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语行话是一种特殊的民俗语言现象。它的创制和使用主体是某些民间社会集团或群体,外部人员一律被排斥在外;它被创制和使用的目的是维护本集团的利益、满足交流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隐语行话具有表达、掩饰功能和隐蔽性、秘密性的特征。于某种程度上说,隐语行话不是独立的语言,是对民族共同语的一种“反动”,是民族共同语的变体。隐语行话经历从创制到“破解”的过程,共同的文化大背景影响下的思维方式使社团外的人有破译隐语行话个别词汇的可能,频繁的社会接触,使隐语行话常处于一种开放的环境中,从而使其被破解的机率增大。  相似文献   

2.
袁爱华 《考试周刊》2011,(76):28-29
隐语是社会语言学和民俗学所注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探讨和研究隐语现象不但有助于汉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习俗,而且就研究本身而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在汉语中,学者对隐语的界定不一,将隐语同委婉语、暗语、行话、黑话等概念之间相互交叉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对汉语(尤其是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作者通过对各家言说的考察,结合自己的观点理清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一定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英语隐语行话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亚文化。通过对隐语行话内涵及产生的因素、隐语行话的构成、隐语行话的功能与特征的论述,将有助于我们从另一维度去更全面地认识英美社会,了解其文化的丰富性,从而有利于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川北隐语作为一种语言变异现象,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分化出了较多的下位类型,并广泛存在于歇后语、行话、山歌、谑语之中。本文针对其富有地域特色的歇后语、行话等隐语的语形、语义及成词理据进行了论说和分析,指出隐语的发展演变,是社会多层次言语社团的建立和完善并在语言使用中直接催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这一客观存在的语言演变现象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的途径,阐释了隐语行话通用化传承对民族共同语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隐语有很多称谓,如行话、市语、方语、杂语、切口、黑话、暗语、查语、俏语、锦语等等。叫法虽然不一,所指却大体一致,如“行话”,又叫行业语、同行语,是近代汉语化中关于隐语的一个常见称谓。几乎一切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话,大多明显带有回避外行的特点。如市商金融诸行,名目繁多。“加薪为串头,盘账为点元宝,账户作弊为挂龙,账外作弊为飞过海,硬索回扣为除帽子。”  相似文献   

7.
数字行话包括数目行话和数量行话两种形式。因其涉及内部的经济信息交流等核心内容,因此,几乎各个行业或集团都创制了自己的数字行话,而且具有不同于一般行话的隐秘成份和各自独立的创制体系。对其构成形式与特点进行解读,有助于了解并进一步推进行话和行业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超敏 《教师》2008,(22):10-11
汉语中数字不仅用于计数,也广泛渗透于文学作品和民间用语中。数字表达不仅丰富了汉语语言,而且增添了语言魅力。本文采纳广义语义场理论,从语音、语境和背景知识三方面探析汉语中数字表达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刘沁 《英语辅导》2014,(4):144-147
美国俚语源自各种行业和亚文化群体的行话或隐语,它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极具表现力,充分彰显了美国人的民族特征和社会文化。对美国俚语持绝对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偏颇的。本文从美国俚语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其语言特色和社会功能,提出了学习策略以期对人们正确认识和学习俚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宁省一千多条犯罪隐语的整理、统计与分析,梳理出五大基本类型:比喻型、形象型、假借型、借代型、数字型。这些犯罪隐语具有单一性、方言性、历史性、复指性、外来性等特点。了解这些类型和特点,对认知和识别犯罪隐语具有良好的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认知与隐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分类和理解进行阐释,指出它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我们除了可以从认知语境的角度去理解隐语外,还可以从人类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知识、自然地理环境等各种认知因素去研究隐语。  相似文献   

12.
数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汉语数字蕴含了丰富的汉文化色彩。本文试图从构调能力、模糊表达、排序功能、修辞特点等方面对汉语数字进行语言阐释,以揭示汉语数字的语言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戏曲博大精深,精彩纷呈。其种类、流派颇多,表演技法、形式及风格亦丰富多彩,因而产生了许多与戏曲表演艺术相关的行话。这些行话进入现代汉语后有的具有比喻义,引申出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词语,被人们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隐语在汉语中也叫黑话,是某一社会集团为了保守秘密而人为地制造的语言。它只通用于某集团内部,是集团语的一种。日语隐语在江户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治维新后,成为隐语母体的以身分或职业为基础划分的社会集团有了明显的增加,隐语也随之有了迅速发展。二次大战后,隐语作为一种特殊用语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且其中有很多已经失去了保密性成为了一般用语。隐语在日语中是一种特殊用语,种类很多,但究其根源,它都是以一般用语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其构成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隐语的妙用     
提起隐语 ,也许就有人想到土匪黑话或特工人员的联络暗语 ,其实 ,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无处不在。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隐语有两个义项 :“①不把要说的意思说出来 ,而借用别的话来表示 ,古代称作隐语 ,类似于后世的谜语。②黑话 ;暗语。”可见 ,隐语中的“黑话暗语”只居其次 ,而“不把要说的意思说出来而借用别的话来表示”则是主要的 ,但是只言其“类似于后世的谜语” ,则显得片面。依其定义 ,隐语的外延则大多了 ,“谜语式”只是其中一类罢了 ,事实亦是如此。在我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 ,几乎每一篇成功的作品都含有隐语 ,特别是杂文…  相似文献   

16.
对通过实地观察、调查所搜集的菲律宾英语中的俚语与行话进行分析并指出:一、俚语与行话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存在并消失;二、在俚语与行话的发展过程中,洋泾浜英语与不同民族交流时使用的混合方言起着一定的作用;三、典型的语言例证说明俚语与行话在口语中交织在一起,但又互相区别。俚语与行话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对英语这一层面作更为深入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通过实地观察、调查所搜集的菲律宾英语中的俚语与行话进行分析并指出:一、俚语与行话不是一种孤立的语言现象,而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存在并消失;二、在俚语与行话的发展过程中,洋泾浜英语与不同民族交流时使用的混合方言起着一定的作用;三、典型的语言例证说明俚语与行话在口语中交织在一起,但又互相区别。俚语与行话随着吟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对英语这一层面作更为深入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诗经》中常见一些象征性爱的隐语、双关语,这些隐语、双关语往往与当时的劳动生活、民间风俗有密切关系。闻一多先生在《说鱼》(以下引闻先生的话,均见此文)一文中指出:“鱼是匹偶的隐语,打鱼、钓鱼等行为是求偶的隐语。”又说:“以烹鱼或吃鱼喻合欢或结配。”证之《诗  相似文献   

19.
西汉散体赋和先秦隐语在本质特征上有相似性,它们都以"状物"为表达的目的和手段,从而可确认隐语为散体赋的正源,并以此作为探讨散体赋文体形成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毒品隐语是对与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一切隐语的统称,是伴随着毒品泛滥而涌现的一类特殊的隐语。从应用语言学视角看,应当加大对这类隐语识别的研究,以服务案件侦查工作。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对大量涉毒隐语的收集与整理,研制出了"毒品隐语查询系统",它具有良好的言语识别价值、情报学价值、教学研究价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