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以后,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欧殖民者相继侵入印度。他们为了对印度和其他东方国家进行殖民掠夺,都组织了有政府参与的、以垄断贸易为目的的“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公司之中,规模最大、寿命最长、名声最坏的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到1858年才被撤销,对印度进行了长达258年的侵略和奴役。这个组织,起初是一个商业资本的垄断公司,后来变成了主宰印度的“商人政府”,最后又变成了没有商业性的、纯粹的军事行政机构。从其整个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国东印度公司既非单纯的商业组织,亦非正式的政权机构,而是既有商业性又有政权性的混合体,是英国侵略印度的开路先锋和主要工具,是“英领印度的真正开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82页:“印巴的独立标志着英国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结束。”其中“190年”这个数字不确切,分析如下。自1526年始,莫卧儿王朝开始统治印度。18世纪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陷入四分五裂。德里的莫卧儿皇帝先后成为入侵的波斯人、阿富汗人等的傀儡,莫卧儿王朝名存实亡。1764年,莫卧儿皇帝向英国东印度公司投降,成为英殖民者的附庸,英国开始了东印度公司殖民印度的历程。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英国政府为了尽快镇压起义,稳定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于1858年8月英议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徒具形式的东印度公司,并于1858年由英国女王直接管理…  相似文献   

3.
1498年5月17日,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航海队,绕道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从此,葡萄牙、荷兰、丹麦、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就相继沿着这条新航线来到印度,对印度展开了殖民活动。十六世纪,正是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英国商人在国家的保护下纷纷向海外发展,成立了许多享有特许专利权的垄断贸易公司。1588年,英国在海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清除了海外发展的巨大障碍,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批准伦敦富商的请求,允许组织“伦敦督办及商人东印度公司”,这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历史的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成立之初,还是一个单纯的海外殖民贸易公司,它没有固定的资本,每次航海去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学生问17世纪初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属于英国还是荷兰.继而引发了东印度公司有几个的讨论。世界近代史上建立过东印度公司的国家有英国、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神圣罗马帝国等,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  相似文献   

5.
东印度贸易是1 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业活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印度从事的航海与贸易活动,打破了荷兰人对亚洲香料贸易的垄断;在亚洲国家间开辟的转口贸易,突破了英国以欧洲贸易为主的旧贸易模式;东印度贸易受私商竞争、王权支持等多种因素制约,东印度公司与王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特许公司的政治属性。东印度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加速了英帝国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18世纪后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藏政策的早期阶段。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英国东印度公司对我国西藏实行以建立直接交往关系为目的的“和平”渗透政策。由于喜马拉雅地区各国在历史上同我国西藏形成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屏障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同它建立英藏直接交往的尝试一样,都是其对藏渗透政策的组成部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廓尔喀侵藏战争中的卑劣表演最终导致了其早期对藏政策的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在历史上曾是一个统一国家,在沦为殖民地时期,它们也同属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帝国。直到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时,巴基斯坦才脱离印度,成为独立国家。1971年12月16日,东巴基斯坦又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国。关于印巴分治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认为是英国殖民者为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在印度各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61页:“建立了印度史上著名的莫卧儿帝国(1526~1857年)。”可见莫卧儿帝国的终结在“1857年”。但事实并非如此。课本第104页:“1857年,密拉特的土兵和人民率先发动起义,不久,起义军占领德里,拥立莫卧儿王朝末代皇帝为印度皇帝,成立了起义领导机构。”由此可见,“1857年”“莫卧儿王朝”仍然存在。《教学参考书》第237页:“1764年,莫卧儿皇帝向英国东印度公司投降,成为英国殖民者的附庸。1858年,英国女皇宣布直接管理印度,莫卧儿王朝才正式结束。”综上可见,莫卧儿王朝结束时间应为印度民族大起义时期内的1858年,而非1857年。课本第6…  相似文献   

9.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英国殖民主义者以商品和贸易为借口,开始侵入印度。1757年普拉西战争后,印度开始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王皇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不仅给穆斯林,也给印度教徒和其它本地居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马克思在总结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时写道:“英国则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而且至今还没有任何重新改建印度社会的意思。印度失掉它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就使它的居民现在所遭受的灾难具有一种特殊悲惨的色彩。” 印度人民抗英怒火此伏彼起。英国为了维护它的殖民统治,除了依靠军队进行赤裸裸的镇压外,还推行了“分而治之”政策,在印度各个民族、宗教、种姓和各种社会团体之间及内部,进行挑拨和分化。英国殖民者提出:“我们的态度是尽力维护现存的宗教的种族分裂,而不是努力使之融合。分而治之应该是印度政府的原则。”“分而治之是古罗马的座右铭,也应当是我们的座右铭。”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不同时期和阶段,英国殖民当局为实行分而治之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前,新加坡是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当时仅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村。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高级官员T·斯坦弗拉弗勒斯,为了在英国与远东之间建立一个贸易站,以便与当时荷兰在印尼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进行贸易竞争,在新加坡岛南端建立了新加坡市。从此新加坡一直被英国做为远东转口贸易的重要商埠和在东南亚的重要军事基地。1942—1945年,新加坡被日军占领,日军投降后,英国恢复了殖民统治;1963.9.16并入马来西亚,1965.8.9退出马来西亚联邦,成立新加坡共和国,同年10月加入“英联邦”。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英国人到印度的是汤麦斯·史带文斯,他在1579年赴果阿,去当天主教传教师。过了三十三年以后,英国商人始在苏拉特建立东印度公司。从那时起英国海军不但遏制了西班牙、萄葡牙和荷兰人在海上的势力,并且到1757年英国在印度战败了法国。此后莫卧儿王朝就逐渐向英东印度公司低头。英人在印度战胜法人的一百周年时,印度人大起抗英。在这大起义前七十余年內,英人确已统治了印度大部分地方;而当这大起义失败时,曾经统治印度三百三十年的莫卧儿王朝也就灭亡了。英国驻印的第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内容时,我们一定会提及“英属东印度公司”,那么,“东印度公司”是什么性质的机构呢?“东印度公司”又是如何兴亡的呢?  相似文献   

13.
东印度公司是17世纪欧洲列强为处理在殖民地的一些事务而成立的机构。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其中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最早,时在1600年。新航路开辟以后,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突然来临。作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在海外贸易和扩张中的地位愈益重要,对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14.
公司大班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公司商务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大班与行商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大班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对广州口岸不同实力背景的行商进行区别对待,体现了商业资本主义逐利政策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印巴两国的积怨可以追溯到1947年。历史上印巴两国曾为一个国家——印度。印度曾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1947年8月14日,南亚次大陆人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终于迫使英殖民者结束了对印度长达195年的殖民统治。就在自由即将降临的时候,英殖民者却炮制了一个残酷分割印度的“蒙巴顿方案”——即“印巴分治方案”。  相似文献   

16.
荷兰东印度公司将政治和商业集权化带到亚洲水域,一起带去的还有远超过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暴政。他们向先到的葡萄人发起了全方位进攻,获取了在亚洲贸易的主导权。很快,他们遇到了更强劲的挑战——英国人来了。靠着自身的强大实力和印度的巨大重量,英国人最终在亚洲胜出。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前,英国在华散商最初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管理控制下进行港脚贸易,双方的关系也是互为依赖、互为补充。随着贸易的发展,双方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的升级,直到关系破裂。在华的英国散商不失时机的寻找着独立贸易的机遇,在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斗争的同时,逐步完成了独立贸易的过程,使得自己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民族国家走上大洋洲际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为了获取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东方巨大财富,英国东印度公司坚持不懈地开辟对华贸易。在最初对华贸易出口遭到贸易逆差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公司除对散商签发汇票借取资金从事大洋茶叶贸易在欧洲获取巨额利润外,还罪恶地从事鸦片贸易而扭转了贸易逆差,从而增加了公司的财富与英国政府的赋税,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性殖民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是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喜事,喜庆之际,回首往昔,更知香港回归的意义。一、英国殖民者是怎样强占香港地区的?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约1076平方公里。香港地区同祖国分离的局面是19世纪英国先后强加给当时清政府的三个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一)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割占了香港岛。早在鸦片战争前,英国殖民主义者就觊觎中国香港地区了。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曾多次派人对香港地区海域和…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的岁末,印、巴两国就克什米尔问题双方再度剑拔弩张,地区冲突持续不断,不仅影响印、巴两国关系的发展,而且造成南亚次大陆的紧张局势,引起世人的关注。克什米尔问题是二战后英国处理殖民地时遗留的一个问题,是英国“分而治之”的产物。从1600年英国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入侵印度后,印度一直是英国在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殖民地。印度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