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能利用太阳能发电为海水脱盐提供能源的新型装置。据报道,德国佛朗霍夫太阳能系统学院科学家开发的这种装置  相似文献   

2.
通过蒸发、冷凝等简单的物理原理制作实验装置,利用太阳能高效海水淡化。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8,(8):6-7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和西班牙科学研究最高委员会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有益于环境的制冷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使用太阳能制冷,因此减少了温室效应并且不会伤害臭氧层。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I0018-I0018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明了即剥即贴太阳能电池板,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像创可贴一样被剥离下来粘附在任何表面上,它能提供和普通太阳能电池板一样大小的电能,重要的是,该太阳能电池板不需要任何装配,大大拓宽了太阳能技术的潜在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6,(9):18-18
据路透报道,夏普公司(Sharp)认为美国可能很快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我认为业内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美国将成为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夏普旗下太阳能解决方案部副总裁Ron Kenedi在报道中表示。日本夏普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七十年代引进反渗透膜脱盐技术,至今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医药等领域,用于纯化水的制备、海水脱盐淡化等。随着反渗透膜元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用,对反渗透膜的正确使用及维护已经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浪环球地理讯北京时间3月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8年,世界上40%的太阳能装置都安装在西班牙。在经历了太阳能市场过热发展和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西班牙政府的太阳能补贴大幅减少,地中海阳光普照下的”太阳能产业繁荣“从此成为过去。从繁荣到衰败,西班牙太阳能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就上演大逆转令人感到吃惊。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新加坡科学家将一个新奇的纳米结构(比人的头发丝小数千倍)置于非结晶硅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研制出了一种转化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科学家们认为.最新技术有望将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减半。  相似文献   

9.
海冰盐度主要来自海水结冰时被包裹在内部的卤水盐胞,海冰离心脱盐方法正是依据此,将海冰破碎,使卤水暴露出来,进而施加超重力,脱除卤水,淡化海冰。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海冰离心脱盐后盐度与时间的理论关系式为S(t)=PK1/t,采用该式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两者吻合较好。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实验确定了粒度、分离因数和加入海水比例对海冰离心脱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淡化盐度随着粒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当颗粒在6~9mm左右达到最小;随着加入海水比例和分离因数的增大,海冰离心脱盐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0.
成训妍 《世界发明》2002,25(11):22-22
法国南锡化学工程实验室的化学家皮埃利戈夫,经过不断的失败和挫折后,终于研制成功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太阳能淡化海水的新装置,实现了海水淡化不需要花钱购买能源的梦想,可大大节约淡化海水的成本。在海湾地区,尽管海水取之不尽,但每个国家几乎都缺少淡水。虽然许多国家已建起海水淡化工厂,费用却很昂贵。这些海水淡化工厂一般采用蒸馏方  相似文献   

11.
徐和昆  缪士毅 《科技通报》1996,12(6):368-371
海水倒灌可导致水田土壤严重盐渍化。盐渍水田的盐分组成较接近于海水,因犁底层阻隔,土壤盐分分布、运动主要在耕层,是“无根之盐”,易于脱除。采取排水、翻耕、泡田洗盐、冬种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可加速土壤脱盐,应用抗盐栽培技术,可获得灾后冬种、早稻生产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文化》2011,(2):17-17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罕见的金属,能够吸收阳光并以热量的形式无限期存储,需要的时候再将存储的热量释放。这一发现为研制下一代太阳能装置铺平了道路,即能够利用太阳能并无限期存储热量。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金属可用于制造“可充电的热量电池”,用以为房屋供暖。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8,(10):8-8
据韩联社报道,用玻璃窗进行太阳能发电的“建筑一体型透明太阳能电池”最近问世。在玻璃或薄膜上覆盖一层薄薄的“Sol-Gel原材料”,由这种原材料吸收太阳光进行发电。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10,(1):58-58
据报道,两名中国科学家首次制造出可以吸收周围光线的人造电磁“黑洞”。这个黑洞目前在微波频率下工作,或许不久后它就能够吸收可见光,一种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全新方法可能因此产生。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人们在挖掘和利用太阳能的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因阳光不能在夜间或阴雨天出现,使得太阳能板无法在这期间继续工作,这使它不能为人们提供连续的能源。为破解这个难题,目前人类采取了两个办法,一个是把天然气或电能等其他能源与太阳能装置配合使用,另一个是借助一个装置,边利用、边储存太阳能。  相似文献   

16.
湛蓝的海洋,生活着丰富多彩的生物,是人类的天然食品库,它那占地表71%的洋面,还是巨大的太阳能接收器。据科学家测算,海洋聚集的太阳能相当于当今世界发电量的4000倍。从古到今,科学家们一直想把海洋能取出,为人类服务。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随着技术的完善,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设想,即将实现。海洋温差发电初战捷科学家们认为,热带海洋表层的水温约44℃,深层海水则在冰点附近,如同时抽取800米深处海水与表层热水进行循环,用低压蒸气推动叶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9,(4):8-8
以色列奥拉太阳能公司研发出一种可兼用太阳能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发电的新型太阳能热电装置。这种装置的规模较传统太阳能发电场小许多,一套发电100千瓦的装置只需占地半英亩,所发电力可为50户居民供电,十分适合村庄或中小型社区使用。  相似文献   

18.
虽然利用太阳能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大规模地使用它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捕获太阳能的成本仍很昂贵。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太阳能技术已经开始攻克一个个难题,渐渐覆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现在,它更加无孔不入。穿在身上的太阳能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太阳能电池,使得太阳能发电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碲化镉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现在向大家介绍一款我们自主创新发明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开水器,即不需要电源却能自动跟踪太阳的新颖太阳能开水装置,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也曾被德国网站称之为“中国第一台自动跟踪太阳能开水器”。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潮玮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38+276-38,276
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应用甚广。本文主要介绍了被动式太阳能暖房的形式、基本原理、设计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