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自然小班化背景下,要体现小班化习作指导的策略:一是体验为本,以想象助推习作思路的开掘,要激活学生生活体验,找准情感生发点进行指导;二是拉长过程,重方法实现习作表达的生动,要引导学生观察积累素材,结合课例进行儿童化表达;三是细处着手,抓细节实现习作评改的多元,以此提升习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习作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是对生活感悟的表达;是一种美丽的思维,是心灵被放飞时的自由自在。习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但它的表达是诗人笔下优美的文字小溪。新课标对习作非常重视,对此老师和学生也应该要对习作有一些新的理解。习作在新课标的解读下,应该是个性化的,自由开放的,  相似文献   

3.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积淀厚实的生活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小学生习作的价值定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习作的本质就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内心的情感律动,表达生活的体验认识,而真善美正是小学生习作的基本价值观。由于生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的习作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来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释放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对习作来说,如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连接,那这种训练是最有效的,离课标修改版提出的"特别注重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的目标又近了一步,能达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来自于生活的作文才是真实感人的。其实生活中处处有习作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挖掘、体会,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会,认真思考,才能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感染读者。第一步:感受校园生活——以"活动"为支点,点燃习作激情1.多彩的校园生活学校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机会,点燃了习作激情。  相似文献   

7.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和基本的写话能力,并开始接触大量图片,于是,我们在小学中年级以优秀漫画作品为切入点进行了读图习作的教学实践,主要进行三步指导:读懂意义,让漫画“说话”;读出笑意,让文字充溢笑声;读出异义,让个性注解漫画。实践证明读图习作是对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延续和提升,也为高年级综合性习作做了铺垫,为学生有创意有个性的习作提供了契机,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促使他们更爱阅读和习作。  相似文献   

8.
陈珊 《课外阅读》2011,(11):356-356
从有文字的时候开始,原始生民就开始通过文字记述与自然斗争的生命历程,就懂得通过文字来抒发心中的生命感叹。而小学生的为文之道就更应该是“言为心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表达真情实感,将“学生本位”放在核心地位,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自由表达、个性表达的土壤,观察与积累是学生的根。  相似文献   

9.
习作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是社会人际交往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如何提高习作教学效率,使习作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更加贴近生活?旨在探索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生活化习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如何达到这样的要求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习作教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习作教学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能力表达;习作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有内容表达。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乐趣;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素材,特别是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语句。  相似文献   

12.
习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模块,是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可以是: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唤醒经验,激活写作源泉,积累写作素材,让习作言之有物;拓展思维,丰富体验,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多视角创造性表达,在习作中体验美,让习作言之有法;多元评价,关注过程,指导写法,完善表达,让习作言之有...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提高写作能力乃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谈了几个策略:积累材料,丰富语言表达;用好教材,学习习作方法;丰富生活,捕捉习作材料;赏识习作,找到习作成就感。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开发习作资源,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为学生在表达中张扬个性、表现“真我”积淀厚实的生活基础。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写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4.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导写重点1.写读后感时如何选择感受点。2.如何在读后感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导写过程一、交流激趣,初识读后感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哪些文章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什么感受?小结:…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的宗旨在于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积累的素材,在习作表达中体验习作的妙趣,感受文字表达的畅快,寻找妙笔生花之道。巧用"弱连接",可让习作素材在积累中沉淀;可艺术处理习作素材,搭建习作表达的金桥;可让习作之花在运用中绽放。  相似文献   

16.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习作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在引导学生利用文字表达自身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尽管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习作基础也有一定的积累,但仍然需要创新习作教学模式。本文从"生活教育"的角度,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分析"生活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积极作用基础上,重点就如何运用"生活教育"理念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提出具体策略,旨在为促进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四年级的孩子刚刚有一定的习作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大。如何帮助学生畅游文字的海洋?这就需要老师智慧点拨,巧妙引导。笔者在实践中,通过"文字传递"的方法,有效引领学生叩开习作大门,轻松感受其中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这指出了习作教学的重要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学生习作都来自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去,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服务。所以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生存工具,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让学生的习作能够反映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思维真实情感,体现学生的童心、童趣,让学生的习作生活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习作过程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独立表达的过程,同一题材的习作,无论从选材谋篇上,还是遣词表达上,没有两篇一模一样的习作。每个孩子生活环境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感悟体验也不同,因此文字表达也丰富多样。尽管教师在教学中,课前注重要求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的搜集,课堂上既有写作方法的指导,也有教学情境的设计,但是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依旧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到底影响了小学生习作的因素哪些更重要呢?  相似文献   

20.
一、全面观察,有序表达 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习作看,选材都比较贴合学生生活,容易理解,易于表达.比如第一单元习作"介绍家乡景物",这个题目写的都是孩子们生活中所见景物,是他们生活中所熟识的真实场景.单元习作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仔细观察,能说出景物的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这样的习作要求就能让学生有章法可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