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于 1 995年 1 1月。其前身为刘东生院士、李振声院士等建议于 1 984年 1 0月建立、并于 1 987年 3月被批准为开放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该室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近期目标 研究方向 :通过黄土与其它第四纪沉积物和生物遗存的性质、组构及形成过程的研究 ,揭示第四纪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 ,辨明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 ,探索未来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为建立黄土高原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近期目标 :在长时…  相似文献   

2.
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成立于1985年,开放于1987年,这正是国际科学联合会开始组织实施以全球变化研究为中心的“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时候,第四纪学科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开始逐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室作为研究第四纪的一个年轻机构,如何明确和发展实验室的学术方向,使之跻身于强大的国际竞争行列之中,深感责任重大。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终于在艰苦的探索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87年以来共获27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7项属院级合作项目),9项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攻关项目,已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简介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依托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其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周卫健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安芷生院士。  相似文献   

4.
浅析 《第四纪研究》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学术质量、引证指标、出版形式等方面叙述了核心期刊《第四纪研究》的基本情况及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和发展历程,浅析了《第四纪研究》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认为主编对选题组稿的准确把握、主办单位的全方位支持,以及编辑部采取的有效措施、对期刊的运作和把控是期刊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黄土:最近250万年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记录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代中国第四纪环境研究者的努力,已经认识到,中国黄土堆积 是过去250万年以来连续的风成沉积物,黄土堆积序列中的粒度、磁化率、碳同位素、生物\\r 化石等可以作为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的良好替代性指标,中国黄土堆积中包含着最近250万\\r 年以来东亚季风气候与黄土高原植被变化过程等信息。中国黄土已经成为认识第四纪地球气\\r 候与环境变化的三个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对黄土记录的深入研究,将对理解地球系统变化的 规律与机制、为黄土高原以及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学术质量、引证指标、出版形式等方面叙述了核心期刊<第四纪研究>的基本情况及近几年的发展变化和发展历程,浅析了<第四纪研究>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认为主编对选题组稿的准确把握、主办单位的全方位支持,以及编辑部采取的有效措施、对期刊的运作和把控是期刊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Mastersizer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河北省深州市南部一钻孔进行详细的第四纪沉积物粒度分析.所测数据利用SigmaPlot软件绘制出沉积物粒度频率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和粒度众数曲线.根据曲线变化情况,结合地质背景、岩性等相关资料,对研究区第四纪沉积环境进行分析解释.研究表明,激光粒度分析法能给出连续的粒径信息以便绘制各种粒度曲线,能够较灵敏地反映沉积环境及其水动力条件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66-166
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以下简称“黄土室”)是1984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的,室址在西安市小寨东路3号。初建时的主要科研骨干人员来自中科院贵州地球化学所。“七五”期间中科院将黄土室列为院重点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84-584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芷生院士联合中外科学家,基于中国大陆环境科学钻探工程在青藏高原东南缘鹤庆盆地获取的666米湖泊沉积岩心,利用古地磁和碳-14测年手段,高分辨率测试了岩心的植物花粉、  相似文献   

11.
邸西京  祝虎林 《中国科技信息》2010,(16):104-106,108
本文从第四纪地质、地层沉积特征着眼论证了汉中断陷盆地东部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得出了该地段地下水资源贫乏的结论,为另辟水源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陈列馆韩同林研究员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陈尚平等专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进行了为期5天的地质实地考  相似文献   

13.
《第四纪研究》自1989年以来,在主编刘东生院士带领下,坚持弘扬科学文化精神,撰写纪念地质先贤文章逾百篇,已形成办刊一绝。主编率先垂范书文纪念;组织出版人物专辑纪念;以及适时连载人物的光辉业绩。专辑、连载,特色突出,权威性强,科学文化史料丰富、珍贵。用历史教育未来,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专家简介: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主任,国际IGBP—PAGES执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古全球变化等。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  相似文献   

15.
浅析鄂尔多斯高原沙质荒漠化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沙质荒漠化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其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结果,其中也不乏人类活动的破坏。实施荒漠化防治,关系重大,应根据本区自然地理特征、环境地质背景及其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荒漠化防治规划。以“天人合一”之思想,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英文简称INQUA)第十三届大会经过4年的筹备,于今年8月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 INQUA自 1928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国也是在亚洲召开的大会。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位科学家出席了大会,其中包括16名台湾代表在内的中国代表380余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代表543人。这次大会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会同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政府对这次大会非常重视,李鹏总理委托姚依林副总理担任大会名誉主席,邹家华副总理会见了该国际联合会执行局的全体成员,  相似文献   

17.
正安芷生,1941年2月生于湖南芷江,原籍安徽省六安市。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未来全球变化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述了全球变化研究的总趋势、近期工作重点和新 的研究方向,回顾了中国近十年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其对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贡献,提 出了我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黄土和古气候的早期研究到黄土、东亚季风和全球变化再到全球季风,他的研究从区域扩展到全球,将我国黄土、第四纪研究与全球环境变化科学相融合,他本人也从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走向了世界,成为蜚声国际的地质学家和古气候学家。安芷生说,自己只不过是走了一条再平凡不过的路。  相似文献   

20.
专业性党校期刊由于专业面窄,读者群小,办刊面临很多问题。《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将自身与名刊相比寻找差距,从栏目设立、编辑质量和学术质量入手,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学习,强化编辑的岗位意识,使期刊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