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的《历史教学大纲》规定:“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节为学生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本单元复习的重点是:凡赛尔-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扩张。绥靖政策。考查主要侧重于对具体历史概念和知识点的考查。本单元与其他历史时期综合联系的题目较多。特别是有关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张文江 《考试》2014,(3):58-62
<正>有关周年大事记的历史知识在2013年的历史高考中屡见不鲜:如江苏卷第23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史实(2013年为罗斯福新政实施80周年)、全国卷第32题考查了欧盟的起源(2013年为欧盟成立20周年)、福建卷第41题C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题考查了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2013年为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基于此,结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标要求")搜集了部分跟2014年有关的周年大事记并整合一些典型例题加以巩固。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与“3+2”历史单科考试相比较,文科综合卷历史学科的试题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从命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看,高考文科综合命题均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另一方面,从命题的内容和形式看,综合卷考查的知识,不再顾及知识考查的覆盖面。据统计:综合卷中实际考查的一级标题的覆盖率仅为44%,  相似文献   

4.
本阶段的试题考查多集中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20世纪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上,在复习过程中应侧重于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模式两种现代化模式,以及两种现代化模式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叶为兵 《高中生》2009,(12):43-44
世界近代现代史的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历史.所以每年高考都会考到美国史,所谓“无考不‘美’,无‘美’不考”。如2008年高考四川延考区文综卷、江苏历史卷、宁夏文综卷、广东历史卷、全国文综卷一出现的美国史相关知识考题较多。2009年高考广东历史卷、海南历史卷、江苏历史卷、上海历史卷、安徽文综卷、北京文综卷、福建文综卷、全国文综卷二、山东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出现的美国史相关知识考题较多.尤其是与时政热点相关的“罗斯福新政”知识考点考查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指导意见》以及人民版必修二教科书的编排看,三者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的处理是一致的。它们均强调、突出其在资本主义经济自我调节机制上的创新——实现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转变。教学实践中,“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的操作流程一般是以一定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新政的政策内容,再归纳出其特点(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和往年一样,罗斯福新政依然是2008年历史高考的重点之一。综观各套试卷可知,以此为考查内容的题目,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视角发生了很大变化。与过去的题目不同,今年的题目超越阶级斗争史观的视野,跳出罗斯福"为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而推行新政等传统观点的束缚,要求考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资本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关系等四部分在近几年高考中均出现过。其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命题几率较高,一战后的国际关系、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美德日处理危机的方式是命题的重点,尤其是罗斯福新政,近几年来多次成为命题的切入点。对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同学们还应从现代化模式的角度来认识苏联斯大林模式、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罗斯福新政。另外同学们还要注意中外历史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关注时事热点。  相似文献   

9.
“罗斯福新政”在世界现代史上极具重要意义,但是学界对于新政的评价呈现出纷繁芜杂的状态。那么高中历史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分析和处理新课程实验教材中的《罗斯福新政》呢?一、建构知识体系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的单元要求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这一课居于承上启下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考点是新课标地区高考命题的高频区域,复习本考点关键要把握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新政的各项措施对美国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要注意罗斯福新政的借鉴意义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示;要联系现实热点,以金融危机、就业、诚信、社会福利等问题为切入口,将本专题内容与金融、民生等问题联系分析;运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注意将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进行比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以下我们从多视角来复习本专题.  相似文献   

11.
罗斯福新政是初中阶段历史教科书、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在以罗斯福新政为个案的研究中,通过梳理新政在百年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比较中美教科书对同一主题描述的异同以及展示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探索性成果三个方面,对新政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期对教科书中世界历史内容的编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外改革史是近年来中考考查的热点和重点。从考查内容上看,命题点比较多,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为主;从能力要求上看,侧重考查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点梳理】一、管仲改革1.时间:春秋时期。2.人物: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3.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4.作用:齐国国富兵强。  相似文献   

13.
陆正军 《新高考》2008,(4):18-21
从近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国际关系是必考内容,并且常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设计学科内综合或跨学科试题,比如,在2007年的高考中,全国文综卷第39题和北京文综卷第40题结合贸易摩擦这一话题考查对外开放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知识,重庆卷第39题以中非贸易为话题考查对外贸易和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四川卷第39题围绕中俄、中韩贸易考查对外贸易、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既是美国历史上的大变革,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历来是教学的重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罗斯福新政归人“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专题,对其认识只限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从宪政文明的发展来看,罗斯福新政是在美国宪政框架内实行的改革,是宪政影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5.
陈玮 《铜仁学院学报》2006,8(3):15-17,35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最深刻、最广泛、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面临严峻的选择。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最终把美国引出了经济萧条的死胡同,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影响,史称“罗斯福新政”。本文拟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成效及其意义和历史地位几个方面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2000年吉、浙、苏高考文科综合卷中有一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据此回答1~2小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界一般都视1929—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对应,将罗斯福新政视为富兰克林·D·罗斯福和他的政府为应对和解决严重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总和,即罗斯福新政为经济新政。现在看来,这种观点虽有其道理,但存在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缺陷。实际上,无论是大萧条,还是“新政”,都远比我们以往说的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8.
【典型活动探究及学法指导】 1.抓住一条主线 本考点包括“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三课内容。我们在学习时应抓住“罗斯福新政”这条主线,从罗斯福新政前——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9.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  相似文献   

20.
吴举宏 《中学理科》2005,(3):47-48,45
【考点聚焦】由于“微生物营养与代谢”的内容是高三选修教材中的知识,因此本部分内容纳人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的时间不长.再者,近年来高考也不再是“一卷统天下”.因此这部分内容也只是在新课程实施的省市试卷中出现.如,2002年新课程卷第6题考查了大肠杆菌的乳糖代谢调节的内容;2004年北京卷第1题考查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区别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