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读小说     
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光是浪费了光阴么?我们要这样去读小说,何不去玩玩球,练练武术,倒还有益于身体呀?再说,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  相似文献   

2.
尼克:晦,汤姆!你要去哪里?汤姆:我要去图书馆还书。杰克:你借了什么书?汤姆:一本有关21世纪探索太空的科幻小说。滑板:那离现在还很远呢! 汤姆:是啊。在这本书里,人类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太空,而且移民以月球和火星上。杰克:火星?人类可以在火星上生存吗?尼克的帽子:什么是火星?  相似文献   

3.
正确算盈利     
惠惠的妈妈经营着一家文具小商店,她今天去批发市场进了一批货回来。 吃过晚饭,惠惠帮妈妈整理货物。她突然看见一摞漂亮的笔记本,于是好奇地问:“妈妈,这种笔记本多少钱一本啊?利润大吗?”  相似文献   

4.
学习二三事     
哥哥的语文假期作业,老师布置把没有学完的课本自学完。看着那本半年里几乎每天都见面的语文书,我可以预见放假了再拿它去逼着哥哥每天读,一定会是一件让大人和孩子都觉得很受折磨的事。我于是找了本拼音版的绘本格林童话,跟语文课本一起,拿去问哥哥:愿意念哪一本?  相似文献   

5.
这十余年来,经常有高中生或是他们的家长来问我:“为什么我(或我的孩子)读了十余年的语文,总做不好作文?高考了怎么办?写作有没有诀么办?写作有没有诀窍?”对此,我只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我们的孩子从小看卡通、漫画,到了学校,读到四五年级,刚掌握语言这一工具,本应该好好利用这工具去读书。然而,老师不教他们去使用这工具,却反复研究、琢磨这工具,就像一把锄头本是用来开矿的,我们不去开矿,却专在磨那把锄头,把它镶了金边还换了玉柄。难道不是吗?我们的孩子学了语文不去读书,却专门研究“这个词用得好不好”,“这个…  相似文献   

6.
150年后,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让我们跟随艾萨克的故事,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吧。2157年5月17日,玛吉往电子日记上这样写道:“今天,汤米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那是一本很旧的书。玛吉的爷爷曾经说过,当他还是个小男孩时,他的爷爷就告诉他,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时期,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纸上的。  相似文献   

7.
《母婴世界》2014,(10):74-75
在怀孕期间,阅读一本好的孕产书,不仅能够让妈妈了解怀孕和分娩时期该注意些什么,也能够在心里有个谱,让自己不用那么紧张和害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选择一本好的孕产书呢?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本周的双休日,学校将给每位同学发一张电影票,我们可以去看电影了!你们高兴吗?  相似文献   

9.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13,(12):36-37
宝宝出生后,妈妈都会拿到一本预防接种卡,每次带宝宝去打预防针时都需要记录宝宝接种疫苗的种类、批号等,同时也预约好下一次接种的时间。不过,如果你仔细翻看,会发现其中有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疫苗。为什么要这么分?计划外的疫苗需不需要接种?该怎么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市场对原创绘本的需求、阅读推广人的努力、从作家到画家到翻译家在原创图画书上的创作突破,都推动着中国原创图画书市场的繁荣。中国原创绘本在语言与视觉上,对世界的冲击力越来越强,出现在世界面前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原创绘本有何面貌?我们是谁?要走向哪里去?要把什么故事讲给世界听?  相似文献   

11.
要严把文凭审查认定关我主张对技校生,进校时就必须灌输“以业为本”的思想。什么是“以业为本”的思想?“以业为本”就是中考中被分流的学生要学一门技术,或学几门技术。也就是俗话说的,学一门手艺或几门手艺,然后到社会上去就业,去谋生,去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画面:夜幕降临,在床上、沙发上或家中任何一个坐着舒服的角落,一个大大的影子包裹着一个小小的影子。他们在共同看着一本图画书,是《猜猜我有多爱你》?是《母鸡萝丝去散步》?还是《不,大卫!》?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阵阵不时发出的不同音高却又异常和谐的笑声。是不是很美妙?  相似文献   

13.
从66岁到6岁     
如果把孙子比作一本书,一天一页,一月一节,一年一章,这是一本值得我们祖辈去细细品读的一本书;如果我们连这本书也读不懂,那有什么资格,有什么能力和水平去教育我们的“第三代”呢?  相似文献   

14.
张耀 《班主任》2013,(6):42-43
“我相信你,振海!” “振海语文预习本没写,我看到他昨晚去了黑网吧。”语文课代表一脸严肃地说道。我叫来振海,问:“你昨晚干吗去了?怎么语文预习本没写?”“没干吗,就待在家里啊。”振海坦然地说,显然他已经做好了应对我的准备。“那为什么有人看到你去黑网吧了?”我态度强硬。“我没去那儿啊!”振海低着头,不停拨弄指甲,这些细微的肢体动作告诉我,他在撒谎。“我相信你,振海!你回去吧。”振海一愣,定睛看了看我,确定我说的是真的后,很快溜出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据《文学报》报道,著名作家韩少功偶尔去学校开展讲座,有一次顺便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他的问题是这样的:谁读过三本以上的法国文学?这时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谁读过《红楼梦》?这时约五分之一的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16.
《海外英语》2014,(8):30-30
目标:学习描述城市各处的实用英语单词和表达。想一想:你上次去图书馆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去?你通常多久去一次剧院,你喜欢看什么戏剧?你上次去电影院是什么时候.看了什么?你多久游一次泳?  相似文献   

17.
你发现过神秘的隧道吗?你有勇气进入隧道的世界去探险吗?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奇幻的隧道之旅,其中曲折而温馨的故事和无尽的幻想趣味让我们感受到,《隧道》的世界不仅变幻多姿,还具有一种沟通心灵的神奇力量。  相似文献   

18.
你躺在屋外的摇椅上打盹儿,腿上放着一本杂志。突然,一只苍蝇停在胳膊上,你拿起杂志去拍它。在苍蝇停在你身上之后,你的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第1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最新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书阅读量的2.48本,一共不到8本,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的“喝咖啡的工夫”。读书的时间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珍爱     
乔叶 《阅读与鉴赏》2003,(12):46-47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珍爱”,无论时光、生命还是亲情、友谊。本标题是另一种珍爱,那么另一种珍爱是什么呢?作为什么又说要“学会爱自己”?读读这篇章,你是否能够重新理解这个世界,真心善待自已?[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