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苹的濮阳,屹立着一处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书香乐园——濮阳市第十中学。学校分小学部和初中部,三栋教学楼建筑面积25245m2。目前有46个教学班,学生2610人,教职工120人。秉承"归本求真,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弘扬"爱生敬业,严谨治学"的教风、"勤学好问,学以致用"的学风,探索"本真教育"模式,实现"让教育真实的发生,让学生真实的成长,倾听教育最真实的声音"的教育梦想。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濮阳市文明校园、综合实践活动样本校等称号。十中人锐意创新、勇于探索,以奋进的姿态演绎着最本真的教育故事。"三个一切"强化学校管理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以师生利益为本,一切以学校发展为重,一切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原则,涵养本真文化,探索本真模式,不断内化办学理念,提升学校品质。  相似文献   

2.
《青海教育》2020,(5):F0002-F0002
西宁市总寨镇逸夫小学位于总寨镇总北村,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遵循"文化立校、规范治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以"校园有文化、教师有思想、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人人有尊严"为办学目标,着力使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每位教师用心做教育,培育文雅学生,争做儒雅教师,创建逸雅校园,努力让农村孩子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以"六个起来"支撑全校工作。一是信念"树"起来。行为结果齐开花,有信念,有力量。二是支部"强"起来。  相似文献   

3.
当前,受城乡二元经济的影响,农村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生源急速下滑,教师频频调出,学校办学规模日渐缩小,一大批小规模学校在农村骤然出现,学校管理也是困难重重。如何不再让农村教育在教育路上"病痛"地前行,作为学校管理者有责任去思考这一问题,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以求共研。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一所重庆市"领雁工程"示范小学.近年来,在市、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中,重庆市教委让我校先后与四所农村小学结成对子,帮扶共建.工作中,我们以推进城乡学校师资、管理、质量等软实力的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城区示范学校的辐射作用,认真进行以城带乡、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实践性探索,让教育城乡统筹的"红利"惠及城乡结对学校师生、家长,以教育梦助推"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正>优质教育着力培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有个性特长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而言之,优质教育就是让学生享受最满意、最好的教育。农村小学大多数是典型的"全面薄弱学校",如何在农村小学实施优质教育,已成为众多农村小学校长面临的课题。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农村小学优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一、坚持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为学校插上奋飞的翅膀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独到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学的根本。面对底子薄、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念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是创建一流学校的基石。为了探索如何让一所农村学校走出困境,学校探索并实施了"日真教育"理念,整体建构了"日真教育"思想体系,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行为准则,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养整体提升,学校华丽蜕变成一所特色名校,为农村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一种路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7.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破解"二元化"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办学机制,大力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从2010年开始,成安县以倾为打造农村寄宿制学校为突破口,将以前的"麻雀学校"一一"解剖"重组,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实现了农村学校从小到大、从大到精的嬗变,让"小麻雀"变成了"金凤凰",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偏远的农村孩子身边.一所所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资源丰富、管理规范、办学高效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拔地而起,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成安大地,铸就了成安的教育名片,在全市教育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一、布局规划坚持科学发展 寄宿制学校是一顼庞大的、系统的、复杂的民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否则,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上,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大力推行三种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尽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农村小学教育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小学的现状(一)学校布局不尽合理。我国西部某乡镇50人以下的学校有4所,这些学校的存在,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成了制约全乡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寄宿制学校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确实有很大困难,可能会因路途遥远而辍学。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0.
李霞  徐吉志 《四川教育》2007,(10):10-11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1.
刘军 《四川教育》2007,(10):13-13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2.
钟发全  陈明 《四川教育》2007,(10):11-12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3.
钟乐江 《四川教育》2007,(10):10-10
曾经在一所学校采访,一位教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如果校长把教师当牛,我们就要拼命争取做人的权利;如果校长把教师当人,我们就会死心塌地地做牛。可见,不同的管理理念产生的管理效应是迥然不同的。"师本管理"的着眼点在人,在这一管理理念下,教师不是学校这盘棋上被随意摆布的"棋子",而是主动实现学校管理战略、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关爱人、激励人、成全人,唤醒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达成学校发展目标。进行"师本管理",有的校长始终把教师放在重要位置,并通过一系列管理举措来凸显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切实感觉到"我很重要",并产生心理认同;有的校长和教师一起酝酿、构建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此凝聚教师,形成团队合力;有的校长将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让教师在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获得对教育的良好体验……进行"师本管理",要让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要打破学校"壁垒",构建"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流动,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吸纳多元学校文化,扩大教育视野,从更高、更广的层面去认识教育,进而改良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学论坛》2009,(10):72-75
当前,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大力优化农村学校硬件建设的情况下,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否高枕无忧,还存在哪些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此,成都市金堂县教育局教育发展研究室组织部分农村校长,针对农村学校管理、师资、学生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突围办学困境,求解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教书育人》2015,(8):2
黄祖顺,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获得城阳区劳动模范,城阳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9年6月开始,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努力把西方教育理论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结合起来,用教育家的智慧与气度管理学校,经营学校。积极构建和谐发展教育模式,确立了"让校园充满成长气息,让师生体验成功喜悦"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和美致远、润泽日新"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我校以"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正人为旨、成人为乐"为办学目标,全力营造学生发展的温馨教育,让一所不足千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迅速发展成拥有一千五百余名师生的特色学校。我校先后被评为张家口市"五星级学校"、"花园式学校"和"优秀学校"。家长送锦旗称赞:"倾情农村一方教育社会称颂、培育全乡万千学子百姓放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大力优化农村学校硬件建设的情况下,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否高枕无忧,还存在哪些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此,成都市金堂县教育局教育发展研究室组织部分农村校长,针对农村学校管理、师资、学生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突围办学困境,求解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育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除依靠投入可以改善的硬件外,农村学校主要弱在师资和管理。为办好农村教育,让每个孩子“上好学”,享受幸福教育,我们确立了以城带乡、扩优扶弱、城乡互动的思路,把校长、教师作为促进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扭紧校长、教师、管理这三个关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职业学校。随着教育市场进一步开放,农村职业学校所面临着的困难越来越大。1998年,我担任学校常务副校长,面对学校的发展,我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三个满意,即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学生满意,这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但是,在数十  相似文献   

20.
马进 《江苏教育》2023,(6):87-88
农村学校基于自身特点,实施课堂美育、活动美育,将审美教育、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以审美精神引领学校课程改革和育人实践,探索性地构建以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主体形成的美育实践圈,逐渐形成农村美育的能量场,让农村学生的生命发展贴地而行、向美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