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理论下的阅读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和文本主体间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2.
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这样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但是,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  相似文献   

3.
潘日强 《文教资料》2005,(32):99-10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现代对话理论也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使之成为心灵的交流,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好师生之间的积…  相似文献   

4.
邱卫国 《阅读与鉴赏》2009,(3):19-19,15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话型阅读教学。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对话的本质体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关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创作主体、文本与阅读主体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与交流的关系。文本尤其是文学性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互动的动态过程。王荣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个命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二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阅读教学存在着师本、生本、师生、生生的多重对话,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现代对话理论主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互动、合作的交流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拓展学生主体的思维创造和探究兴趣,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对话空间,并通过生本对话寻求一种读者对文本的填充和期待。一、主体阅读观的形成传统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观念要一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统一于教师主观的解读结果以及对课文的划分和概括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8.
孙讯 《学语文》2012,(2):73-7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阅读教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确立“对话”的理念。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的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刘文 《课外阅读》2010,(8):10-11
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文字材料,从而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究其本质而言,体现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思想沟通,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读者与作者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相互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以上的现代阅读观来认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必须是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现代阅读理论揭示,阅读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是一个阅读者,他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教师  相似文献   

12.
牛耀增 《考试周刊》2012,(89):3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阅读就具有了态度上的主动性、需求上的多样性、心理上的独特性.这是其一;其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甚至还包括编者与作者的对话等,所以,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3.
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青 《教育艺术》2009,(8):65-65,6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与深层交流,不仅具有人与人的言语交际特征,而且突出地反映了人与文本的对话.因此,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行为就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的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除了这一交流之外,还有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这种对话是围绕文本来展开的。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读出作者,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  相似文献   

15.
陈星 《新课程研究》2010,(3):148-149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从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教师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强调教师“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由教师预设好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现代阅读观以对话理论为基础,将阅读行为视为人与人之间确立的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三者形成了一个“对话场”。学生无疑是“对话场”中最重要的一极。因此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和阅读趣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作品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阅读过程也就成了一种丰富自我与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种阅读理论的指导下,我把每篇课文的阅  相似文献   

18.
马蜂     
现代阅读理论揭示,阅读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首先是一个阅读者,他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是教师与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而他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只能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实现。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任务只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激发他们阅读文本的欲望,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文本,值得研究的是对话二字。德国的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  相似文献   

20.
孙剑 《学语文》2008,(4):40-4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读者求得对文本与作者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一种沟通与交流,其实质就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而此种对话应该是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是生命对生命的深层对话。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够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