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她的语文课堂,学生成为了"老师",孩子们自己备课、教课,这源自她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以学定学",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她独创的作业、语文试卷、学业评价单上不是简单的"√"或"×",而是充满着童趣和智慧,因为她对"学业评价"的阐释是"多元",且有趣味;她为每个班级起意喻美好的名字,和家长们在班网和微信上频繁互动,这基于她的理念"班级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经营";她组织"文华沙龙",让老师们在浪漫的环境下谈艺术、谈创意,因为她对教师职业的思考是"教师应该有浪漫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恢弘的知识空间区别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语文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其深远的影响将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他们终身的生活质量。学科的性质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必须负好自己的责任,对学生的一生负责。要做好这样一位语文老师,我们应具备哪些条件呢?一、引领学生精神世界的语文老师必须能高瞻远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过:"领导所想到的是明天,而领袖们所想的是后天。"作为精  相似文献   

3.
<正>相信我们每个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知道,每个班都有"好生"、"差生",无论你身处何地。大部分老师都会在心里给自己的学生贴上标签,哪些学生是班里的"尖子生",哪些学生是班里的"中等生",还有,哪些学生是给班级拖后腿的"差生"……老师们对这些了如指掌。当然,差生与好生的待遇相差很多。一、差生与好生的区别待遇一般情况下,老师往往比较喜欢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听话认真,成绩好;而差生成绩不好,常惹麻烦,老师不容易接受。这是当今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生说,他们很想上"开心的,长知识的语文课",不少学生从心里喜欢语文课,可为什么语文课却让他们"想说爱你不容易"呢?谁动了语文的美丽?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呢?怎样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丽?让他们热爱母语,把阅读当作自己的兴趣、习惯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知任重而道远。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也作了一些思考。一.唤醒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信力和自豪感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  相似文献   

5.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为学生打开探索之门呢?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备好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独特的美感与教师独特的魅力感染学生,创设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说了算",即让学生先"说"后"计算"很有好处.让学生"说了算",能真正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说",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未掌握,哪些掌握得好,哪些掌握得还不够好.  相似文献   

7.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8.
黄玉兰 《时代教育》2007,(6Z):75-7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辛勤的老师把自己一生积累的知识‘、做人的道理传授给了他的学生们,为世人所称道。笔者认为,为人师者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独立学习。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说:“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活化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之中去。”知识不断更新.要适应时代需要,也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老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笔者将多年教学之点滴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我们的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要发生改变,要从"教师如何教好语文教学内容"向"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转变,而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进行评价。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如何实施语文课堂评价。一.语文课堂评价要生动在课堂中,我们要针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生动、巧妙的评价,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更有效、更认真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让我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一个无痕的境界。比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学的精髓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要明白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什么,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教会学生。说白了,就是怎样使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而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并且利用语文知识武装自己。形式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牢牢把握住本质,老师的"教"才不至于是无用功,学生才会学有所获。我们要通过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讲"有些偏见,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讲"就是"注入式",是"灌"的同义词。有的学校干脆规定每节课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更有甚者认为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一味地由学生自己"读",自己"讨论",再由自己编几段课本剧,来几个花样。一般说来,"讲"可能成为"灌",但不等于"灌",关键在于讲什么,怎样讲。教师的讲在学生阅读课文、接受语言信息,形成思想和能力的过程中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我认为很有必要研究一下语文教学中的"讲"。如何努力提高"讲"的质量和实效?首先需要明  相似文献   

13.
<正>写出好的作文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怎样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却是老师最头疼的事,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呢?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只注重对评改方式、评改方法、评改内容等的探讨,而忽略师生关系在作文评价过程中的影响。作文评价这一媒介对学生作文应起着怎样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应建立怎样的关系?我们认为,语文教师要变传统的作文评价"主——客"关系式的评价为"我——你"互动式评价,从而实现"我"的解放,让学生作文真正反映内心世界,表现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15.
陈忠 《广西教育》2013,(6):7-7,26
传统的教学评价存在重甄别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素质、重师评轻自评等问题。新课程实施后,对学生的评价有了新的发展,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多方面潜能发挥的评价体系。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如何对学生实施评价?评价又应遵循哪些原则?现结合笔者工作中的一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但是"作文不好教"却是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是"用我笔写我心",而是围绕着教师的思路来写作。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表达的阵地。学生只有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文字与情感的诉求,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作文教学。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个性化作文"的概念。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学生需要怎样的数学课堂?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存在着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太依赖课本例题教学,无论例题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是否接近,仿佛把例题教透就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时往往欲速则不达。另一种是教师把自己的思考过多地"移植"给学生,殊不知教师"成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喜欢的学科,成绩一般都比较高。教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农民对待土地,庄稼长得好与不好,全靠农民怎样处理土地。学生学得好与不好,全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指点方式;教师是“唯我独尊”还是真诚平等?在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9.
<正>人们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极其重视教育改革,而语文教学成为了最为受关注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环节是作文教学。我思考着:大多数从事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一线老师也许会感觉到:学生最厌烦写作文。老师们最头痛的问题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那么我们就得深入思考:应该怎样做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写作兴趣?我根据自己多  相似文献   

20.
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想要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保证,课前准备显得更加重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们备课时的立足点不再是"我想怎样去讲这堂课",而是已经转变成了"我的学生们希望我怎么去更有趣地讲这堂课"。本文将立足于笔者自己开展过的一节公开课,试探究教师们在备课时应更加重视备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