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一组科学家使用陆基天文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平台观测到太阳表面出现超级巨型“龙卷风”的情号、,科学家认为这些巨型“龙卷风”由炙热的等离子体组成,每个可延伸达1800英里,大约为2900公里的高度,每小时可旋转移动达9000英里。在此之前,研究小组曾于2008年首次观测到疑似太阳“龙卷风”的踪迹,但直到本次观测前还无法确认这些巨型涡流是否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2.
龙卷不只是风 说起"龙卷",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龙卷风,一股螺旋向上旋转的细长空气旋涡横扫大地,由于旋涡内部的气压很低,所经之处,很多物体杂尘被它吸上高空,那是一种很壮观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一个人孤独地游荡在无边无际的深山空谷,无助地高喊“有人吗?”听着自己的声音在旷野里回响,你是不是渴望远处什么地方,有人回应一声?  相似文献   

4.
<正>江湖上有不少精神科的“传说”,恐怖的、惊悚的、搞笑的……常常有人问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患者在病房里面会不会被打?进去了是不是就会被绑起来?不听话的患者是不是就要“电一电”?……相信很多人对那扇紧闭的大门背后的故事充满着好奇,还有一丝丝恐惧,并很想一探究竟。今天带着大家的好奇,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扇紧闭的大门,了解门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孙学山 《华夏星火》2004,(11):75-76
我国的城市大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已为人们所共识,另一方面“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又无可回避地成了城市发展最强烈的限制要素。耕地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提出“切实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确保耕地质量”的要求,有关的强制性规定无疑给许多城市建设、规划以“措手不及”之势,这是否意味着城市发展受限,并进而出现衰退?  相似文献   

6.
如果你乘坐过地铁,想必不会忘记地铁进站时那股呼啸而过的风。在北京就有这么一群人,正在进行关于捕捉地铁风的试验,这些被忽视的风将可能被转化为电能,供应地铁站内的用电需求。这个听起来天马行空的设想让人意识到,城市里还有很多没被发掘的能源。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乘坐过地铁,想必不会忘记地铁进站时那股呼啸而过的风.在北京就有这么一群人,正在进行关于捕捉地铁风的试验,这些被忽视的风将可能被转化为电能,供应地铁站内的用电需求.这个听起来天马行空的设想让人意识到,城市里还有很多没被发掘的能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中国人对此义愤填膺,认为如果照这样下去,是不是有一天屈原也会变成外国人?  相似文献   

9.
今科 《今日科苑》2005,(10):19-20
“北京人”也许已被毁坏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否还存在世上?”面对记这样的询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主任杨海峰态度非常乐观,“我个人认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但在世.而且应该不难寻找,因为现在距离失踪的时间并不长,找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0月《发明与革新》杂志发表长篇报道《“牙齿增白涂膜”旋风从他们手上刮起》,并配以封面彩照,似乎主要治疗中国西部人“大黄牙”(氟斑牙)的旋风一起,困扰中国西部四千万人的“大黄牙”就能变得白净晶莹。八年过去了,我这个“牙齿增白涂膜”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已经年过古稀,因为决心实现创新的梦想——在战胜危害人类人口半数以上的虫牙(龋  相似文献   

11.
正龙卷火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人们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为了解决心中的疑问,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唐子璇在一年多时间里,走访消防队、请教高校教师、开展模拟实验、实地采集影像信息,将探究过程整理成上万字的论文《建筑群龙卷火火灾成因及预防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代以来,北京产业发展迈入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打造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主的新征程。回顾北京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分析北京产业结构发展的得失利弊,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继续发挥北京“高精尖”产业全国“领头羊”作用意义重大。研究发现:1)以改革开放为界,北京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建立工业主导型社会向服务主导型社会转变的两个不同阶段;2)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北京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向服务型城市的转变;3)产业结构调整中,也过早出现了“去工业化的趋势”,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未来,北京产业结构演变,需要立足现实基础,把握“变与不变”,聚焦完善优化“高精尖”产业结构体系,促进北京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首都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交通阻塞是一个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都难以避免的通病。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曾提出“要使每个工人拥有一辆小汽车”.结果车辆剧增,巴黎市区的交通几乎全面瘫痪。同时期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的道路交通被形容为“比100年前的马车快不了多少”。今天的北京也是如此.每到上下班高峰时间.车摆长龙已是屡见不鲜。如何解决这个城市“痼疾”?人们为此伤透了脑筋,不过现在也许我们可以从秩序井然的蚂蚁社会中寻找到一些灵感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暑假,我在家里的衣柜里放了几颗樟脑丸。今天,当我去取衣服时,突然发现樟脑丸小了很多。我非常奇怪地问妈妈“:妈妈,咱们家的樟脑丸是不是被虫子偷吃了?”妈妈听了笑着说:“傻孩子,樟脑丸是熏虫子的,怎么会被虫子偷吃呢?”“那我们家的樟脑丸怎么变小了呢?”我还是很疑惑。妈妈  相似文献   

15.
想起近几年来情报学术研究的不大景气和办情报学术刊物的不少困难,不由得使人沉思起来:情报实践和情报理论,是低谷?是疲软?是危机?还是面临着新的挑战?确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究。然而,比起八十年代前期来,我们研讨问题的精神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学术研究的论文,不是更有真知灼见了,而是一般化的色彩倒浓了。何也?这是不是情报工作的滑坡?是不是对情报工作退坡的泰然自若?今天是个什么时代?是环球社会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一句话,整个社会,无不在环球的范围,甚至在宇宙空间的范围内,争个你死我活,夺个我胜你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的名言,反倒被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日常生活中,虾是很常弛的一种美食,它的做法多样,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因此深受食客的欢迎。不过,喜欢吃虾的人一定注意过,市面上很多虾的虾头是黑的。这些黑色的东西是什么?是不是虾不新鲜了?是不是虾被重金属污染了?这样的虾还能不能吃?  相似文献   

17.
手机依赖症     
《科学与文化》2006,(7):35-35
来到咖啡店、地铁站,大家似乎都会马上拿出手机查看、编辑短信。手机的出现,导致一些人如果不频繁地查看、编辑短信就会感到不安,而且这种人在不断增多。这是为什么呢?人与人之间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物理的距离可以撇开不谈,精神上的距离是很重要的因素。有很多人因不能适当地掌握这种距离而烦恼。有希望被关心、被爱的强烈愿望,但又不知道如何获得,这时出现了手机。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像拥有魔法一样。美国精神科医生贝拉克用“萧宾豪威尔寓言”中的豪猪进退两难的困惑,来描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寒冷的冬日里,一对豪…  相似文献   

18.
阿洲 《今日科苑》2004,(4):27-27
老黄近来常常感到腹痛,时轻时重。他到社区门诊看了多次,吃了不少消炎药,可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他问医生:“我的肚子里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或坏了什么脏器?不然,为什么总是治不好?”医生问他平常吃些什么?排除了食物中毒的可能,因为他的家人跟他吃一样的食物,都没有出现异  相似文献   

19.
表哥: 假期,你过得好吗?是不是整天又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冥思苦想完成你的那些文学作品呢?舅妈说一年之内你最喜欢的就是放假了,因为这些时间你可以用来读书写作等等。这想过不了多久,你“生产”的这些“产品”就要正式走向“市场”了,到时候可一定要寄给我看啊。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2007,(7):13-13
不少人都有在暴风雨中被吹翻雨伞的狼狈经历。荷兰一家制造商近日推出一款外形酷似美军隐形轰炸机的雨伞,可抵挡10级强风,即便大风吹得树倒房塌,它也“永不反骨”,被科学家形容是终极防风雨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