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当学生的阅读体验偏出轨道,与哈姆雷特无关时,有些语文老师却缺失了应有的专业敏感。那么,课堂上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何有效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当学生的阅读体验偏出轨道,与“哈姆雷特”无关时,有些语文老师却缺失了应有的专业敏感。那么,课堂上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伺有效的对策呢?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把语文教学视为对学生个性、悟性和灵性的培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悟性和灵性,就是具有独特体验的表现;没有独特体验,也就不会有学生的个性、悟性和灵性。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教学可以把学生教聪明,也可以把他们教愚笨。何去何从,取决于对学生的个性、悟性与灵性是培养、激发还是漠视、扼杀。我们做老师的往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悟性与灵性,自己还不知其然。比如,面对学生的"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老师不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提倡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不敢有半点否定之词,惟恐稍有不慎便招来“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不以学生为主体”的“罪名”。一位老师执教《小音乐家扬科》,其间,老师请学生谈谈读文后的感受。前面发言的同学或表达了对扬科遭遇的同情,或表达了对统治者残暴的愤恨。突然,一学生站起来说:“扬科也是罪有应得,他不应该随便进别人的屋子;地主和管家也是情有可原,他们以为扬科要偷他们家东西,当然要管了。”老师一愣,…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必须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讲究阅读课上的评价技巧。另外,也要注重训练学生广泛而持久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7.
“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这已被所有语文老师所公认。“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也说明了读的重要性。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教师就“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一、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对课本的领悟、感受和认识都统一到自己的标准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体验,而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由课内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语言思维.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努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必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去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自已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把自已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不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个性化理解。学生没有独特的感受,因而不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领悟。新课标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就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结合自已过去的生活经验对古诗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在鉴赏过程中要注重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语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个体,阅读教学应努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强化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尊重学生鲜活的个性,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那么怎样才能丰厚学生独特的体验呢,我想不妨从有效的情境教学开始。  相似文献   

13.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47):41-4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想象画面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想象画面教学建立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对文本独特的体验感受,基于此,在头脑中构建画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助力  相似文献   

15.
张彪 《新疆教育》2012,(15):67-67
学生有较强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学生灵活解决拓展提高题的基础和保证。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学生必须要有正确对待思考的态度,老师要注重学生思考的过程,培养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同时也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尊重似乎过于放任,趋于盲从。那么,课堂上有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哪些有效的对策可以运用呢-笔者作了以下思考:一、剖析“独特体验”类型一:违背了文本价值取向的“独特体验”案例:王老师正在执教《山谷中的谜底》(苏教版第十一册),孩子们兴趣盎然,都在为东坡雪松的先弯曲,再反弹,后获生感到惊讶和高兴。这时,A同…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强调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有独特体验,引导和深化其独特体验,从而获得对文章意义的不同建构。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独特体验随意肯定,过分赞赏,会导致学生误入歧途。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顺学而导",也就是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情,在珍视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利用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根据学  相似文献   

19.
何柳 《湖北教育》2005,(5):27-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于学生的独特体验,老师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来看教学《幼犊》时三位老师的三个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刊刊登蔡伟和周宏儿两位老师的文章 ,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