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系建设,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前期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完善,弥补以往不足,提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 李栋 沈金萍)6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北京举行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新闻通气会,会议就总局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向与会媒体作了通报. 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吴保安介绍说,《实施方案》是总局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切实提升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新时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繁荣发展背景下印发的.  相似文献   

3.
10月31日,新闻出版总署与天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促进新闻出版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导向正确多元投资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日,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揭牌。  相似文献   

4.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及《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时期规划》,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重点是:积极推动现代内容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努力构建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加强出版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印刷、复制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业发展,积极实施“中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战略,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带动新闻出版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40年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坚持改革开放,艰苦探索,实现了从单一事业体制向事业与产业并行发展的转变,取得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一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构建起了事业产业并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闻出版新体制;二是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展现了新闻出版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新业态全面发展的新活力;三是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支撑,更高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快速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体验化新需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闻出版工作围绕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总要求,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关键环节,不断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产业,不断加强对新闻出版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新闻出版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立体式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既是一项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工程,又是统筹文化建设规划,体现图书馆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文化惠民工程。文章通过分析建立三维立体式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体系的构成和体系的保障,提出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运行模式和特性,并提出了以政府、制度和技术作为体系建设的保障,以推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刘丽珍 《图书馆学刊》2011,33(7):116-117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文化领域的发展战略。对少儿图书馆如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进行论述,并对提高和拓展天津市少儿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图书馆界》2013,(5):46-48
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对现有的体系建设进行创新性研究,发掘建设动力,推进建设进程.文化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惠民工程、创新工程,工程的顺利实施,工程中的创新性实践探索,对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发表多个文件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将社会主义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分为三大体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是保障社会民众基本文化权益、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总结了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实践成果,对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基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和谐文化建设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角度,探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内涵,并从图书馆布局、图书馆知识、图书馆运营体系、图书馆资源体系、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分析探讨当前构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民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宣发〔2007〕14号二○○七年十月十二日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要求,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就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有关政策问题通知如下:1.少数民族出版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新闻出版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深化新闻出版改革,以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努力实现新闻出版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繁荣新闻出版事业,壮大出版产业。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完善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扎实实做好新闻出版(版权)各项工作。各新闻出版单位要根据这一要求,做好2006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十三五"时期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家发展远景目标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提出建议。广东在制定"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时应将建成"中国一流、世界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目标和愿景,重点推进"体系、质量、效能、网络、融合"建设,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更加提高,效能更加提升,网络更加智慧,融合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7.
《电子出版》2006,(2):56-57
2006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新闻出版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菩之区,深化新闻出版改革,以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努力实现新闻出版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繁荣新闻出版事业,壮大出版产业。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完善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扎实实做好新闻出版(版权)各项工作。各新闻出版单位要根据这一要求,做好2006年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寻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破方向、重点任务、路径方法,是推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首先需要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确立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构建县域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是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破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目前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管理运营服务的方式来激发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活力,取得了成效,也暴露了问题。疏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通道的着力点,首先应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承接组织的培育力度,其次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再次是政府监管应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9.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2,(33):4
正蒋建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蒋建国同志介绍了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3月19日,由文化部牵头成立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在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正式运转。协调组由文化部、中宣部、中央编办、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中国科协、国家标准委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事项的协商和部署。协调组成立后,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