。明白吗?”一学生回答:“明白!老师,我们整天背得死去活来,可学得还是半死不活,我看是死活也学不好了。”  相似文献   

2.
蔡澜年轻时,一日突发奇想,想到《明报》弄个专栏玩一玩,便去找倪匡帮忙。倪匡面露难色:“太难了!金庸当《明报》是自己的性命,尤其是那个副刊,一直以来,都死抱着不放。你要写《明报》副刊,真是难过登天。你还是叫我请你吃饭,这比较容易办。”蔡澜死不甘心:“倪大哥,你不帮我,普天下恐怕也没人帮得了我也!”倪匡最怕哀求,当下便说:“让我想想办法,不过,你别太急。”犹豫了一下又说:“期诸三月,必有所成。”接下来的几天,凡是有金庸的场合,倪匡必谈蔡澜。起初,金庸并不在意,过了一个星期,终于忍不住问:“蔡澜是谁?”  相似文献   

3.
老师教我们唱《小天使之歌》时,告诉我们天使长了一对翅膀。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妈妈:“为什么小天使要长翅膀呢?那天小姨叫我小天使,为什么我没有翅膀呢?”妈妈告诉我:“小天使是童话故事里的娃娃,他代表可爱,小姨叫你小天使,是因为你很可爱。”哦,我明白了!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在一中学突被几个陌生学生团团围住,亲热地直叫“白老师!”闹了半天才明白:几年前,他们还在读小学时,我曾到他们学校借班上过一堂公开课。时过境迁,我全忘了,可他们还牢牢地记得我,猛然撞见竟然熟稔如老朋友似的。这件事令我好一阵不平静。仅仅一堂课的...  相似文献   

5.
艾德文 《成长》2006,(7):21-25
虽然一直都耻于承认,我却悄悄明白着:我就是“文学青年”,当然这样的称呼早就老掉牙了,叫的人往往嘴角有些嘲讽。但看看我的“文学爱好历程”,你就会发现我是多么货真价实——  相似文献   

6.
我会学 句型展示:只要上课有听不懂的内容,我下课后就一定找老师问个明白。句型特点:这个句子包含有两层内容,一层是“上课有听不懂的内容”,第二层是“我下课后一定找老师问个明白”。两层内容用“只要”和“就”这两个词语联系了起来。前面的内容表示的是条件,后面的内容表示的是在前面的条件之下所产生的结果。这样的句子关系叫条件关系。表示这种关系的词语还有“只有……,才能……。”“无论……,都……。”“不管……,都……。”等等。我们在谈论或分析问题时经常用到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7.
打电话与学语文有关联吗?看完下面这个例子自然就明白了:李明同学(A)打电话给同学刘露,想问一下有关作文竞赛的事情,电话另一头传来一个中年女性(B)的声音。A问:“刘露在吗?”B答:“在。”A:“你叫刘露来接电话。”B:“你找刘露干什么?”A:“我找她有事。”B:“她没时间!”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自称美女的人不计其数,但最突出的是一位肥得像西瓜的男士——袁瑞。拍拍他的肚子,这“瓜”准熟。说起袁瑞,正是因为他,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美。瞧,他原形毕露了:站在桌子上,摆了个自以为很酷的pose,然后纵身向下跳,边跳还边叫:“仙女下凡!”全班同学的反应——刚吃进肚里的东西又反弹了出来。美女嘛,不单要自己承认,还得有别人的肯定,而且这个人还得有些权威性——我这当班长的当然是最好人选喽。袁瑞屁股一扭一扭地跳着“秧歌”过来了,正好挡住我的去路。“袁瑞,让一让行吗?”尽管我的声音已温柔到了极点,可他却装作没听见,用手轻…  相似文献   

9.
家有小女怡然,近日才满四岁,伶俐可爱,时出令人啼笑之言,零拾一二,以示怀爱。离婚吾女睡前有吸吮手指习惯。一夏日,我在床边看护她入睡,旨在监督她改掉“恶习”,女儿深知我意,出语:“老爸,我们俩离○王艳明婚吧!”我愕然,问何缘故。女儿答日:“离婚就是分床睡。不要你在我旁边。”我转而明白,原为要支开我。改称呼为鼓励女儿有上好表现,妻和我不时夸她“然然长大了”。一日,我故技重演地夸耀她时,女儿认真地对我说:“我长大了就不叫你老爸了。”我问为何,女儿答:“我长大了,就叫你哥哥了。”我急忙拒绝:“这绝对不行…  相似文献   

10.
每次参加写字比赛,我都能捧个一等奖回来,在得到别人的夸奖时,我的自我感觉好极了。因此,初站讲台的我,在三年级学生面前自我介绍后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个“王”,不料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王’不是这样写的,你写错了。”错了,哈,我明白了,这是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叫行楷。以后,总有学生向我提出:“不”的下部是“竖”不是“竖提”,“露”的雨字头不是“雨”。我笑着解释这不叫错,这叫书法。  相似文献   

11.
当自己还是一个孩童时,就听到哥哥姐姐们重复着一个话题侃侃而谈: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而我总是胸有成竹,喊道:“铁重!”哥哥姐姐们就笑着对我说:“等你长大了,学了物理你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12.
超级星期八     
天气预报爸爸:从早上起就下大雨,你干吗还洗衣服?晾不干呀。妈妈:奇怪,昨天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天晴的。女儿:那一定是太阳忘了听天气预报了。夜黑风高时,一个女人从殡仪馆门口走出,上了出租车……司机拿出苹果刚要吃,女人幽幽地说:“我生前也爱吃苹果。”司机猛地僵住了。“但生完小孩以后就不爱吃了。”那女人又说了一句。(以上两则由浙江海宁市实验小学六(3)班倪洛伟摘)狗说:人们都把肉吃光了,我不啃骨头还能吃什么,可人类却说我们只知道啃骨头。驴说:我拉了一辈子的磨,总算明白了地球真的是圆的。鸽子说:我偷吃人类的粮食,人们却还叫我和平…  相似文献   

13.
老棒·老妈     
我就是“老棒”,可我一点都不老,今年才12岁。怪名是阿姨取的。那时我还在读幼儿园,一天老妈正给我洗澡,阿姨来了,我慌忙把露出水面的胸部紧紧捂住。阿姨大笑,要掰开我的小手瞧瞧捂了啥宝贝。我郑重其事地抗议:“男女授受不亲。”阿姨捧腹大笑,老妈先是一愣,接着笑骂:“憨头儿子,小小人哪学的老三话?男孩子让人看看胸部有啥关系?”我将信将疑望着阿姨,阿姨向我扮鬼脸,说我老气横秋,真逗,以后就叫我“老棒”算了。就这样,“老棒”从此就叫开了。我爱学成语,老妈说我学了就技痒,乱用。老师夸我用得蛮高级呢,就老妈爱吹毛…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的“导”学郭桂莲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导的得法,则事半功倍。导什么,怎么导,我的作法是:一、科学引入──指导看。引入课题,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为什么要在这里学,且作...  相似文献   

15.
左莉莉 《辅导员》2014,(22):39-39
我正在忙碌地批改着作业,小胡急急忙忙地跑到我身边哩哩哕哕地说:“老师,我的数学卷子被人换了,丁丁说他的数学考试考了99分。”说完,他就准备离开,我听得一头雾水,一时没听明白他的意思,又把小胡叫到身边“你说的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这次,小胡又详细地向我说了一遍事情的缘由。原来,早上数学老师发下试卷时,小胡的试卷上写着99分。  相似文献   

16.
这个星期的数学课我们学了一个有趣而新奇的知识——平移和旋转。刚开始我还不会,就去请教老师。老师一边说一边演示:“平移就是沿直线运动,如窗子是沿着上下轴运动:旋转就是绕中心点转动,如电风扇是绕着中心点运动。”我这才明白什么叫平移,什么叫旋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平移或者旋转。平移类的,如衣服上的拉锁,火车在轨道...  相似文献   

17.
仅一招“亢龙有悔”,郭靖就学了老半天还不会,老叫花就笑话他:“你小子真是天生的笨蛋啊!”人确实有天分之差,可这并不代表郭靖式的人就没有出路了。对于老叫花的话,郭靖答得很傻也很智慧:“别人学几门,我就学一门:别人一天能学会的,我学十天也会了。”  相似文献   

18.
刘丽云 《家长》2014,(2):17-18
我忽然明白了:原来上帝不是叫我牵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毯去散步啊!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上帝交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可是蜗牛爬得实在太慢了,我不断地催它、唬他、责备它。它却用抱歉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我已经尽全力了!”  相似文献   

19.
我家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我,怎么会有三个老师,三个学生呢?国庆节放假,爸爸教我学《论语》。这样,爸爸就是我的老师。学完《论语》,爸爸又叫妈妈来教我学珠算,所以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了。学完珠算后,爸爸叫我教妈妈学《论语》。我拿出《论语》书,笑着对妈妈说:“妈妈,您来学《论语》,好吗?”妈妈笑着对我说:“好哇!”我就像模像样地教起来:“学而时习之……”妈妈在给我缝衣服,手里忙着,口里念着:“学而时习之……”念着,念着,妈妈突然问我:“你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吗?”我听了,拿出另一本…  相似文献   

20.
某天。一个调皮的学生在周记上写道:“老师,有人给你取外号了,叫你‘大口苹’呢。你准备怎么惩治他们?嘻嘻……”当时我愣了一下,回想起这些天,我去课室时,学生们的骚动以及窃笑的表情,便转瞬明白了。这群孩子!这外号实在不怎么好听,不能任由他们这么叫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