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简要的描述,存在以下几个逻辑关系:1.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语文材料的反映自然是多元化的;2.因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多方面熏陶感染;3.因为课堂出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3.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5.
吕茜琳 《云南教育》2005,(25):13-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说明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文学、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获得感悟和体验。  相似文献   

6.
蒋秋云 《考试周刊》2013,(86):19-2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段话告知我们语文人文性的内涵特点决定了语文教材对学生的精神影响,而且是深远的。然而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精神情感及世界观的差异.所以对教材人文材料的反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甚至是相对立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精神领域不能有任何闪失,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因素对学生的熏陶影响。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李玉江 《云南教育》2004,(19):31-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人性化的教学带给学生的正是价值的取向、情意的感染、文化的熏陶、独特的体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一直被触动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话强调了语文课程应以丰富的人文内涵给学生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系列精辟阐述,无不告诉我们:语文课堂应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注重唤醒学生的开放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改革要求打破学习方法的单一和内容理解的统一。因为教材中编设的每篇课文的内容及反映的作者的思想倾向虽然是相对固定的,但每位阅读者个人的理解、审美  相似文献   

12.
董晓宇 《今日教育》2004,(11):15-17
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错误倾向:一味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远的。重视语文丰富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更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明确指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说,多元解读体现的是语文教学最为本质的一面,是语文特性和人文要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李钢 《广西教育》2007,(9A):25-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武宪 《文学教育(上)》2008,(24):125-1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没有把“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与“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统一起来,致使语文教学出现了“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不和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刘惠芬 《语文天地》2010,(11):86-87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以人为本,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人文关怀,是语文课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材以课文为主体,课文内容范围广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有正确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段文字的描述,让我们知道: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我国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盛行的“标准化”的强大冲击。确实.多元解读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进发多彩的灵性.唤醒潜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