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技术路线图是一种有效支撑国家科技战略规划的方法,但是在现实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由于单纯依赖专家先验知识,缺乏客观数据中的后验知识,易造成主观偏误性,导致技术预见、国家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的脱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基于技术知识图谱引导的专家交互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通过绘制技术知识图谱与扫描技术领域态势、制定技术预见清单、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技术路线图制定等步骤,支持专家知识与客观数据分析进行多轮交互,帮助专家意见快速收敛,从而更准确的把握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以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开展的"面向未来20年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智能机床领域实证研究,通过专家研讨验证了流程的有效性。提出的流程与方法对国家层面工程科技领域的技术路线图制定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技术知识图谱引导专家与数据进行多次交互迭代,在降低技术预见过程中主观偏误性的同时,产出可提供基础知识支撑的中间成果,避免长期迭代过程中的信息流失。流程以交互为手段有效连接专家知识和技术客观发展规律形成技术预见,通过预见路线图支持国家战略规划,最终以政策建议辅助落实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李云彪 《现代情报》2011,31(8):35-37
本文提出运用技术路线图的方法,推进吉林省"十二五"战略规划研究。着重阐述技术路线图对于吉林省"十二五"战略规划中科技规划的导向作用和对科技管理的变革作用,以及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同时列举了吉林省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围绕"十二五"规划,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技术路线图方法引入到低碳产业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之中,对制定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分析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对象和驱动力,明确了路线图的共同愿景和使命。研究表明,在进行低碳技术预见时,采取文献计量分析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技术预见方法,并建立了适合低碳产业需要的问卷指标体系。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绘制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和范式。在完成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后,需要建立起定期的更新机制,并阐述了具体的适用于建立低碳产业技术路线图更新机制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运用技术路线图的思想方法,分析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目标和需求,用科技发展路线图、领域发展路线图、产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研发路线图全面部署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并用规划后评估路线图评价规划的制定、执行和修正过程,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预见和技术路线图的重大科技专项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战略选择.分析了重大科技专项选择的必要性,概括了目前重大科技专项的选择方法,在探讨技术预见、技术路线图和重大科技专项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技术预见和技术路线图的重大科技专项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路线图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创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劲波 《科学学研究》2009,27(10):1454-1459
 依据研发与创新管理的演进特征对路线图的类型发展进行了梳理,指出路线图虽然有不同类型、形式、结构和功能,但实质是结构化和可视化的战略预见及路径规划。路线图预见领域的扩大及应用层次的提升是为了使创新管理适应组织变革和战略更新的需要。面对创新系统综合性及创新环境不确定性的日益增强,各类组织应制定系统的SPRO路线图体系以持续提升规划的“灵活性-效率性”组合效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技术预见在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制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德尔菲调查是技术预见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德尔菲调查问卷设计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需要的德尔菲调查问卷问题设计、技术课题产生和德尔菲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方法。最后,作者提出了未来德尔菲调查方法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的技术预见方法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技术预见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更深层次的主动化信息服务.拓展后的技术预见方法突出了语义分析、文本挖掘和技术路线图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语义分析、文本挖掘和技术路线图等方法,有助于技术预见过程中的任务界定、关键技术选择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9.
产业技术路线图——理论与实践(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从2006年开始进行"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重点关注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关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在国际上并无系统完整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的情况下,结合中国国情,大胆创新,系统地提出了"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理论模型和制定程序,即沿着"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产业目标→技术壁垒分析→凝练研发需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这一路径展开对产业发展问题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分析,把政府、产业和企业(包括研究机构等)关心的发展目标和创新资源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充分体现"技术路线图是利益相关者的共识"这一特征,使方法论在实践运用中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0.
论技术预见及其在制定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军  杨耀武 《软科学》2005,19(1):53-55,63
技术预见在全球的兴起,适应了新时期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工作的新形势,促进了中长期科技规划和科技政策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技术预见研究工作应与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制定及其改革紧密结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原创技术与技术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眼于原创技术与技术贸易的关系,深入剖析了原创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属性,探讨了原创技术对于技术贸易的作用和意义,并从技术贸易的角度,讨论了关键性技术和实用性技术。  相似文献   

12.
“技术的社会形成(SocialShaping of Technology)”理论是一种对技术与社会复杂关系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理论。本文主要描述欧洲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成果。“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着眼于分析与技术发展有关联的个人、群体和机构,剖析它们本身的利益所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技术施加影响的势能和着  相似文献   

13.
The de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in technical studies becomes a major threat for technology-driven economic growth.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whether the choices of young people for technical studies or occupations are based on economic, socio-psychological, or other motives. Apart from the traditional human capital variables and person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we also link pupils’ vocational choices to their value-judgement with respect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We find that the choice for technical studies and jobs is only slightly affected by economic motives. Also negative views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do not affect the choice for technical studies or jobs. Much more important reasons for not choosing a technical or science study are both poor school grades in Maths and Sciences and lack of interest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Moreover, girls scarcely choose technical studies even if they have high grades in Maths and Sciences. Policies to increase the inflow of youngsters in technical studies should therefore focus on a long-term strategy that attempts to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youngsters in technical issues. Moreover,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girls with high grades in Maths and Sciences as a specific target group instead of mass campaigns focusing on the goo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of techn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技术学的建构及技术预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耀武 《科学学研究》2005,23(5):597-600
我国科学技术学的建立和发展,应该体现时代科技特征,聚焦科技兴国实践,重视未来学特别是技术预见研究。这将需要关联学科群的体系整合,也需要关联学科群的转型定位。只有关注未来的科技,才能指导科技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曾婧婧  钟书华 《科学学研究》2009,27(7):1020-1026
 中国的科技管理模式经历了中央指令型科技管理和政府引导型科技管理两个时期,第二个时期又可以细分为改革阶段,深化改革阶段,省部合作、科技治理阶段3个阶段。导致这一演化的因素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的建立,部分科技产品的准公共属性以及我国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分散性与浪费等。省部科技合作具有主体上的多中心,对象上的准公共属性以及网络化特征。应建立府际或者跨区域科技协调机构,明确合作治理机制中“中央-地方”的角色定位,以及构建“垂直省部、水平跨域、公私合作”的科技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6.
技术的演化和演化的技术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眭纪刚  苏竣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793-1800
 指出主流的新古典理论和技术革命论在解释技术变迁中的不足,认为技术变迁是一个在原有技术基础上逐步改进、类似生物进化的演化过程。因此技术政策应摈弃主流理论的均衡观点和革命观点,从演化理论出发制定符合技术变迁规律的技术政策。这也为我国的技术政策提供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7.
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概念界定和关系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转移是一个在经济学界被广泛探讨的概念,并且与技术扩散、技术溢出等许多相关概念密切联系,因而在许多文献中出现概念间的逻辑关系错误或者混为一谈。本文试图对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的概念作一界定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由此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产业贸易摩擦是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及其贸易地位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形式为技术性贸易摩擦。本文在剖析中国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提出自主知识产权积累及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化解高技术产业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对"企业是不是技术创新的唯一主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的主客体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政策的直接客体之一,技术创新的客体也是技术创新政策的间接客体: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政策的关系归根结底是通过有关行为主体(如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复杂性与科技评价标准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6):801-805
随着技术复杂性的加强,技术的认知难度越来越大,客观地技术评价和技术评估的难度也在日益加强。本文从评价的哲学涵义入手,从把握价值主体需要的角度探讨温伯格准则关于价值主体需要的构建,从认识价值客体属性与功能的需要探讨技术复杂性的意义,从而提出温伯格科学选择准则在技术复杂性角度下的新阐释和在我国科技评价实践中的一些适用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