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人,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只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动物病毒袭击人类不断升级,平均每年约有1种新传染病出现,再加上以前出现的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可以说动物病毒令人类防不胜防。这些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普遍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人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3.
张燕萍 《亚太教育》2019,(12):177-177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要求人与人之间进行相应的合作。所以,合作意识和能力对于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世界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幼儿时期就应该重视起来,通过培养使幼儿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对于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是需要交往的,这也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相互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人与人的关系,达到共同生活、交往的目的。交往在幼儿时期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不但可以促进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5.
冬末春初,季节交替,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聚变的情况下容易诱发疾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幼儿园是幼儿高度集中的地方,更应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情况分析我班曾教幼儿认识过一些动物。大部分幼儿都能画出这些动物的形态,有些能力强的幼儿还能画出这些动物的各种动态,但也有几位能力弱的幼儿在画动物时不会把握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本活动是在幼儿画过小动物和会熟练使用剪刀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协作的能力,我一改过去每位幼儿完成一张画的模式,组织全班幼儿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幅画。内容和要求 1.要求幼儿根据动物的特性和画面主题,把自己画出的动物粘贴在背景图的恰当位置。 2.要求幼儿相互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发展让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增多.交通的发达使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于是.来自动物的各类传染病也开始大规模、快速地向人类蔓延。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近年出现的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8.
幼儿都喜欢小动物,他们在与小动物的交往中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这种特殊的动物情结产生的原因与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幼儿理智感的发展特点以及幼儿交往的需要是分不开的。幼儿的动物情结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成人要注意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人类历史涵盖人与自然演变,人与人的关系和思想感情演变,也涵盖人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演变,其演变过程,就是教育过程。最早的教育是随着动物向人过渡而产生的。人类来自动物,但人类的生存斗争与动物的生存竞争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动物没有教育,如鸭游水,猫捉老鼠,牛马哺育幼儿,纯属遗傅的本能来适应环境以维持生存。这种本能在遗传  相似文献   

10.
幼儿作为社会未成熟者,扮演着社会文化学习者的角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就是一个完全被动的、一味模仿的个体。事实上,幼儿愿意是、能够是、而且也应当是一个自主创新的个体。认识这一点,对于我们重构新世纪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主创新是幼儿的一种天赋人性人有着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些本质属性。譬如,人会进行带有想像成分的思维,人可以产生与表达同其复杂的社会关系相吻应的复杂情感,人不仅能适应外部世界,而且可以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人化的自然。人的这些区别于其他动物…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看了一节美术课,内容是要求幼儿装饰伞,并在人(或动物)撑伞的画面上添加背景。课后,我发现全班30个幼儿中只有一人添加了下雨的背景,其他幼儿添加的背景一律“阳光灿烂”。本来面对伞及画面,幼儿一般应该有两种想法:遮阳与避雨,  相似文献   

12.
朱玲 《家教世界》2014,(5X):26-32
<正>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和人类有着割舍不开的情缘。幼儿喜欢与动物为伍,常常会不知不觉地与动物对话,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着兴趣和好奇。他们喜欢聆听动物的故事,怀抱毛绒绒的动物玩具,翻着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然而,现实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又离幼儿很远,幼儿并不能时时接触,充分了解,无  相似文献   

13.
<正>传染病是什么样的疾病?它是怎样传播的?我们又将如何预防呢?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一、传染病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它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例如:流感病毒可以引发流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以引发水痘,肺结核杆菌可以引发肺结核,皮肤癣菌可以引发手癣和足癣,蛔虫卵可以引发蛔虫病,血吸虫可以引血吸虫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钱红萍 《考试周刊》2014,(90):193-193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肆虐的高峰期,为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应增强教师、保育员和家长预防传染病的意识,进一步切实做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园内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大猩猩爸爸     
小班幼儿对动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喜欢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作。本故事以猩猩宝宝的视角呈现出宝宝与爸爸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温暖的小故事容易让幼儿想起和爸爸生活的点滴。故事画面也诙谐有趣,大猩猩爸爸和宝宝在不同场景中的神情充满了戏剧性,十分适合小班幼儿模仿。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小班戏剧活动,鼓励幼儿在戏剧情境中运用身体动作、声音、表情进行大胆表现,在游戏中体会和爸爸相处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动物小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体裁,通常有叙事模式可寻。笔者以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叙事模式,结果发现,描写动物与人相处的动物小说中广泛应用"动物在人群中成长——被迫离去——感情回报"的模式,我们在文本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动物身上的人性之美,从而对人类与动物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的省思。  相似文献   

17.
大班有认识动物、进行动物分类的教育活动。根据环境为教育服务的原则,在布置活动室时,教师努力创造条件,有的布置了动物园的壁画和各种动物的挂图,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在“泥工角”,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色橡皮泥,使幼儿在游戏时,可以对照图中的动物的形象捏出来,并且学习用语言描述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对动物的知识增多了,求知欲更强了,这时,教师及时开展了动物分类的教育活动。在墙壁上又布置了立体的动物  相似文献   

18.
一、看谁摸得准(跳跃的练习)三人玩:在墙上挂一个滑稽的动物头像(物距离幼儿高举的手指尖大约20厘米),一个幼儿当裁判员,两个幼儿按裁判员的要求轮流跳高,摸触动物头像的某一部分,以先摸到三次者为胜。二、斗牛(跳、跑的练习)两人玩:在幼儿背部挂上不同的标记(如彩色纸片、动物、物体图片),事先不给对方看。幼儿左右跑、跳、躲避对方,并努力看到对方背部的标记。只准用眼看,不得用手触摸对方身体。谁先看到对方标记为胜。三、背篓投球(跑、投的练习)数人玩:1~2个幼儿背背篓,其余幼儿投球。背篓的幼儿躲避,不让球投入篓内,投球的幼儿应机智…  相似文献   

19.
本班幼儿在开展《动物大世界》主题学习性区角活动中对动物的各种外形、特点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开展了围绕动物展开了涵盖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其中以语言区的"动物棋"最受喜欢。本案例通过教师对幼儿操作该玩具的观察记录,力图从区域材料投放的动态性与层次性方面进行教育反思和策略跟进,为学习性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与调整梳理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意识,我开展了主题绘画活动"没有动物会怎样"。我先请幼儿想象如果没有了动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有的幼儿说:"没有了动物,我们就没有肉吃。"有的幼儿说:"没有了动物,就会破坏生态平衡。"……我对幼儿的大胆想象,进行了充分肯定,然后,请幼儿利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孩子们画得都很认真,生动表现出没有动物的种种后果。小A画出了很多座歪歪扭扭的房子,甚至还有被折断的树木。我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