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倒退二十年,中国还是一个媒介稀缺、信息稀缺的社会。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台电视机,都会让左邻右舍羡慕得不行。可是到了今天,电视机已经成了寻常百姓的家常用品,有的家庭甚至有两台、三台电视机,而且可能是液晶的。更让二十年前的人难以想象的是,当年一票难求的电视机如今是随处可见——从车载电视到楼宇电视,从地铁电视到机载电视,从广场电视到电梯电视,甚至躲都躲不掉,想不看都不行。这种从渴望看电视到被“强制”看电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美国最近推出电视“黑盒”,用电脑控制电视机,使儿童不能随便去看电视。电视机的普及在国外已有半个世纪。仅以香港而言,已有超过95%的家庭有电视机。但是电视机在许多家庭又有“留级机”之称。以英国为例,英国儿童每日看电视时间平均超过  相似文献   

3.
一、现在是出版高清视频出版物的最佳时机1.现阶段市场上高清产品为零现在高清平板电视机和可以播放高清视频的电脑已经越来越多,人们早已不满足看标清的内容。但是,即使网络上有免费的高清资源下载,高清产品仍然难以获得快速发展,理由很简单———高清资源太大,下载太慢。网络  相似文献   

4.
刘峰 《视听界》2004,(2):32-34
电视是20世纪人类一项了不起的科技发明。有了它, 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加快,文化娱乐内容丰盈,人们的精神生活富足起来。但是,人们一方面享受电视,离不开电视,一方面又憎恨电视。据《环球时报》报道,2003年12月12日,意大利发起了至少有40万人参加的“不看电视运动”。发起者称,电视垃圾使人们疏远了传统文化,人们应当去剧院和博物馆,而不是每天在电视机前浪费4个半小时。又据美联社2月2日报道(见2004年2月6日《参考消息》)纽约州库珀斯敦的16所幼儿园开展了一次少看电视的活动”,“孩子们会因不看电视而受到鼓励”,有调查认为此举“可以(让孩子)从幼年开始改掉这种(看电视)习惯”。另据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称,也将在2004年早些时候发起“关机日”活动,让民众走出客厅,享受一天无  相似文献   

5.
电视媒体是视听兼备的传播工具。在电视节目中虽然有能听到的声音,但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元素还是画面。人们常说看电视,一个“看”字,非常准确的把电视的传播特性概括了出来。电视是“视”的天地,“画”的世界,事实无可争辩。任何观众在打开电视机的同时,他们的目光就自然而然的投向了屏幕,期待着图像的显现。电视对受众来说,“看”是最原发的动机,是第一行为,“听”是第二行为。电视的传播过程,就是受众“看”的过程,也可以说电视对受众就是“看”的需要和满足。  相似文献   

6.
沈治中 《视听界》2010,(2):40-4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一大批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与电视渐行渐远。研究显示,30%的年轻人是通过网络看电视或者是不看电视,每周上网的平均时间是16.2小时。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与其想办法把观众拉回到电视机前,不如顺立时代发展的潮流,借助自身主流媒体高公信力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美国最近推出电视“黑盒”,用电脑控制电视机,使儿童不能随便去看电视。电视机的普及已有半个世纪,以香港而言,已有超过95%的家庭有电视机;其中不少家庭还不止有一架电视机,以人口平均计算,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但是电视机在许多家庭中,又有“留级机”这个不雅之名,事实上此种情况,在世界先进国家都存在着,以英国为例,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儿童每日看电视时间平均超过两小时,在许多采取自由开放式教育的国家,留级制度已不存在;但是儿童成为电视迷之后,学习成绩必受影响,则无可置疑。在50年代,多数电视机设有摺合式“荧闸”,并可上  相似文献   

8.
……“梨园春”节目办得好 ,改版前不错 ,改版后更好 ,但就本人而言 ,最喜欢的节目是戏曲擂台赛和名家名段欣赏。因为期期都有新面孔出现 ,不但使戏迷们大饱眼福 ,精神振奋 ,而且对弘扬戏曲艺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南阳市水利局陈明哲……“梨园春”刚开播那阵 ,我们家为争电视差点生大气 ,我爹要看“梨园春” ,我儿子不愿意 ,结果俺爹把电视机一关 ,拿着遥控器走了说 :“不叫我看 ,你们谁也看不成。”气得我们直瞪眼 ,在他的强制下 ,俺全家现在居然都成了“梨园春”的戏迷了 ,不知道这个节目咋这么带劲……———漯河市舞阳县王铁柱…  相似文献   

9.
有位观众写信给一家电视台的新闻部,信中说,“我啃了几年窝头,省吃俭用才买了架电视机,可买回来却在听广播”,含蓄而又尖锐地对电视台播发的口播新闻缺乏可视形象的现象提出了批评。从这来信中,我们不难看出群众购置电视机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为了能看,而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创办之初,恐怕谁也没能预见到4O年后的今天,中国电视事业竟是如此的繁荣、如此的火爆.40年的光景,中国电视就从传媒中的小弟弟的角色,跃居榜首,成为中国第一大传媒。如今,就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也不会再把电视台误认为是电话局(这在电视创办之初是常有的事).拥有3亿多台电视机的中国再不会有人把电视机视为"红宝石"(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机的牌子,当时北京仅有几十台)那样珍贵的物件了.电视已经融人了中国百姓的生活,看电视已被中国百姓视为同柴米油盐同等重要的事情了.也许电视台的年轻人,从一人台看到的就…  相似文献   

11.
家里添了电视机,的确有了许多快乐.刚开始那阵,一家人早早坐在电视机前,守着看一个个节目.渐渐地,我就有了“累”的感觉.我的业余爱好是“爬格子”,看电视的愿望是多欣赏一些好的文艺节目,尤其想看看电视剧.可许多时候,我眼巴巴坐  相似文献   

12.
打开电视看书报刊——通过普通家庭已有的电视机终端接收电子书报刊、音像制品等电子出版物,这是新闻出版产业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及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为人们描绘的新景象。8月9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网络媒体成为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媒体创造了条件。当大多数中老年人还守在电视机前欣赏电视剧的时候,上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电视剧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电视机的依赖越来越小,传统的晚间看电视剧的娱乐休闲方式悄悄改变。网络时代的媒体技术融合使电视剧受众分化,进而使电视剧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所说的网络剧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在网络上看到的电视台播放过的电视剧,另外一种是专门为网络制作、通过互联网播放的视频作品,是一种网络与影视艺术相结合的新兴艺术品种。从本质上看,前者只是把网络当作电视信号的接收终端,在网络上看到的电视剧和在家里电视机上看到的电视剧并无不同,因此,这里所提及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5,(1)
今晚我们看什么?冶思电视台的节目尚无多少丰富,电视机的频道已先丰富起来。有人说:"这下好了,看电视的选择余地大了。"但实际上,面对着几十个频道的旋扭,老百姓们倒不见得有多兴奋:"还是没哈看呀!"有困惑的不只是观众。面对着没有一部片子能使人从头看到尾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现状研究数字电视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收看丰富多彩电视节目的需求,还把普通电视机变为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让  相似文献   

17.
说来也是文人一癖,老大的一把年纪,既不征婚,又无可能被人征,却极爱看报刊上的征婚广告。广告有广告语言的特点。比较起来,新闻语言在简单、明快、突出特色、引人注意上,不如广告。打开电视机,看完联播以后,看几个商品广告,总有耳目一新,“换了人间”的感觉。新闻是要吸引读者、要起宣传鼓动的作用的,但若撇开内容,只讲文字和语言,新闻和广告比,真的要“败下阵来”了。广告的作用,在于掏人家的腰包,如果不是说得极动听,谁肯把钱松手呢!征婚广告,多则上百字,少则几十字、十几字,  相似文献   

18.
有人把学业成绩的下降、犯罪率的上升,参加大选投票人数的减少、婚前发生两性关系及通奸率的上升、家庭生活的解体及离婚人数的增长等统统归罪于电视。这种看法不难理解。因为,电视走入人们的生活已有40多年,如今它已成为常见之物。在美国,几乎家家都有一台电视机,平均每天每户看电视的时间为7小时。在美国,从挣扎在底层的穷人到最有权势的富人,人人都能看到电视。电视的历史那么久、使用范围那么广,在此阶段美国社会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难道人们还没有理由说,电视是促进美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主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们怎么看电视?虽然在很多家庭的客厅和卧室里,电视机仍然固守着其传统的位置,但已经有年轻人在用电脑观看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在不少城市,电视节目已经从家庭的私密空间走到了公共空间,公交、地  相似文献   

20.
于静 《新闻爱好者》2012,(16):82-83
还记得几十年前我小时候在家看电视的场景,家属院儿里但凡有一家先买了电视机,邻居们每到晚上就自掂一个小板凳,从四面八方来到有电视机的这家,热热闹闹地坐一屋子,全都仰着头盯着眼前那个小小的电视屏幕,当然,没有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