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5月11—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主持的“全国社会科学情报工作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全国各学科一系列规划会中的一个,第一次有计划地把全国的社科情报力量协调起来,因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提出的规划将随同其他所有学科的规划一起呈送中央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审  相似文献   

2.
情报网络系统的建设状况,标志着情报事业的发展水平。实现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事业的现代化,加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科情报网络系统是一个重要环节。就我国目前社科情报事业的状况看来,情报资料并非极为丰富,各社科情报机构的情报资料收集范围极为有限,而在情报资源贫乏之中,又呈现出情报资料重复浪费的现象。整个情报资源布局还相当不合理,情报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协作,导致情报资料的交流使用范围窄小。这些情况自然适应不了现代社科情报事业发展的形势。要使全国社科情报工作协调发展,使现有情报资源得以合理使用,发挥社科情报功能从而更好地为科研服务和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些馆长同志都是各单位从事图书情报管理、研究与文献检索教学的领导人员,是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带头人。作为本行业的领导者,是图书情报工作的决策者、执行者与开拓者。要想决策正确,执行得力,开拓卓有成效,就不仅要深入研究本单位图书情报工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且要研究国内外图书情报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便从中掌握其发展的规律。这对我们从全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宏观着眼,从本单位图书情报工作的微观着手,制定90年代各单位的图书情报工作发展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对  相似文献   

4.
为了鼓励会员及时总结情报工作经验,积极撰写情报学术论文,提高情报理论水平,使情报工作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81年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首次征集的情报学术论文进行了一次评选。这次征文共收到文章91篇,共评选出情报学术论文和32篇,并于1982年3日28日陕西省科技情报工作会议暨学会代表大会上颁发了奖状和纪念品。现将论文题目及撰稿者刊布如下(论文目录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我们这个会开得很好,就要结束了。明廷华副会长代表常委会作的年度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同志们提的修改意见很好,常委会将认真研究,对报告作相应的修改补充。这里我主要讲两件事情,一个是学习十五大会议精神的问题,再一个就是我们的工作。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对于把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次大会以后,我们国家的各项事业将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也对我们协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虽然也讲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19日《情报科学》编辑部在京召开了编委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9位编委出席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编委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情报信息界知名学者和权威人士。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编委们围绕新形势下的情报工作、情报学的学科建设、刊物的名称等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中颇有一些闪光的思想、深逐的见解,今摄其精华将各位编委的发言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2012年11月20—23日,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情报学术专业委员会在河南郑州以"基于思维科学的情报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召开了学术年会,探讨了运用思维科学的理论方法指导情报工作、创新情报理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并初步建立了基于思维科学的情报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情报工作是为用户服务而存在的。离开为用户服务,情报工作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情报服务工作是整个情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984年9月在海牙召开的国际文献联合会第42届大会,在讨论《变化世界中的情报使用》这一主题时,明确地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用户是情报的目的地”,“不论是现用户还是潜用户,都应该是我们注意力的焦点”,“我们必须集中注意力于情报循环中的最后一环,特别是最终用户”。由此可见,情报部门也应该象其它行业一样,必须牢固树  相似文献   

9.
我们所说的情报文学,或曰信息文艺,指的是用文艺之笔描绘情报工作。我国的情报工作之所以成效不著,鲜为人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普及工作比较差。其实,因情报灵通而积金万贯,因情报堵塞而浪费千金以及用情报为公和运情报谋私的事,在情报现实中,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搞好农村情报工作,疏理流通渠道,为发展商品生产作出贡献,“宝鸡市农村科技情报协作网第四次联络员会议”,于五月三日至五日在虢镇召开。到会联络员15人,省情报所梁希成同志,宝鸡市情报所姚黎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代表共20人。协作网领导小组组长,宝鸡县科委主任赵锦明同志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陕西日报》讯全省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于1981年6月在西安举行。会议传达了全国科技情报所长研讨会精神,讨论和确定了我省科技情报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会议认为,科技情报工作不仅是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科学技术的耳目和尖兵,而且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发展科学技术中,我省的情报工作是有成绩的。现在,全省情报事业初具规模,已有专职情报队伍八百余人,兼职情报队伍两千三百多人,并已收藏了大量的国内外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今天,2006年度全省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所长工作会议在平潭召开,首先我代表省科技厅表示热烈祝贺。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召开这样工作会议,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这次会议的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科技信息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我省科技信息工作经验,表彰在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研讨新形势下科技信息工作如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效服务,推动我省科技信息事业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科技部吴忠泽组长: 尊敬的吴英杰常务副主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做好科技援藏工作,科技部在圣城拉萨召开这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是继2005 年科技部召开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会议后,为进一步深化科技援藏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情报政策与情报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展 《情报杂志》1991,10(1):36-40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需要大量情报信息,同时,对情报工作的各个方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情报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情报工作如何迅速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情报事业向何处发展已成为情报界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情报政策问题。作为整个科学技术政策一部分的科技情报政策,对整个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起着宏观指导作用,本文试对一些国家的情报政策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我国当前情报工作的中心任务及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才与制度     
海风 《科学与管理》2004,24(1):13-13
<正> 有人说,2003年是公民权利年。去年底召开的高规格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又告诉人们,2003年还是我国“以人为本”之年。中国具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人的素质是否最高呢?如果不是,为什么?前几天,官方网站人民网发表网友文章,称国民素质不高是制度使然;此话有一定道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21世纪的中国更加进步、更加开放、更加文明。世界先进思想文化潮流滚滚向前,国人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和全局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作出的决定,表明我们党和政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面部署,这是党和国家近一段时期以来,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把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位置。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离不开高等教育的贡献,而高等教育更离不开高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在当下,正确认识高校图书情报事业在战略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趋势,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情报学界,1983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陕西情报工作》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为发展中国情报学而开创新的局面》的短文。它呼喊出“在我国,情报学已成为公认的一门学科了!”这一年,钱学森同志在国防科工委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的长篇讲话,并先后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 我们全省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和情报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同时召开,这是我省科技情报战线的一件大事。这次会议不仅将加强科技情报工作,推动科技情报工作,而且对于我省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2):256-256
为纪念兵器科技情报事业创建50周年,中国兵工学会情报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06年第3季度(拟定于2006年7月上旬,地点待定)召开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围绕“十一五”兵器科技情报工作改革创新和发展建设开展研讨交流,还将组成新一届情报专业委员会。会议征文有关事项如下:1·会议主题:兵器科技情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2·会议主要内容:有关领导讲话;专家学术报告;学术交流、评选优秀论文、颁发优秀论文证书;情报专业委员会换届;出版会议论文集。3·征文范围:兵器科技情报工作50年回顾与展望;兵器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建设与创新;兵器基层科技…  相似文献   

20.
我对《情报杂志》很喜欢,每期均细细地拜读,并深为其中的内容所吸引,尤其是“情报改革”和“情报理论”使我深受启发,也加深了我对《情报杂志》的感情。因为,是《情报杂志》将我逐步引向情报事业的壮丽殿堂,激起了我对情报事业的兴趣。可以用两个第一来概说。我的第一篇情报方面的学术论文“试论耗散结构的情报系统”,是在《情报杂志》1988年第2期上发表的。当时我还是一位从事情报工作的新兵,可以这么说,《情报杂志》的用稿通知,坚定了我从事情报工作的信心。另一个第一是我在《情报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