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构成形式、特征 ,认识庭院空间模式在传统建筑空间上表现及意义 ,从文化角度、理论深度来阐释传统 ,寻求传统建筑的现代价值 ,以把握当代建筑发展的脉搏  相似文献   

2.
学校建筑、建筑空间及空间形式具有独特性。学生行动是学校建筑空间设计的核心,现代教室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倡导空间设计遵循"学生在场中"的理念,强调场所活动的自由性、便捷性、参与性及层次性。文化内涵是学校建筑空间的灵魂,优秀的学校建筑及其空间的设计会很好地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形塑于外、神铸其中。  相似文献   

3.
现代图书馆建筑功能空间的特性与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建筑的功能与空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对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特征、性格和组织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书馆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建造出体现功能要求、可持续性发展的现代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张声远 《考试周刊》2010,(53):213-214
本文从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入手揭示了环境能够营造空间的气氛,强化空间的内涵及意境,结合现有的实例双溪茶艺沙龙,从社会历史环境、人居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环境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环境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环境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对建筑的设计中,不仅要对建筑本身进行分析了解,而且要考虑建筑周围的大的环境因素,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高德胜 《中国德育》2007,2(1):96-96
空间是道德教育研究遗忘的一个领域。但空间里弥散着社会关系。建筑为人提供精神家园并具有伦理诉说功能,对生活于其中的人悄悄地发挥着道德上的影响。学校建筑环境也因此而具有德育功能,同时具有自己的特点。学校与大多数充满陌生人的社会空间不同,是一个熟人空间;但这种熟人空间又与自然的熟人空间不同,是一个制度化的熟人空间;这个制度化的熟人空间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是相对独立于广大社会空间的一块“飞地”,一块“净土”。学校空间的性质既有利于德育,为德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便利,也有不利的一面,处理不好会成为阻碍德育实施、抵消德育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是室内空间环境的再创作,建筑与室内是构成完整空间环境的相互依存的两个部分。本文通过对建筑空间和室内设计关系的阐述,旨在明晰室内设计在建筑创作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越 《陕西教育》2009,(11):120-120
本文从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概念入手,分析其基本特点并归纳了形态空间的类型和组成.综合体建筑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是创造良好购物空间环境的关键.综合体建筑从功能组织和设计上体现了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创造了集约化、合理化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8.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建立在现代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边缘性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形同一把大伞,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所界定的。  相似文献   

9.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是和商业经营有着密切联系的。商业建筑室内设计需要根据商业建筑总体销售战略进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商业建筑的经营目标,设计舒适的消费环境,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周围环境人口的流量和消费水平进行设计,准确定位,设计出适合商业建筑用途的室内空间规划。商业建筑空间有其自己独特的规律性,以结构空间和实用空间两部分为主要部分。文章主要分析了结构空间和实用空间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商业建筑室内设计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金职院金湖校区校园空间演变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校园建筑空间满意度调查"和"大学生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两份调查表对校内外学生进行调查,经分析、总结归纳,为金职院金湖校区校园建筑空间形态规划提出了更深一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不仅是满足功能的建筑,也是产生体验的建筑。建筑的体验可分为物质体验和空间体验。视线与路线的设计除了对建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外,还是建筑空间体验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从建筑空间体验的角度对视线与路线的定义、比较、关系和处理手法做出基本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生态建筑人类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对侗族干栏民居建筑墙、门、窗结构的解读,它既有遮风挡雨、隔湿避瘴的生态适应功能和增强房屋建筑的力学稳定支撑作用,又有侗族建筑艺术特色和文化功能。侗族干栏式建筑在文化内涵上,墙、门、窗蕴含着侗族原始信仰体系中的"生命神性",展示着侗族生态建筑宇宙观,使干栏建筑的围隔空间形成一个人性的空间,它既是建筑空间化的人性表述,又是对"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即对"天人合一"生态建筑宇宙观和建筑人类学的深度描述。  相似文献   

13.
王伟 《华章》2013,(17)
建筑是历史、技术、艺术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社会性。建筑文化的发展包含了现代建筑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相互融合。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文化,结合现代建筑的先进技术,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才能创作出更好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4.
空间权初探     
随着现代工业 ,特别是现代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 ,土地的立体利用越来越普遍 ,有关空间利用纠纷也相应增加 ,空间权也就成为法学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对空间权的含义、性质、分类等作了初步探讨 ,以期推动我国空间权制度的立法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空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空间的塑造遵循着权力的逻辑,与此同时权力通过城市空间来发挥作用,空间是权力运行的重要载体.空间是权力获得“合法性”的场域,空间位置、空间高差、空间尺度以及建筑的视线设计等方面无不体现着社会权力的差异.随着现代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空间逐步被权力所异化,严重阻碍城市化的推进.我们要树立“公平”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规范城乡的规划,加强对政府的监管遏制空间的权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机场候机楼看建筑空间与结构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场候机楼作为公共交通建筑,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标志性功能,因此比较注重建筑的空间形态,同时主要结构形式在该类建筑中都有采用。基于以上的因素,文章通过目前的机场航站楼的设计来探讨建筑空间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结构选型的一些基本要素。在结构的选型上,除满足建筑功能的需要,还必须要适应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根本特征在于建筑艺术是空间的艺术,当今建筑设计中对空间的理解及空间分析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空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教学的重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院校的重视。许多教育者正在探索把空间建构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用于建筑设计教学中,通过建造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二战前后陶瓷壁画介入现代建筑环境的重新审视,揭示环境空间的优化作用及对现代人们精神的"抚慰"效应,重点探讨陶瓷壁画设计与现代建筑功能、结构、空间、环境的色彩与光源等的关系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婧 《华章》2012,(19)
壁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它是依附于建筑物体本身的一种艺术形式.壁画的创作必须要考虑到作品内容、建筑墙体及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和建筑空间等诸多因素.只有充分认识壁画创作与建筑环境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掌握创作的主动性.壁画艺术只有得到建筑空间的依附才能永存.建筑有了壁画的点缀艺术空间将会得到延伸和升华,从而创造出壁画建筑相得益彰的完美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生态角度思考老建筑再生空间的设计方法,分析老建筑再生空间改造现存问题,围绕生态设计观念中"共生、平衡、循环"的内涵和特征,对再生空间设计方法从"延长建筑生命周期、增强建筑适应性、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生态设计在老建筑再生空间设计中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