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影 《网络传播》2004,(4):38-38
网络编辑是“七十二行”里没有的,是个新鲜、时尚的名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好这个职业呢?编辑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什么?工作环节有哪些?结合我自己的实际工作,认为网络编辑必备基本条件或素质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职业的从业者,或多或少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怎样算优秀?如何能优秀?联系到主持人职业,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三种力"的锻造。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新闻爱好者》编辑部的全体叔叔、阿姨: 你们好! 这是我第一次与贵刊通信,也是我第一次在校阅览室里与贵刊结识,这也许是缘分吧! 我是一名中专生,心里总有这么一个愿望,那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我由衷地热爱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由于我学历有限,不能考取这一类的大学,我又不知道怎样实现心中的理想,是不是只有大学生才能当记者,恳请叔叔阿姨指点迷津,中专生是不是没资格? 我将成为贵刊的忠实读者,从中吸收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为自己的理想迈出坚实而有力的步伐,最后  相似文献   

4.
张之光 《出版参考》2015,(15):42-43
前几天同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道:问,什么职业融编辑、营销、销售、谈判、设计、翻译、活动策划、法务、财务、行政、文秘、搬运工于一体?答:版权经理.我打趣道:只觉得最近忙得没有喘口气喝口水的时间,经你这么一分析,我们的职业立刻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起来! 这样说我们自己的职业,似乎有"吹牛"之嫌,我们固然不需要有专业财务、法务、翻译等在相应领域里那么专的技能,但这些也确实是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都要涉及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正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编辑是出版社的第一人才资源。编辑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出版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出版社的命运。因此,出版社都希望有一批好编辑。而何谓好编辑?笔者以为,一个好编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必须编辑出版了一批好的出版物;其次,要具有良好的编辑职业精神;再次,具有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好编辑的自我修炼任何一个出版单位在引进人才时都喜欢三种人: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的人;踏实肯干能干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不欢迎的三种人:给单位带来负能量的人;不作为的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我社原副总编辑、著名建筑编辑家杨永生生前曾赠言,要"做人、做事、做研究"。我经常以此勉励自己,做一名好编辑,要多做事、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30年前,我在西北一个煤矿子弟小学读书,语文老师要求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作文.我写"我想当编辑"--当时并不知道"编辑"确切是干什么的,只觉得"编辑"是个和书报有关的职业.  相似文献   

7.
真不知如何给自己的职业定位。因为出版了10多本散文随笔集,有时参加相关会议,主持人介绍的时候,总要在我名字前边冠以"作家"称号,好像是对我的厚爱和抬举。其实打心眼儿里我更愿意被称呼为"编辑",因为编辑这个职业,可以说消耗了我大半生精力,而且一生中的苦乐忧欢滋味儿,都是做文学编辑时尝到的,自然会有种真诚的缱绻情感;然而又觉得自己算不上个好编辑,在这个职务面前多少总有些胆怯。不过,说归齐我还是一个编辑,就一生从业时间的长短而论,在编辑这个工作岗位上,毕竟比做其他工作的时间长。正由于我是个编辑,又是个业余作者,对编辑和作家的苦乐,都多多少少有些体  相似文献   

8.
柳萌 《中国编辑》2005,(1):57-58
真不知如何给自己的职业定位。因为出版了10多本散文随笔集,有时参加相关会议。主持人介绍的时候,总要在我名字前边冠以“作家”称号,好像是对我的厚爱和抬举。其实打心眼儿里我更愿意被称呼为“编辑”,因为编辑这个职业,可以说消耗了我大半生精力,而且一生中的苦乐忧欢滋味儿,都是做文学编辑时尝到的,自然会有种真诚的缱绻情感;然而又觉得自己算不上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9.
姜志 《网络传播》2004,(6):52-53
网络编辑的工作就是打字吗?我才明白网络编辑这个职业在不少行外人看来是多么简单机械,网络编辑被如此多的人误解了。  相似文献   

10.
王卫明 《今传媒》2005,(11):34-35
11月8日是记者节。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应该怎样度过,除了表彰优秀新闻工作者,还应该做些什么?一、记者作为劳动者享有哪些权益?记者作为新闻工作者,享受的是职业权利,有采访权、报道权、编辑权、发表权等。而记者作为劳动者,享受的是普通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权利呢?我  相似文献   

11.
畅销书的出版,可以为出版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巨大的社会影响,打造畅销书已成为许多出版社编辑的职业理想。成长为畅销书编辑,需要怎样的自我修炼?  相似文献   

12.
张忠兰 《新闻传播》2012,(3):124-125
在一个出版社中,编辑是图书产品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努力。对于初入出版社的编辑来说,如何快速地了解出版这个行业,从而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位呢?诚然,编辑这个职业需要相对长时间的职业积淀,除了全面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栏目里,主持人自觉地承担起了镜子的作用:老百姓看见你就仿佛看到了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而主持人又把栏目的风格甚至是栏目的"要求"折射给了大众。那么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怎样才能做好这面镜子,怎样才能发挥镜子的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菁 《出版参考》2015,(1):39-40
前几个月,我代表单位招聘一名编辑.面对20多名应聘者,问了他们每人同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理解编辑这一职业?怎样做,才能算是好编辑?” 有的说:“我是中文硕士,文化底子好,可以当编辑.” 有的说:“编辑就是看稿子,做图书出版的,如果能修改点稿子就更好了.” 有的说:“我喜欢看书,所以我想应聘编辑.我认真仔细应该可以做好编辑的.”  相似文献   

15.
选题的好坏,决定着一本书的质量,透过选题也可以看到一个编辑的水平。选题不理想,好比一个婴儿从胎里带来残疾;对先天性的不足,再费劲修补也改变不了根本面貌,痴呆儿变不成聪明儿,丑八怪变不成西施。不妨说,选题是一部书稿的灵魂。那么,选题怎样才算理想?每个编辑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从一组书稿的由来和发展,谈谈我当编辑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6.
第八个记者节过后,记者职业的"围城现象"成为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沸沸扬扬的讨论过后,笔者不禁开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围城"现象?当代记者的职业状况到底如何呢?抱着怎样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才能面对记者这个职业?本文将从行外和行内两个角度对记者的职业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记者职业状况的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编辑至少要经常拷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责编的图书在内容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能满足读者?在形式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能打动读者?在营销上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吸引读者?专业的编辑、优秀的编辑经常有一种自虐式的职业拷问——读者凭什么要买我责编的图书?凭什么?是的,现在是买方市场,书店里、网站上各种图书琳琅满  相似文献   

18.
谢锦 《编辑学刊》2005,(4):63-64
记得数学上有一条公理,叫"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入出版社当了编辑以后,我一直觉得这条公理很形象地说出了编辑的位置和作用.对于编辑来说,是作者和读者这两个点决定了这个职业的存在,而两点之间直线的距离是最短的,当编辑能够成为一条笔直的线条时,作者和读者之间就能够"千里因缘一线牵".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记者,有段时间,我很为自己没有"新闻理想"感到惭愧.是的,大家都在谈"新闻理想",似乎没有理想,你就要被这个行当抛弃.我对此感到困惑,怎么没听到其他行当的从业者在谈理想?怎么没看到我们的外国同行把理想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20.
编辑思想点滴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编辑队伍已有三个念年头了,在这段不太长的时间里,我时刻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也在思索着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编辑。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认为,有思想应该是对编辑的基本要求,成也因之,败也因之,所以在自己理想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及工作环境而确立正确的编辑思想,是一名编辑取得成绩的前提。现将自己在工作中的感悟条陈如下。一、确立把职业当作事业的思想这是成为优秀编辑的首要条件。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我接受了八年的中医教育,对中医有极深的感情,想为伟大的中医事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医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我一直把振兴中医视为自己的事业和毕生的奋斗目标。进入编辑岗位后则很自然地把编辑中医图书的职业上升到事业的高度。编辑是基本的职业,但我认为若仅仅停留在做好本职工作以为养家糊口之需的水平,那就谈不上工作的境界了。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当自己决意在编辑岗位为中医事业奋斗的时候,便有了无穷的动力,自己的能动性便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策划选题时,首先要考虑这个选题对中医事业有无促进?选择作者时,便不会只奔名头而去,而是要考查他学问的大小,他的作品能为中医事业贡献多少。修改稿件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有时能为一句引文的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