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易于接受,结合高职数学教材中的数学之美,论述了数学美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丁巍 《中国科技信息》2007,(15):213-213,215
本文介绍了《线性代数》中的美之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中,去创造数学美,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师的责任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数学意识和观察世界的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能力,具有以数学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欣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的能力。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在教学中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4.
杨正杰 《科教文汇》2009,(3):139-139
数学教师的责任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数学意识和观察世界的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能力,具有以数学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欣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的能力。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在教学中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5.
美育的成效如何,在于向学生提示美的程度有多深.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揭示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美因,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欣赏数学的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对称美、相似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3)
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复杂的,数学学习有着极大的难度。然而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数学仍具备着许多的美的特征。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数学学习的现状及问题,解释了数学美的概念及重要含义,分析了数学美的基本内容,并对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发现数学之美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为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处于学生数学学习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新时期,我国初中阶段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与时俱进来进行改正和完善。探索数学之美,就是要让数学之美渗透课堂,真正深入学生学习思维并能够灵活运用,也就是要让数学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分析,论证了新时期可以发展的数学教育的创新模式,给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带来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学美是数学学科的精神表达,数学美可以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在阐述美与数学美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数学中符号美、抽象美、简单美等的表现形式,探讨了数学美的客观性、社会性、物质性、宜人性的本质,最后提出了如何在高职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追求美的能力,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罗泽忠 《内江科技》2010,31(8):203-203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之羡体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上展现数学关,使学生能够欣赏敷学的美学价值,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数学简洁之美、思维之美、数形结合之美、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才会高。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才会体验到数学之美,感受到学数学之乐。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学习数学还是缺少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应大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史知识有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数的认识及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形的概念的形成以及几何学的发展、数学的几次危机等等这些数学史知识,它们有的简单切近学生生活,有的抽象飘渺引发学生好奇思考,有的激烈争论严格证明体现着浓烈的数学精神,这些正是数学美的真正内涵。用数学之美,吸引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职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为学生专业枝能的学习与提高服务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实践中处处应用数学,然而数学的抽象和枯燥使学生害怕数学。“三三四”课堂教学规范让学生感悟数学,从生活的各个不同视角体会数学的大众化和数学为大众的现实意义。在数学情境中认识、感悟、学习数学,体味数学的对称、统一、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3.
数学有抽象概括,严密逻辑的特点,但数学中也蕴藏着美,从数学概念到解题过程都会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如果教师在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数学的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欣赏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那么就比较容易克服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4.
王咏芳 《今日科苑》2007,(6):119-119
在高职数学解题教学中,以数学美的角度为切入口,从简洁美、对称美、相似美、和谐美和奇异美这五个方面对数学美进行了例谈,旨在发掘出数学解题教学的美育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宝良 《科学中国人》2014,(2S):162-162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应是生活化的,因为学生最终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因此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数学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去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实践数学之利,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有开拓创新精神新人。  相似文献   

16.
俸卫 《内江科技》2013,(6):126+125
本文通过分析微积分的统一美、对称美、奇异美和神力美,并结合实例对每一种美进行了阐述,清晰地揭示了微积分中所蕴含的数学美,进一步指出认识和理解微积分的数学美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发学习数学热情的捷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的深层动力。  相似文献   

17.
梅德荣 《科教文汇》2009,(5):118-118
从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难题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数学的和谐美、协同美、奇异美以及征服美,倡导崇尚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教师要善于与小学生沟通感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分析数学问题要联系生活,化抽象为具体;用数学之美陶治学生情操;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兴趣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5)
美对生活和科学等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因素,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数学只有达到学习理解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慢慢发现数学与美存在一定联系,无论是初代和高代数学,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如美之简洁、美之对称,美之直观、美之奇异,美之统一、美之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李从兵 《科教文汇》2013,(24):148-148,156
笔者认为让孩子们在课堂上领悟到数学美,对孩子进行数学审美教育,进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就为什么要孩子领悟数学美,如何加强数学审美教育,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美,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创造运用数学美而展开探讨,说明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