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了“开放性问题”。据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开放式教学,这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收到积极的效果。一、用开放性问题作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的产生则在于触发学生思维动因。因此,在知识的引入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营造或悬、或疑、或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内驱力。例如,在引入“圆的面积”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将同样长的几根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然后再让同学们猜…  相似文献   

2.
李春芳 《物理教师》2000,21(3):14-16
1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把握准提问的类型 根据提问的目的和作用,课堂提问有以下几个类型.1.1激励式 这类提问适用于新课或新教材教学的开始,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此时要善于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处设疑;在人们司空见惯而又不被注意的事物或现象中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思维冲动;也可用将授的新知识,快速给出旧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惊疑中急于探个究竟;也可设置悬念,逼人期待,催人进击.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一开始就提同:一根直筷子,斜插入一碗水中,为何成了“…  相似文献   

3.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往往是由一个好的问题开始。在讲幂的乘方这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他们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兴趣高、效率也高。质疑的同时,他们还能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具有引入课题、介绍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等作用。高中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因此,引入的方法,因教学知识的不同、学生基础等不同方面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迅速使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新课的开始,学生受好奇心驱使,学习劲头较足,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好奇心,使其转化为真正的求知欲,所以必须重视新课的引入。巧妙地、艺术性地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考方向。新课的引入方法很多,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7.
开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引入新课",是教师在每一节课开始时对学生讲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入虽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但是对一节语文课的成功却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好的引入可以安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  相似文献   

8.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适时适度的设疑 ,巧妙的设疑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求知欲 ,开拓学生思维 ,提高教学效果。  一、新课设疑  导入新课时设疑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思维活动。例如 ,在教学“圆的知识”第一节课时 ,我是从现实生活中最熟悉的例子来设置疑问 :“车轮为什么不做成正方形或三角形的而做成圆形的呢 ?”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对圆研究探索的学习兴趣 ,由此导出课题引入新课。然后我说“从今天开始 ,我们将要比较系统地研究、学习圆的有关性质及其应用”。  二、教材重难…  相似文献   

9.
1设置悬念 启动思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引入新课时巧妙设悬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引入氢氧化钠时,做一个小魔术:用滤纸做一朵小白花.喷上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将小白花放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立即变成了一朵小红花,学生感到惊奇之时,教者不失时机地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0.
学贵质疑方始为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学的重要的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强,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是反映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概念,才能运用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求知欲和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动力。因此,在引入概念教学时,应充分运用感性材料 (直观教具 )、生活经验,创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知识又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对所学问题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准备一只透明杯子,里面盛半杯清水,让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发现:放进一块小石块,水面升高一些,取出小…  相似文献   

12.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学的重要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强,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兴趣高,学习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把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使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将学生情绪和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4.
教学应从激发求知欲开始,而求知欲的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通过创设各种有益的“开头”引入新课,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设计导入方法的原则□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杨丽敏黑龙江省机械制造学校张红所谓导入,是指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6.
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而学生掌握知识又是按一个课题、一个课题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学生学习每一个课题都需经历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阐述这种周期性的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规律性,对教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引起求知欲.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从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开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活动,产生于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开始时,总是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一般来说,只有当学生面临问题困境,需要新知和寻找答案,并获得突破时,他们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课堂导入就是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入课文的学习。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引起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状态。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水平提出问题,引发对课文的自主  相似文献   

18.
邓书忠 《青海教育》2001,(12):41-4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提出了“开放性问题”。依据“开放性”’这一精神,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开放式教学,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等都可以收到积极的效果。 一、用开放性问题作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而兴趣的产生则可触发学生思维动因。在知识点的引入中提出开放性问题,营造或悬、或疑、或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思维的内驱力。例如,在引入“圆的面积”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将同样长的…  相似文献   

19.
钱斌 《教育艺术》2004,(3):26-27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求知识的生动表现,是教师导读的重要依据。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取之所需,求知欲强,是教师导读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生动的课,应从引入开始。学生对每节新课都有新鲜感和好奇心,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心境,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和活动。在课堂教学引入时尽量做到惊"奇"不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精心创设物理情境时,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为学习新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