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林黛玉的一生及她在贾府生活时寄人篱下的心理感受和具有与黛玉相似命运的女子来说明林黛玉这一"弃女"形象,并从社会、经济、性格、身体状况等方面探究其被弃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古代社会婚姻中男女的不平等地位并不必然导致女主人公的被弃。男主人公并不具备“二三其德”的主客观条件,因而也不是女主人公被弃的直接原因。男女主人公婚姻的非法性是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水的联想     
水,最容易让我联想到的就是女子,而女子和水联系在一起,又最容易联想到如水的爱情。是的,今天就让我来写一个有关水和爱情的话题。记得《流星花园Ⅱ》里,女主人公最爱的是海.她说海能够让她忘记一切烦恼,在被爱情弄得满身疮痍后,她躲到了海边。而这个女主人公就是众所周知的“今天被踩倒了,明天又会站起来”的具有“杂草  相似文献   

4.
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她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和宝玉之间的爱情最终成为一场悲剧。她的悲剧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刘鹤 《华章》2011,(13)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不朽之作.她的成功在于对女主人公斯嘉丽情感的真实写照,塑造了一个独特人物形象.小说主要描写的美国南北战争时一个女性的成长经历.主人公斯嘉丽既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拥有许多少女的共同特征:热情、开朗、纯真、浪漫,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面对环境变化,表现出她的坚强、勇敢、拼搏、自强.本文从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分析了斯嘉丽的性格变化.战前她是一个幼稚、任性的少女,战中经过磨难她变成了一个精明强悍、敢做敢为,但又吝啬贪婪的女人,战后的她经过战争的洗礼她变的成熟干练,更加的顽强,赋予备斗精神.  相似文献   

6.
《陌上桑》、《羽林郎》都是乐府诗歌。《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个美丽的采桑女子,名叫罗敷,诗中叙述了她拒绝太守挑诱的故事。《羽林郎》中的女主人公是个美丽的酒家女子,诗中叙述了她勇敢抵制贵家豪奴调笑的事。这两首诗都用夸张、铺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个类似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歌颂、赞扬了古代劳动妇女坚贞的品质和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两首诗都爱憎分明,感情强烈。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氓》的最后,女主人公一声长叹"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为她与氓的不幸婚姻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一个让女主人公为之私定终身的"蚩蚩"的氓最终选择了背叛,一场让女主人公寄以厚望的婚姻却以失败而告终,造成他们家庭不幸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一、结婚动机女子是为爱而嫁给了氓。这由第一节、第二节我们不难看出。当氓因女方没有给定婚期而生气时.女子马上就"秋以为期"来满足男方:当男方久不见来,女子就"泣涕涟  相似文献   

8.
《诗经·卫风·氓》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刻画出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和美好、氓的丑恶和卑鄙,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社会意义。一、女主人公结婚前后不同情景的对比初恋时,女子对追求自己的男子充满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满以为氓能给她带来更多的情爱和幸福,因此许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然而,事实无情,结婚三载,她得到的却足痛苦和悔恨,“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尽管她爱心未移,勤勤恳恳操持家  相似文献   

9.
《拉帕西尼之女》是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围绕着女主人公贝雅特丽丝的毒性展弃。虽然贝雅特丽丝的身体充满毒素,但是她却拥有一颗天使般的灵魂。在霍桑看来,身体的毒性只不过是一种凡人的幻觉,灵魂的毒性才是真正的邪恶。灵与肉是可以分离的。  相似文献   

10.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主要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她对爱的痴情,对男子的迁就,对婚姻的草率以及自身性格的缺陷都为她的婚姻埋下祸根.对女主人公婚姻悲剧原因的深入探讨,为我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怎样对待爱情婚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将女主人公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探讨她的心路历程。埃德娜追求个性解放经历了三次觉醒,每一次觉醒都将她推入一个新的认识,同时又将她一步一步推入一个背离社会规范的境地。这一过程之所以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归结起来由两种原因导致:其一是外因,包括孩子、父亲和情人的阻碍;其二是内因,即主人公所处的男权社会对妇女的压制。两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了女主人跳海自尽的结局。女性追求独立解放的道路虽然充满曲折,但是《觉醒》的作者凯特.肖邦以及她塑造的女主人公埃德娜勇敢地成为这条道路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男主人公“他”喜欢漂泊与女主人公“她”渴望安定等方面论述他们爱情虽有,但婚姻难实现的本质所在;重点论述“他”右肩三角肌屡次疼痛,潜在原因是因为男主人公爱情伤痕的隐型流露,并穿插论述“她”与徐华北的结合会陷入悲剧深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简·奥斯汀所创作的六部小说,皆以女性为主人公,以婚姻为主题,而男主人公在其作品中充当着女主人公的领路人和道德楷模。该文概述了简.奥斯汀和她的小说,着重分析了简.奥斯汀笔下的男性及其与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作者得以创作出6部取材相同小说的心理原因和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4.
《诗经·葛覃》咏唱了鸟鸣喈喈的自然环境下葛的浓密和茂盛,写到了古代制葛布的劳动过程。诗中所写的自然背景较清楚,最令人费解的是女主人公的身份。古往今来关于主人公身份有后妃、卿大夫妻、贵族女子、民女、女奴、受训的待嫁女等众说。如何理解归宁和师氏是揭开女主人公神秘面纱的一把钥匙。本文在层层分析的基础上推断出女主人公是卿大夫妻。  相似文献   

15.
《诗经·氓》这首诗,有诸多研究文章。大多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位弃妇,自叙了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全过程,深刻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女子在婚姻、家庭中处于被动低下的地位。这些评析,都将女主人公的悲剧归为社会因素所致。实际上,联系当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刘迎晓 《中国教师》2013,(Z1):288-288
张爱玲在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中描写了女子曹七巧,深刻地剖析了主人公曹七巧的情爱欲、生存欲和金钱欲被扭曲后所产生的破坏力。下面我将从性别、人性及社会几个方面解读曹七巧的形象。张爱玲,原名张瑛,她的祖母是李鸿章之女。可到了她父母这一代,家道已大不如前。显赫但又日渐败落的家境,让张爱玲自幼就饱尝人间冷暖。父母的长期不合以至  相似文献   

17.
《诗经·氓》是历代传诵的经典诗作,多年来一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可谓独具特色:有感情的对比,如婚前的快乐与婚后的痛苦;有人物形象的横向对比,如男主人公的背情弃义与女主人公的用情专一;亦有人物形象的纵向对比,如男主人公婚前的忠厚与婚后的无情,女主人公年轻时的貌美与年老后的色衰,女主人公恋爱时的纯朴热情与婚变后的清醒决绝等。  相似文献   

18.
李娃和杜十娘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妓女形象。李娃是唐代白行简创作的传奇《李娃传》中的女主人公,李娃实有其人,是唐代天宝年间长安的一位烟花女子,她抛弃荣华,助其所爱,被朝廷封为汧国夫人。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她久有从良之志,一方面处心积虑积攒钱财,另一方面也在寻觅可托付终身的男人,她被自己所预想的幸福所左右,无奈造化弄人,终以抱财投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李娃和杜十娘一喜一悲的人物命运,既与她们的个性有关,也与各自所处的社会时代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氓》:正反对比 美丑相形 在《诗经》弃妇诗中,《卫风·氓》可视为《鄘风·谷风》的姊妹篇。全诗通过女主人公对自己不幸婚姻的沉痛诉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诗篇紧扣女子内心感情的变化,或叙说经历,或发抒怨愤,或控诉不平,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形成起伏跌宕的艺术结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首章,追叙氓向女子求婚与女子许婚的经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代指诗中男子,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为“自彼来此之民,从民从亡会意”。女主人公的诉说,一开始便落到氓“抱布贸丝”的憨态上;男子第一次向她求婚的情景,清晰地保留在她的记忆里。“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紧接着笔锋一转,便用一正一反的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男主人公“他”喜欢漂泊与女主人公“她”渴望安定等方面论述他们爱情虽有,但婚姻难实现的本质所在;重点论述“他”右肩三角肌屡次疼痛,潜在原因是因为男主人公爱情伤痕的隐型流露,并穿插论述“她”与徐华北的结合会陷入悲剧深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