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83年版初中《生理卫生》第111页在论述体液调节时,把CO_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列为体液调节的范畴。1990年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二册在论述体液调节时,也采用了这一传统观点。对于教材中论述笔者有些不同看法,现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机体血液中CO_2增多并不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而是对分散的、尚未确定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产生作用。现代生理学研究认为,血液中CO_2能够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而进入脑脊液中,与脑脊液中H_2O结合成碳酸,碳酸解离出来的H~+对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起刺激作用,这种感受器对H~+  相似文献   

2.
1 名词解释(1)锥体系(2 )内环境稳态(3)每分钟通气量(4)消化(5 )肾小球滤过率(6 )内分泌系统2 填空题(1)解剖学术语“外侧和内侧”是对各部位与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的描述。(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3)正常成年人男子红细胞的数目为 ;女子为。(4)每搏输出量为每次射出的血量。(5 )血液中化学成分的改变 ,特别是CO2 和的增加及O2 分压下降 ,可刺激化学感受器 ,引起呼吸中枢活动增强 ,以维持血液中O2 分压、CO2 分压及pH值的相对恒定。(6 )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和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消化酶。(7)单位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中生对CO_2相关知识点的疑惑,联系实际生活,归纳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与CO_2相关的疑难知识点:如何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中CO_2的产生情况,血浆中CO_2的来源和去路;光合作用CO_2被同化的过程;动物细胞培养加入5%CO_2的原因;CO_2浓度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予以释疑。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册)教材中“排泄”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就叫排泄。笔者认为教材中将二氧化碳称为“废物”是不确切的。理由有二:1.二氧化碳在高等动物体内参与体液调节。此点在初中《生物》教材《激素调节》(P105)一章中是这样阐述的: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激素以外,还有新陈代谢的产物,如二氧化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有调节作用。当血液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时,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2.二氧化碳参与部分物质的合成。如二氧化碳在…  相似文献   

5.
实验在20只氨基酸乙酯麻醉的成年家兔上进行,观察电刺激面神经核背内侧区(DMNF)和腹内侧区(VMNF)对肾交感神经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刺激DMNF时膈肌肌电活动持续增强,出现长吸效应;肾交感神经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明显抑制。2 电刺激VMNF时膈肌肌电活动完全消失,出现长呼效应;肾交感神经呼吸节律性放电呈连续增频增幅反应。结果提示:DMNF和VMNF可能与延髓交感中枢之间存在某种神经联系,呼吸中枢活动的改变能对内脏活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题目一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可在血液中建立如下平衡:H2O+CO2 肺H2CO3 血液H++HCO3-,从而使体内存在一定浓度的H2CO3、HCO3-,H2CO3、HCO3-的存在,能帮助人体血液pH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7.35~7.45之间). 1.当某些因素引起血液中酸度增加时,血液中的pH值为什么维持基本不变?用简要的文字说明. 2.已知人体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导致碱中毒(pH过高) (B)太快而且太深的呼吸可导致酸中毒(pH过低) (C)太浅呼吸可以导致酸中毒(pH过低)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5分)1、当动脉血中CO2分压升高而使呼吸加强,主要是通过刺激   感受器而引起的。2、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3、构成肾脏外髓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是   。4、幼年时期缺乏生长素患   症。5、当细胞外液中K+浓度降低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将   。6、肌紧张和腱反射的实质是属于   反射。7、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或抑制集中,其神经之间以   式联系。8、将血由静脉取出置于试管中,血液发生了凝固,这种凝血属于  性凝血。9、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反应原理CO_2与NaOH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碳酸(H_2CO_3)与NaOH的反应。当n(CO_2):n(NaOH)≤1:2时,发生反应①CO_2 2 NaOH=Na_2CO_3 H_2O,溶液中的溶质为Na_2CO_3和NaOH,或只有Na_2CO_3;再向其中通入CO_2,则发生反应②Na_2CO_3 CO_2 H_2O=2 NaHCO_3;①②为连续的两个反应,可叠加得反应③CO_2 NaOH=NaHCO_3。即当n(CO_2):n(NaOH)≥1:1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_3;当1:2相似文献   

9.
例谈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CO_2浓度、光照强度或温度发生改变时,光(CO_2)补偿点与光(CO_2)饱和点会发生相应改变,本文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溶液对乌塌菜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探索乌塌菜种子在发芽初期对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溶液的耐受性。方法:以乌塌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乌塌菜种子发芽时,通过施加不同浓度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0、25、50、75、100、150 mmol/L,其中Na_2CO_3和NaHCO_3按照摩尔比1∶9配制),研究Na_2CO_3和NaHCO_3胁迫对乌塌菜种子发芽势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当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浓度≤25 mmol/L时,乌塌菜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幼苗根系活力等指标略低于对照组,抑制强度不高,而随着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浓度的升高,对各指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乌塌菜种子可耐较低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胁迫,高浓度的Na_2CO_3和NaHCO_3混合液可抑制乌塌菜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1.
1.对水平衡的调节下丘脑中的饮水中枢和神经分泌细胞(能产生激素)来调节水的平衡,具体调节过程如下: 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神经冲动,传到饮水中枢,产生兴奋,作作于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另一方面刺激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导致尿量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当饮水过多或盐丢失过多,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脏排水增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常会出现一个错误的说法人体呼吸时呼出COZ。那么人呼吸时呼出的是什么样的气体呢?我们来看看下表,这个问题就清楚了。从上表可以看出呼出气中各种气体容积百分比中,CO2约占41%,并非全是CO2吸入气与肺泡气比较可以看出,有67%的(扩散人血液中,有4096%的CO2由血液扩散到肺泡中,再通过呼吸运动呼出。呼出气中CO2几乎全部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但呼出气并非全部为CO2。因此,肺通气不能表达为“外界空气十一肺泡”,而表达成“外界空气一肺泡”也还不Co准确。1997年第7版的(生物)全一册(必修本)中第88…  相似文献   

13.
正CO_2性质和制取在每年的中考化学中都会出现,从历年的试题中可以发现,CO_2性质和制取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探究题等多种题型中出现。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题型的归纳和总结。现将三种常见考查形式的考查内容及其答题技巧作如下解读。一、选择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制取选择题一般会考查CO_2的水溶性、密度、不供给呼吸、不支持燃烧等性质;CO_2用于灭火、干冰的用途;CO_2的制取原理、检验和验满等知识点。  相似文献   

14.
<正>细胞呼吸是高考的重难点,其中判别细胞呼吸的方式及相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对分析、比较及计算要求都相对较高,如果对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比较不到位,解题则会难上加难。一、例题呈现例1图1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_2释放量和O_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5.
<正>在最近几年的高考复习中,当复习细胞呼吸的内容时,师生都知道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高考对影响细胞呼吸因素的考查常结合生产生活应用和曲线分析进行命题,这仍将是2013年高考很有可能的命题形式。在影响细胞呼吸的众多环境因素中,O_2浓度的影响是常考考点(图1)。图1中所体现的这一原理常被用于生产实践中,如贮藏水果、蔬菜和种子等,在进行贮藏时需降低O_2浓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但又不能无O_2,否则产生的酒精会导致贮藏物腐烂。复习时,经常会在高三质量调研或高三模拟考试  相似文献   

16.
一、下丘脑的作用./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高。0/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调节:!体温、血糖、渗透压的调节中枢;"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激素合成和分泌。2/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相似文献   

17.
试谈呼吸节奏与田径运动节奏的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是维持人的生命所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呼吸运动始终进行着,并随着人体活动情况而改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从而保持血液内气体分压的相对恒定,使肺通气量适应新陈代谢的水平。在田径运动中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节奏,对提高肺换气量,合理经济运用心肺功能,增加锻炼效果,发挥人体机能能力,在比赛中创造好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非分光红外(NDIR)原理以及无线传感技术(Zigbee网络)设计了基于NDIR原理的CO_2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CO_2浓度的监测。通过对不同浓度的CO_2气体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结果表明,相对误差集中在-2.48%~4.10%之间,标准偏差范围为2.416%~4.149%,对相同浓度的CO_2进行测量时得到的结果变化范围大都能控制在4.33%~5.89%的范围内,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平均响应时间在7s内。系统的精度、误差以及稳定性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其中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是高考的常考点,难度较大,学生出错率较高。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解决该问题的方法。1理解补偿点和饱和点的概念补偿点的概念:当光照强度较弱(或CO_2浓度较低)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随着光照强度(或CO_2浓度)的增大,光合速率增大,当光合速率等于呼  相似文献   

20.
声乐技术训练,是将人体本身作为一件特殊乐器,从发声、发音的动力源泉“呼吸”入手,分析了人体内部肌能、腔体与呼吸运动的自然规律。着重分析了呼吸运动中固有的自然属性,呼吸运动自然属性得以保持的条件,歌唱中气息与呼吸的联系,以及歌唱中气息运动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