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太极拳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太极拳运动的影响,以期帮助人们通过修炼太极拳,去感触人生哲学,去体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张方 《精武》2007,(9):49-49
太极拳修炼是一种生存状态。巴门尼德告诉我们:神给人类指引了三条道路,即存在之路、虚无之路和濒亡者之路。太极拳修炼的目的是强化生命,抗拒死亡,走的自然是存在之路。黑格尔指出:"纯存在和纯虚无是同一的。"这让我想到了追求空灵状态的太极拳修炼,也想到了现象学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3.
张宝银 《武当》2005,(10):17-18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宗岳《太极拳论》及一系列传统经典,是研究修炼太极拳的理论指南,由于对传统理论的忽略和漠视,如今在太极拳演练、研究和修持中.存在下列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的修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波 《健身科学》2006,(6):33-34
太极拳以其出神入化的健身和技击效果著称于世。但是又因其难于练成,而使世人迷惑不解, 甚至怀疑它是否是一门高深的武术学问。为挖掘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现根据吴氏太极拳的传统修炼方法,向世人披露太极拳的修炼法门。古人说无法不成道。那么,什么是太极拳修炼的方法呢?简单说,就是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与伦理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智 《中华武术》2002,(7):28-29
一、从太极拳修炼的“运劲之功夫。先化硬为柔”,从“柔”之属性析老子“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无为人生。太极拳起步修炼要求人们全身放松,内心清静,以柔软的姿势去原有的拙劲、蛮力。通过这个“柔”的手段“无欲以观其妙”(老子言),太极拳以“无欲”的方式,求它的最高境界,其实人间万象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王玮  吴忍堂 《武当》2004,(9):17-19
武当赵堡太极拳源于张三丰的太极内丹学炼养思想,是张三丰在上阳子陈致虚、扶摇子陈抟的内丹修炼体系上的继承和发扬。修炼士王宗岳传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蒋发。从蒋发到今天,武当赵堡太极拳在赵堡镇已相传400余年,是十几代人以身证司可行能行的大法。太极拳不是某个张三李四发明的,故不应姓张也不应姓李。  相似文献   

7.
修炼任何一家太极拳都须按程序进行,程序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由于太极拳之理既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实修特性,所以,实际修炼的过程中,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许多钟爱此拳之士穷毕生精力仍不解其中奥秘。”也因之与太极拳奥妙无穷的风采、魅力无限的境界失之交臂,从而徒留悲伤  相似文献   

8.
梁凯明 《武当》2013,(8):20-21
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技击的核心就是内劲的修炼。要想练好扎实的太极拳技击基本功,对下列五个方面的问题,应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一、太极拳内劲的修炼在实战中,任何拳术都必须以"力"作为根本,太极拳也不例外,没有力就无法用于技击,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功法。太极拳讲究"放松"、"柔软"、"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等等,但并不是完全否认力的存在,而是要求每位初学者换掉天生的笨力,具备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柔弹性内力"——这就是太极拳内劲的修炼过程,也是个换力过程。学拳之初,必须严格做到无须用力。过了这个阶段,还要有较大的"本力"才行,只是所用的力不能是僵力、蛮力、犟力,而是  相似文献   

9.
以"象思维"理论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等谈讨太极拳心法的概念、构建模式、构成要素、原理作用以及运用要点,从而挖掘太极拳心理修炼的内涵及方法。主要结论:作为内家拳之一的太极拳,尤其讲究"心法"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心理训练方法体系;心法是太极拳的灵魂;太极拳心法的构建模式是"意念造型";主要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太极拳心法的原理是"象思维"理论,运用要点是"得意忘形""以意导势""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是思想拳、是哲拳,向来有"三分练,七分悟"之说。学太极拳必先明太极之理,通修炼之路,理清路明,方有所得。文章从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太极拳到底练什么,太极拳为什么要稳静、缓慢,松与紧的辨证关系,太极拳运动如何放松,太极拳与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目的在于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主体教学法在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教学中对学生练习情绪的保持与提高,教材的掌握效果,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等方面都优于主导教学法的教学。并且,主体教学法在教材简单、危险度小、学生有一定自律性的教学中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体育思想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体育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究竟是如何影响中国体育教育,体育思想与其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又是如何等问题,在目前尚属研究空白。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体育教育产生的影响等两大方面,阐明近代以来体育思想之核心价值观是影响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3.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运动锻炼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探索可能产生较大干预效应的运动方案。结果表明:(1)运动锻炼对产妇抑郁呈大效应量干预效果;(2)运动内容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有氧运动、组合练习、抗阻练习;(3)单次干预时长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分别为30~40 min亚组、60 min亚组;(4)4-5次/周的干预频率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最大,且干预效应随干预频率减少而减少;(5)持续3-4周至24周的运动锻炼均对产后抑郁产生了良好干预效应,12周左右运动锻炼的干预效应最好;(6)练习形式对产妇抑郁的干预效应量依次为集体练习、个人练习。结论:(1)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产后抑郁症状,产后运动可能优于产前运动干预效果;集体锻炼可能优于个人锻炼干预效果;(2)每周锻炼4-5次、每次锻炼持续30~40 min左右、共持续12周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更有可能获得改善产后抑郁的理想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子朴 《体育科学》2006,26(11):12-21,48
综观整个西方经济学发展史,在每个时期都产生过对后期甚至至今看来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说和理论观点。同样,对今天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依据西方经济学发展史的四个阶段中,每个时期的一些代表人物或主流经济思想观点,对当今体育经济思想形成具有的重要影响和借鉴价值,甚至,包括今天看来与体育经济发展并无太多关联的经济学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二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将浮出水面,并对体育经济学这门年轻的学科发展有着战略性的指导意义。探究西方经济学发展中对当今体育经济思想形成以及学科体系构建的影响,其战略意义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已在中国大规模地展开,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关键是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的课程理念的变化和课程实施能力的提高。而这一切都要以教师人际关系的重塑为前提条件,要靠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与管理者以及与学科专家的对话合作理解沟通的关系的形成。为此,对此前不同程度扭曲的教师人际关系应予检讨,并应重构和谐民主的新型教师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6.
Relative age effect (RAE) in sports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Recent studies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irthplace in addition to the RAE. The first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how the magnitude of the RAE in two major professional sports in Japan, baseball and soccer. Second, we examined the birthplace effect and compared its magnitude with that of the RAE. The effect sizes were estimated using a Bayesian hierarchical Poisson model with the number of players as dependent variable. The RAEs were 9.0% and 7.7% per month for soccer and baseball, respectively. These estimates imply that children born in the first month of a school year have about three times greater chance of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player than those born in the last month of the year. Over half of the difference in likelihoods of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player between birthplaces was accounted for by weather conditions, with the likelihood decreasing by 1% per snow day. An effect of population size was not detected in the data. By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samples, we demonstrated that using quarterly data leads to underestimation and that the age range of sampled athletes should be set carefully.  相似文献   

17.
击剑运动员个性化心理能力指标建构及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成林  刘微娜  任莉敏 《体育科学》2007,27(8):31-36,52
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击剑运动项目特征为切入点,在对国家击剑队进行科技攻关服务、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测量方法,对高水平击剑运动员个性化心理能力构成因素及监控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构成击剑运动员个性化心理控制能力的指标是注意转换能力、竞技控制能力和应对困境能力。根据所构建个性化心理指标,结合击剑技、战术特点的专项辅助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击剑运动员个性化注意转换能力的提高;对击剑运动员实施的关键分模拟训练及各种针对个性化模拟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击剑运动员比赛适应能力,从而促进了其竞技心理能力的提高;应对策略训练能较好地提高击剑运动员逆境的合理应对能力,从而促进运动员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拓展训练以其丰富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促进培训学员的全面发展,因具备开发潜能、增强自信、磨练意志、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协作等功能而备受国家、地区、院校等各级领导的重视。本文试从实施拓展训练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对电大开放教育学员开展此项运动的实践意义,即,期待拓展训练能成为电大开放教育的一个新载体,为创新电大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育的文化原论及其社会情感的互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了竞技体育的文化成因,提出了情感愉悦和宣泄的制度化是其文化本质。阐述了社会情感在竞技体育文化中的作用,认为社会情感以接受、沟通和支持的方式对竞技体育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20.
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穴位电刺激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采用穴位电刺激的方法,探讨其对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效果。结果显示,用穴位电刺激法能提高骨骼肌的峰力矩、功率,及膝关节屈伸肌肉的快速力量,故可作为提高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有效方法。其中,不同穴位电刺激的效果有明显差异,综合刺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