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探析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与班委会的关系处理问题,学生党支部工作周期短问题,新校区党建工作指导力量薄弱问题以及进一步创新党支部工作机制问题等当前影响“支部建在班上”工作成效的四个问题,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支部建在班上”这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性模式的更有效实施提供实践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当前,各高校都在开展“把支部建在班上”的研究和实践.由于学生党支部的存在时间不长,其发展规划问题不同于较为稳定的教工支部等,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加强,大学生中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但同时学生党员队伍的较快发展也给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支部建在班上”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4.
党支部建在班上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党支部建在班上工作出现了若干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学生班级建立党支部,普遍存在着低年级正式党员数量少,达不到成立支部的要求,学生党支部书记或支委领导能力不足和开展支部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文章基于推进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党建工作模式,巩固党在大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大学生中的信任、忠诚和热爱程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五项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原来的党支部组织机构设置和党建工作方式,已经制约了党的工作在学生中的开展.根据高校改革和发展需要,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形成立体化、交互式学生党支部网格化建设,坚持把"支部建在班上"作为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的主体,创新学生党支部设置模式,实现党支部网格化建设,是解决当前学生党建工作尤其是党支部活动方面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支部建在班上 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党建工作的加强,大学生中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新成果,但同时学生党员队伍的较快发展也给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支部建在班上"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徐家林 《教育与职业》2007,(33):116-11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高年级“支部建在班上”。这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它是基于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在继承中的创新,同时也给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联系广大党员和学生的纽带。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设置大多沿袭母体高校党支部设置模式。以纵向为主的专业、年级模式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党支部的不稳定性、学生党员数的不均衡性、学生党建工作的不相融性。以横向为主的"支部建在班上"的班级模式也出现影响班级工作、党建工作滞后、管理人员缺乏的问题。"一体两翼"模式不仅破解了独立学院党建工作难题,创新了党建工作机制,而且缓解了管理人员缺乏的矛盾,增强了支部稳定性,明确了班级组织中的复杂关系,给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工作机制,将会促进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落实中组部以及校党委“关于加大组织发展工作力度,把支部建在学生班上”的指示精神,今后一个时期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全盛时期,把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进步和“三个代表”结合起来,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又一全新方式。  相似文献   

11.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2.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16.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千谒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应用文体,从应用文的实用效果来看,这种文体的真正成熟应在宋代。本文通过三苏的干谒文,兼与唐代干谒文的比较,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三苏干谒文的成功之处,即构思纡徐婉曲,曲折往复;自我展示,恰如其分;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相似文献   

18.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9.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