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其创新教育的开展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有所助益。本文结合国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整体部署,以某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某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教育教学中的的不足。为此,本文从创新教育教学,实践创新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给出建议,提出“文献+知识”的授课内容,“项目式”教学法,“教学+实践+实验”三循环实践模式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1)
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在行业发展中,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维护自身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不断进步。当下处于"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中,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不断的革新教育模式,寻求先进化的人才培养途径,找到可以顺应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教育"的大趋势,以及符合国家提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的教学模式尤为关键。本文主要是进行分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做到科学地培养人才,有效地通过互联网教学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带给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更好地培养做出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下,物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已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施行“专创融合”的培养模式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首先对行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现状深入剖析,指明物流管理专业实施“专创融合”教育的价值,随后分析当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专创融合”教育体系的实施路径,包括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撑和贯彻力度、深化专业培养体系改革、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完善互联网平台建设等,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姚云浩  梁钰涵 《科技风》2023,(6):142-144
公共管理大类培养模式已在国内高校迅速发展,本文在分析大类培养的内涵和必要性基础上,研究公共管理大类学生专业选择状况,从“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运行机制、课程结构体系、学院氛围培养等方面提出高校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路径,以适应新时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人才需求量巨大,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双创人才的培养,使其成为时代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文章以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专业为对象,结合宝玉石专业发展现状,以"互联网+"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培养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学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宝玉石专业教育的双创改革,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双创型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宝玉石专业学生专业素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的热情,实现宝玉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和"互联网+"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15)
科教融合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机制,对民族类院校公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数据显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就业方向与本专业不相关等显著问题。因此,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前置化培养体系,是民族类高等院校公管类专业建设亟待关注的问题。鉴于此,基于科教融合理念,梳理传统公管类专业教学培养模式的既有问题,分析科教融合教学培养模式的优势,探索民族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成为推动中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求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河南省政府一直都很重视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并不断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本文从发展视角探索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互联网+等对创新创业人才提出的要求,进而分析河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才在数字经济时代新旧动能地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通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三核”驱动模式,分别是政府的“内生+外引”、企业的“1+1+N”、高校的产学研“融通”三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相关对策,希望能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9,(11)
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本文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背景下机电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以满足企业用人要求为目的,提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工作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机电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时代复合应用创新型人才素质和特征,提出了新时代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以真正实现新时代"互联网+一带一路"引领下地方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社会需求的医学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善岭  姜婧  高庆 《科技风》2023,(31):89-9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高校在专创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该文以自动化类专创人才培养为例,动态整合自动化企业对创新创业发展的相关需求,校企共同开发专创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专创能力评价等模块,打造基于“三线融合、分层递进”的自动化类专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自动化类专创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对我国动画行业当前现状及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了当前高校动画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探讨应用型民办高校动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民办高校应该如何凸显优势,创新动画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试图构建高素质、应用型的动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动画专业的改革创新和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了平等的发展平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旅游学界亟待研究的问题。该文探究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双一流”视角阐明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新要求,并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出从定制化培养、知名度提升、双师型师资打造三个方面优化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刘丽  宋英英  程帅 《科教文汇》2013,(30):44-45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在科技创新,关键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创新教育模式。在现阶段高校管理政策和方式已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了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培养模式以及培养平台建设三方面内容,旨在提高各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出旅游行业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旅游业的人才需求,所以必须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提出了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爽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4):113-116
经济统计学专业是一门属于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中偏向应用型和实践性的专业.关于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少高校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然而,随着当前对"双创人才+应用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专业培养应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出发,在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塑造和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而调整,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调整考试制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针对培养新世纪中国旅游业需要的管理人才为研究目标,对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阐述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开阔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校是我国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根据高校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创新创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可以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校内校外创业创新实践平台等方面全面推进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清远市四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结合粤北山区高职院校的地域特点,将“互联网+”与科普、专业技能和众创空间等深度融合,运用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培养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和现代农业人才方面成效显著,有利地完善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