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材内容《九寨沟》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四年级上册49-52页。教材分析课文以生动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课文层次清楚,语句清新,词藻华美,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知道九寨沟是个充满诤情画意的人间仙境,那里的人与动物和睦相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的难点是背诵课文3-5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九寨沟早已闻名中外。这篇课文不长,作者仅用549个字(包括标点符号)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九寨沟的自然风景和珍稀动物,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文字优美,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快速复制的方法;熟练掌握复制、翻转等技巧。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在画图中综合运用复制、翻转等技巧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文字阅读、图片欣赏和绘画,进一步领略九寨沟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热情介绍:尽享现代城市文明之后,我们将远离城市的喧嚣,乘坐热气球,去拥抱美丽的大自然,领略神话般的奇山异水。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四川省的九寨沟风景区。快言快语:九寨沟?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热心提示: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境内,海拔2000米~3000米,因沟内分布  相似文献   

5.
梦幻九寨沟     
走进九寨沟,好像走进了人间天堂。九寨沟的美,主要体现在水的柔美、山的壮丽以及与周边环境共同形成的原始古朴的意境上。整个九寨宛如一部交响乐,演绎着“山含情,水含笑”的自然情怀。因此,欣赏九寨沟的美,是要去看,去听,去品味的。漫步九寨沟,仿佛置身于天然画廊之中,人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所有的烦恼和不安。那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仿佛都有了灵性。它们好像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将人们完全吸引到大自然的怀抱里,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水,是九寨沟跳动的精灵,是九寨沟美丽动人的源泉。这里的水从雪山走来,经过百折千…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词。3.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课文语言的描述,结合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感悟九寨沟童话般的神奇和美;背诵第三自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理解最后一节在全文中的作用。②过程与方法:用校园网、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了解九寨沟的神奇、迷人,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九寨沟的美景进行介绍。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对语言材料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渗透环保教育。教学重点:通过课文语言的描述,结合图片、录像等辅助手段、感悟九寨沟童话般的神奇和美,背诵第三自然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感悟第三自然段课文中语言的美与景色的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8.
且行且思     
梁靖 《教育文汇》2006,(1):56-56,55
暑假游览了风光旖旎的九寨沟,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寄情于山水之间,不仅让我放松了身心,也让我思考着许多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导游解说与教师讲课走出机场,登上旅行社的大巴,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我们祖国有许多风景名胜,九寨沟就是其中最令人神往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九寨沟。(板书:九寨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10.
张思益 《辅导员》2013,(21):49-49
暑假,我们一家人来到了驰名中外的“童话世界”——九寨沟。“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察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永远的主题,永远的灵魂。这里的水多彩,但义极为清澈,真有种“树在水中生,水在林问流;水在云上游,鸟在水底飞;此处胜仙境,人在阃中游”的感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着每个游人,多彩的景色加深了我对美丽中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人间仙境九寨沟,是一处美丽迷人的风景名胜,也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个童话世界。在那里,世世代代流传着神奇动人的传说和美妙无比的神话故事。最著名的一个神话故事是关于那些奇特的湖泊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九寨沟和其他地方一样,干旱贫瘠,缺水少树。男神仙达戈与美丽的女神仙沃诺色姆相爱了,达戈揽九天风云为心爱的沃诺色姆精心磨制了一面镜子,准备送给心上人梳妆打扮用。想不到女神仙沃诺色姆因为激动而在接镜时失手,使宝镜从高空落下,摔成了118块碎片,散落在山沟谷地,变成了118个被人们称为“翠海”的彩色湖泊,从而形成了九寨沟最美丽…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是人类祖先和大自然的杰作,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黄龙风景区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与九寨沟毗邻,是由众多雪峰和冰川组成的山谷,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3.
《九寨沟》介绍了我国四川的游览胜地九寨沟的自然景观、珍禽异兽,文章语言镌美活泼,是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典型材料,现摘录两位教师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宛如、瀑布”等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第六单元中,我们已经浏览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美丽大公园式的颐和园,今天我们在一起走进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九寨沟,看看那里的迷人风光.  相似文献   

15.
九寨沟魅力     
金秋时节,我慕名游览了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九寨沟是我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据介绍,九寨沟风景区的景点分布在呈“Y”字形的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沟内。沟内保存着古老的原始自然风貌。在这里到处可见树木葱茏的山、清澄明净的水、多姿多彩的飞瀑和被称为海子的各种形态的高山湖泊,在大自然神工组合下,造就了如诗如画的奇幻景观。游览观光,步步是景,步移景换,原始的天然风光,显尽迷人的魅力。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么,38当我们观赏了九寨沟之…  相似文献   

16.
能画! 能画?     
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教学《九寨沟》一课,在引导学生感受描写九寨沟美景那一段时,教者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在脑中出现九寨沟的情景,然后把想象到的画出来。结果,大部分学生面露难色,不知从何画起。无独有偶,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第二段时,也采用了这个方法。他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笼罩在山头”和“缠绕在半山”的云雾的样子,然后把想象到的画出来。结果学生兴致盎然,很快就画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徜徉于自然之中,赏那大海惊涛,听那叮咚小溪,品那甘醴泉水,望那春夜喜雨……爱看涨潮时的波浪,心中念着近一点,再近一点,有一种对冲破的期待。在大自然各种百变不厌的风景中,吾独爱水。亦或是赏张家界那与山相辉映的美,亦或是品九寨沟那五彩缤纷的美,  相似文献   

18.
写在前面:长这么大的我,还没出过四川。记得最远的一次就是游九寨沟时到过四川边境松潘,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在那次旅游中,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没有学业的困扰,只有几个同学结伴而行,那是一次真正的游行。读了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禁感慨,便用拙笔记下那次  相似文献   

19.
正当我们为印度洋大海啸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而惋惜、而奉献、而反思的时候,今年第一期的《环球》杂志竟然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著名科学家何祚庥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这篇文章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而就我所知,我们人类的早期恰恰是敬畏大自然的。这在我们传说中有很多记载。像二郎神就是守护神,现在去九寨沟的路上有川主寺来敬奉。只是到了我们人类制造了工具,有了一些发明之后,才不知天高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九寨沟方言文白异读进行研究探讨 ,说明九寨沟方言古今语音的差异及古音在该方言中的存留情况。九寨沟语音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