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心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心”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育者把爱心情感投入到被教育者身上,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心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其反应,学校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更是思想品质形成阶段的教育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若对学生充满爱心,富有感情,教师的教育就能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效应;否则,教师态度冷漠,就会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障碍,甚至是意识上的障碍,即使再好…  相似文献   

2.
有爱心是儿童成长期的奠基性品质,爱心教育是“情感教育”“和谐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健康人格,这是一切教育最基本、最重大的原则.一个失去爱心情感的民族,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发展,故此,中国教育应当反思学校教育中种种非爱心现象,清理对爱心的各种误识。苏霍姆林斯基生动的育人故事,对于审视新世纪中国学校教育的改革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4.
唤醒师德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还要有完美的品格和模范的行为,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一、有爱心有爱心是师德的核心,是教师必备的情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只有从心底萌发出对学生的爱,才能迸发出授课时的激情,才能转化成教学活动中的不竭动力,对待学生的仁爱,以及教育学生时的谆谆教诲。没有爱也就没有动力,如果教师仅仅把教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在育人过程中没有倾注爱的话,教育质量是难以想象的。教师面…  相似文献   

5.
《宁夏教育》2013,(6):79-79
1.“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爱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心具有浓厚的情感,爱心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怀中。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要“爱满天下”。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心是教育的基本条件,也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教师之爱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高尚的、负责的、道德的专业意识、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它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倾注到培养人的事业中,是教师职业情感的灵魂。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应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全面掌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用爱心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 ,而情感又是最容易交流和传递的 ,实践证明 ,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以师生的情感为基础 ,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就是说学生感到教师亲切 ,才敢于独立思考 ,才敢于交流思想 ,才敢于无所顾虑地质疑问难。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情感教学。放飞情感教学的信鸽 ,用自己的爱心去赢得学生的心 ,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扶植学生的学习信念 ,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学相长”的思想 ,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在实践教学中 ,“教学相长”就是一种和谐教学 ,只有真心热…  相似文献   

9.
热爱学生是教师自发的道德情感,蕴藏巨大的教育力量.爱心耐心原则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在当前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思考如何向学生更好地传递我们的爱心,体现教师的耐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冯家芬 《广西教育》2005,(1B):85-86
“情感教育”与“法治(班规)教育”的互动是打开班级管理之门的金钥匙。作为班主任,在学生中有三种威信:权力威信、能力威信、情感威信。其实情感威信就是爱心,爱心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同事之间的友爱。那么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在负责学校办公室工作中,向不少教师学到了关于如何教育疏导后进生的丰富经验,仅将其中最深刻的点滴记录于后。1.具有一颗爱心这是不少优秀教师对待一切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凡具备这种思想感情的教师,他们的“爱心”天平是公正的,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父”或“母”的爱心,从不歧视后进生,因此其教育效果就不同凡响。2.不持一概否定的态度优秀的教师,他们在转变后进生时,只是寻求他们的闪光点。他们认为:任何落后的东西都有其先进的一面,差生也概没例外。3.不忽略细微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古之名言。不少人的变质、变坏,…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其中教师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更是当务之急。 这里讲的“教师道德素质”主要指的是应对学生有一颗充满真诚的爱心。语文教学的一些弊病不都是因为教师业务水平低造成的,很多是因为教师对孩子缺乏起码的爱心。如果在语文教育中充斥着冷眼、责骂和各种各样的惩罚,我们怎么能够期待语文教育是真正深入学生心灵的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呢?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他君子。”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只有奉献爱心,才能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点燃学生自尊。自强、求知、进取之火。那么,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如何奉献爱心呢?1.对学生奉献爱心要有科学的理智,爱而有格,严而有序。真挚的爱心、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学生看来,教师的拳头和辱骂,表达的感情不是爱,而是恨、是厌恶。但是奉献爱心不是溺爱、偏袒,而应定严相济,爱而有格;对学生的爱必须有利于…  相似文献   

14.
王波 《教育艺术》2009,(6):62-62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德”放在了首位,肯定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16.
韩恒顺 《教育》2010,(5):54-55
在当今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界,.“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成为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明文规定:在教育教学中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一旦有教师对学生略施惩戒,社会、家长、媒体、教育主管部门就会群起而攻之。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它真正体现了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精神。教师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带着一颗爱心,充分信赖学生,坚持正确评析,才能真正实施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19.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0.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