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文字记录。教后记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捷径,是教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形式。教师撰写教后记是以反思教学、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撰写教后记必须坚持以下五大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课堂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情境化特点。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得失情况作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师在教学之后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记下课堂教学的有关情况,而不要将课堂教学情况搁置起来待以后再通过回忆来检索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2.
一、教后记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意义(一)教后记的基本内涵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在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基础上,经反思而形成的有关教学活动的文字记录。它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作出的回顾、总结与反思,既包括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教学行为的体会,也包括对教学工作理念中出现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寻求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对课堂教学中成功之处或者感觉还存在哪些缺憾,及时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必定会从写教后记中汲取丰富材料养分,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把以后的课上得更好。本论文结合笔者多年坚持写教后记的体会,对如何写"教后记",进行探讨。一记录教学成功之处教师可在"教后记"中,把教学成功之处及时记录下来,让自己在成功的基础上前行,具体内容包括:1记教学设计方面的成功之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组织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后记是教师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记》中说:"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比起成文成篇的教学反思来,教学后记确实是很多教师授课后容易忽略的,我感到它但却是课堂教学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后记的记录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效果,改善师生关  相似文献   

5.
浅议教后记     
写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总会有些成败得失的感触,如果能及时地记下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会很有帮助。如何使教后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来坚持写教后记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一份优秀的地理教案应该有质量上乘的“教后记”。“教后记”有什么作用?该写什么?怎样写?大部分地理教师在教案中都不写“教后记”或为了应付检查才粗略地写上几句,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活动所作的回顾和总结,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科学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写好“教后记”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地理课堂教学回顾及教后记写作存在的利弊,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改进措施,试图唤起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教学回顾及教后记写作的重视,提高广大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以此促进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8.
处理好教学与教研的关系对提升一个教师的业务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重视日常非正式的几种教研形式如听课、问课、写教历、写教学后记等,重视对学生的研究,重视课堂教学中发现的一个个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视语文学科前沿理论的学习,使之转化成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而这些看似细小的教研积累,对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都有着莫大的益处.只要找准“教”与“研”切入点和平衡点,只要处理得法,就可以相互兼容、促进并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9.
王宁 《甘肃教育》2011,(2):85-85
教学后记是指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对课堂上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对教学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进行记录,从而积累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教学。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回忆、分析和记录的过程,也是教师发展的过程,为教师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供了依据。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写教学后记对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学后记又称“教后记”或“教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才识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冯红 《科学教育》2010,(4):71-72
1教后记的着笔内容 教后记就是教过一节课后,教师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的反思,对成败得失等经验教训所作的记录。写教后记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好形式。如何写?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说,在教师对上节课作全面回顾、体味和搜集了学生住处反馈之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笔。  相似文献   

12.
写数学教学后记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设计 ,往往忽视课后的教学反思、总结和追记 .事实上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总结 ,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 ,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 ,即为教学后记 .写教学后记不仅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 ,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从而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 ,而且使再教同一内容时 ,教师在备课上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将更加优化和成熟 .同时 ,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怎样写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应主要…  相似文献   

13.
教学后记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的重要环节。写教学后记,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么,教学后记该记些什么呢?一、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记录教学的成功之处就是把教学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如,备课钻研教材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新颖的练习方法,巧妙的新旧知识的衔接与引入等。坚持写教学后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经验。这笔财富能够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众多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师的教案中增加“课后反思”(“教后记”或“教后感”)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学之后把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让教师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这给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在实践中,“教后记”却并不被基层教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以文字记录并思考的形式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记录方式。这种记录,并非每见必记、所做必录,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考查、反思的基础之上,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不足并经过教学后记进行反思使之得到调整、重组和提升,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教师通过后记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教后记是教师自己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后,对教学环节、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进行反思而获得的教学心得。它能积累成败经验,指导教育教学,便于教学研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艺术的目的。那么如何写好教后记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一、关注媒体,提高认识不同的教学理论具有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而教学评价标准是否先进、科学,直接影响到教后记质量的高低。因此,教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优化教学思想,树立先进理念,掌握科学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为写好教后记奠定理论基础。如同样一节课,教者在评价时可以根据《数学教…  相似文献   

18.
教学后记,也称“教后感”、“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小结后所书写的教学笔记或教学日记。一般是在教案的最后开辟“教学后记”一栏,专门用于教后进行反思的记录。由此可见,教学后记是教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张跟俊 《甘肃教育》2010,(11):24-24
在提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今天,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情况来看,写好教后记是一个不错的形式和方法。写好教后记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为教学研究、论文撰写和经验总结提供鲜活的素材。  相似文献   

20.
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结束后对教学活动所做的回顾和总结,它记录的是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是教学实践反思的理性升华。在提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水平的今天,从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情况来看,写好教后记很有必要,能达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为教学研究、撰写论文和经验总结提供鲜活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