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偲婧 《乒乓世界》2012,(11):69-70
1988年奥运会和1989年世界锦标赛前,国家队都是在黄石基地备战的。在这两次比赛上,女队的成绩都不错,整体上完成了新老交替。奥运会后,戴丽丽、焦志敏、何智丽、管建华先后退役,陈静、李惠芬、陈子荷、胡小新在第二年的锦标赛上出战女团比赛获得冠军,乔红/邓亚萍获得女双冠军,乔红还获得了女单冠军。时任领队姚振绪说,这是“湖北时代”的来临,因为陈静、胡小新和乔红这三位世界冠军都是湖北人,在那段时间里称霸于中国乒坛。随后,“邓乔”时代开启,从1989年到1996年,两人一直排在女子世界排名的前两位。 黄石,见证了“湖北三剑客”的起航,而对于作为湖北籍世界冠军来参加黄石乒乓节的乔红来说,这里更是她的福地。  相似文献   

2.
多特蒙德市世界第40届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双打决赛实况转播。电视屏幕前,千千万万中国观众沸腾了:4位选手全是中国人!这其中,涢水河畔湖北随州市刘子祥那颗灼热的心跳得尤为激烈,他端坐不动,双眼紧盯着参赛的两对选手陈静、胡小新,乔红、邓亚萍。要知道,其中的前三位都是他的厂——湖北齿轮厂的名誉职工啊! 4位中国姑娘一齐站到了领奖台上,亚军陈静微笑着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乔红从联邦德国乒协主席格普手中接过冠军波普杯时,刘子祥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脱口喊出:“行啊,姑娘们,我在联邦德国许下的话,你们实现了!”此时,他的思绪已飞回两年前的中欧  相似文献   

3.
采访国手陈静的次数已经记不太清了 ,毕竟上个赛季我曾经是她所在的四川科利多女排的随队记者 ,但是当决定要写一篇有关陈静的报道时 ,却一直难以下笔 ,脑海里总是不能把我熟悉的爱写诗、爱看琼瑶小说、文静的川妹子陈静和排球联系起来。记得去年与陈静刚刚熟络起来后 ,知道她有一个喜好 ,其实也是大多数四川女排姑娘的喜好 ,只是陈静表现得更突出一点 ,那就是特别喜欢吃果冻 ,而且还就喜欢“喜之郎”这一种牌子 ,于是便送她一个外号“喜之妹”。别看在高妹林立的国家队里 ,身高1 81米的陈静个子一点也不突出 ,但往一般人群里一站 ,她依…  相似文献   

4.
2月9日22点20分至2月11日凌晨6点,32个多小时里,我和国家女二队教研组组长吕林乘火车在北京和山东临沂之间走了一个来回。吕林此行的身份是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的技术指导,负责监督山东鲁能女队与广东福地一役,而我是冲着乔红和陈静去的。 在所有参加超级俱乐部联赛的选手中,乔红和陈静是两个特别的 “新闻人物”,她们现在都不是为了 “生计”而打球,乔红是碍于很多人的情面,与山东鲁能签约半个赛季,陈静则是因为要在广东开辟新天地而重返国内赛场。两位选手都是1968年出生;都来自湖北武汉,在省队时…  相似文献   

5.
风靡一时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女主角小燕子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物,她那从不气馁的性格深深打动了众多格格迷,再次入选国家集训队的排球女将陈静也是其中一个。她常说,“我就是喜欢小燕子凡事都想得开的脾气。作为四川女排的主力副政手,陈静一年多来一直在刻意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开朗的人,一个”凡事都想得开”、充满自信的人。因为;她曾因缺乏自信而失掉一次机会。腼腆、内向的陈静是个喜欢安静的姑娘,阴差阳错地干上了排球这项竞争中求生存,充满动感的运动。1990年初三毕业才接触排球的陈静能脱颖而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上初…  相似文献   

6.
涂领 《乒乓世界》2003,(10):i005-i005
2002年夏天,10岁的我离开父母,慕名来到乔红、陈静、庄智渊等世界名将练过球的武汉市江汉二桥体育训基地学习乒乓球。  相似文献   

7.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报名最后一天的中午11点,组委会接到了中国代表团的参赛名单,上面出现一个让人、意外的名字:陈静。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世界冠军何智丽是参赛的必定人选。据说,陈静的入选,是在中国著名教练张燮林(也是陈静的主管教练)的提议下,中国乒乓球队广泛征求了许多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经过慎重考虑后才作出的决定。那年,陈静20岁。  相似文献   

8.
一个家庭出16名篮球选手,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这在华夏大地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可四川女排选手陈静就出自这样一个篮球世家。她偏偏是这个家庭中唯一的排球选手,并多次入选国家队。 对排球情的独钟 陈静的父母亲都是篮球运动员,父母的兄弟姐妹也都是篮球运动员,再加上这个家庭的“外来户”:舅母、姨夫、婶婶、姑夫等等,统统算起来总共有16人。陈静为什么没有加入这个庞大的篮球阵容?缘于她幼时身体太瘦弱,不适于从事这项冲撞激烈的运动。陈静说小时候自己是个“小麻杆”,大腿细得连现在的一半都不到,体育测验常不及格。陈…  相似文献   

9.
高曦是谁?     
高曦是谁?如果没有1月31日那场比赛,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2比0,高曦干净利落地给了陈静一记闷棍。大名鼎鼎的前奥运冠军、多年来一直被中国队列为头号对手的中国台北队主将陈静就这样被她“征服”。 对回国后参加的首场乒超联赛,陈静不可谓不重视。为了奋战,她甚至从大年初一就开始训练。但她还是输了。她的失利也导致了广东福地在主场以2比3负于对手──天津三星生命队。在这场比赛中,节奏一直被高曦控制着。虽然第1局21比19的比分十分接近,但陈静的机会其实并不太多。第2局仍是如此。在双方打成11平后,陈静便显得…  相似文献   

10.
我女乒选手陈静、李惠芬、焦志敏在奥运会女单比赛中战胜了欧亚诸强,分别摘取了金、银、铜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奥运会前,我们对陈静、李惠芬、焦志敏的技战术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跟踪  相似文献   

11.
2013雅居乐地产直横大战前两小时,陈静依然忙着与《乒乓世界》主编夏娃商量着比赛的筹备情况。直横大战举办3年,陈静一直是这项活动的幕后策划人。  相似文献   

12.
王威 《乒乓世界》2002,(6):29-29
白杨,人如其名,高高瘦瘦、皮肤白皙,不过却不像白杨树那佯结实与硬朗。刚开始注意她,是她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得团体和单打双料冠军的时候,一头短发,左手横握球拍,依稀觉得和陈静有点像,无论是文雅秀气的外表,还是稳中带凶的球风。采访前,我感觉白杨应该是个温柔、细腻、不善言表、踏实稳健的人,采访后,我看到了她文静外表下面的一些东西,原来温柔与坚强可以在一个人身上结合得这样完美。  相似文献   

13.
连续三年获得步步高全国女排联赛拦网第一名的陈静,再次入选国家队,27岁的她成为新一届中国女排集训队中年龄最长的选手。咬牙坚持为圆梦陈静只有182厘米的身高,作为副攻手,确实是矮了点。面对赵蕊蕊、刘晓佳等年纪轻、身材高的新一代人才,陈静时时都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在训练中她不断地给自己加码,比赛时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机智的头脑去应付繁纷复杂的多变局面,但她还是时刻准备着被年轻选手顶替,毕竟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大势所趋。自1999年陈静再次入选国家队起,每年年底队伍解散,选手返回各俱乐部队时,大多数人只是带…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0,(8):14-16
来自湖北的陈静在第39届和40届世乒赛中为中国队夺得了女子团体的冠军,88年汉城奥运会上她站到了女子单打的最高领奖台,为中国女队获得了第一枚乒乓球奥运会金牌。如今,陈静离开中国国家队已经十年。但她依旧保持者较高的竞技水平,目前世界排名第三位。6月下旬,趁陈静到广州与朋友相聚的机会,记者专程赶赴羊城对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5.
陈静最傲气 无论场上场下,陈静总是一副傲视群芳的漠然表情,环视乒乓赛场上的世界名将,陈静的明星派头摆得最足。 也难怪,从1988年开始,陈静在12年间第三次参加奥运会,前两次的成绩是一个女单冠军、一个女单亚军,球好人靓,在台湾又很红,举手投足自然多了几分傲气。 对于第三次奥运之行,陈静其实做足了准备。撇开35万美元的冠军奖金不说,陈静更想要的,是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超凡脱俗。所以赛前备战,她竭尽全力,练得很苦,7名男队员轮流陪她训练,在海外兵团当中绝对是顶级的运动量。 到悉尼后,现任香港队总教练的前世界…  相似文献   

16.
1998年马来西亚公开塞女单半决赛张怡宁胜陈静地点:马来西亚基纳巴鲁如果不算八运会的女团比赛,那么这次公开赛应该可以称作张怡宁的成名之战。一年前,这个打球不紧不慢的北京丫头还不为大多数球迷所知晓,而这场比赛击败了"海外使团"中实力最为强劲的陈静之后,无论是在名气上还是在底气上,张怡宁都有了一个飞跃。李隼说"那次比赛赢了陈静非常重要,她(张怡宁)更自信了,我们也觉得她的球还有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记者在国家队训练馆遇见陈静,身材修长的她,一身牛仔便装,一头染成浅黄色的短发,时尚而青春,乍一眼还真没认出她就是陈静。已经成为华南师范大学运动心理学研究生的陈静,此次拜访国家队,是专为自己的论文来寻求帮助的,她想对国家队的一些运动员进行心理测试,这些数据将用于她的课题研究。蔡振华总教练答应了陈静的请求。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31日,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二循环拉开帷幕,这一天进行的惟一一场比赛引起了乒乓球迷的极大关注,因为三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台北选手陈静,在她离开中国国家队10年之后将首次在国内比赛中亮相,代表广东福地迎战天津三星。 春节前刚刚获准参赛的陈静身披临时的号码布第一个登场,迎接天津小将高曦的挑战。由于近期练球不系统,她在比赛中的失误比较多,以19比21和15比21告负。 陈静加盟广东队参加乒乓球超级联赛,起因是她在广州开办了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去年六月下旬,为了制作《巅峰时刻》专题片…  相似文献   

19.
陈静于88年代表中国队以一局不败战绩在奥运会上夺得女单冠军。91年她退出国家队,先后赴美、日和中国台北等地、以精湛的球艺,赢得巨大声誉。93年她代表台北队出征第42届世乒赛,奥夺亚军。  相似文献   

20.
想念乔红     
那晚,在亚特兰大,负于陈静后,乔红打开浸透了汗水的“马尾巴,”平静地接受着记者的采访,一切都是那么平淡无奇。可当她转身离开镜头后,我望着电视上那个渐渐远去的背影忽然产生了一种伤感,不是因为乔红输了球,而是因为我清楚地意识到,从那一刻起,乒坛上少了一个憨厚的好人。 此刻,我忽地记起见到乔红的那个晚上。那是1995年11月在北京国际乒乓交流中心,全国乒乓球明星赛正在进行。利用赛前的空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