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体质健康预警针对体质健康等级评定存在的信息缺失、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非均衡性、学生对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不够重视等问题,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与健康预测为基础而建立的预警警示分析系统.通过对体质健康弱化状态进行分析、监控并发出预警.通过对个体体质健康信息的具体预警,促进学生对体质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健康危机意识,从而产生改善体质健康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促进主动进行锻炼的自我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网络管理系统,对学生体质健康实施互动式、分层、动态管理,通过测试和输入体质健康相关信息,经过体质健康分析评估软件处理,输出体质健康的评估信息和相应的"健康处方"和"运动处方",实施相应干预,学生定期反馈体质健康信息,或通过定期检测获得体质健康信息,采用集体指导、个别咨询和网络互动形式,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阶段性目标进行分层动态管理,发挥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归纳法等方法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以来的大学体质监测现状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只重视测试的过程,忽视测试后对学生体质数据的反馈分析以及体质健康干预和指导等。从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咨询、创建多元化激励奖励体系,建立体质监测和体力活动跟踪管理与信息反馈系统,开展综合性学校体质健康促进计划,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大学体质健康的监测体系,发挥体质监测在指导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江苏省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并探索其人口学影响因素,为高中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治理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抽取的1 03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运用《普通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测试(HRFK-24)》测试体质健康知识,运用SPSS 23.0对不同地区、年级、性别的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对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的人口学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江苏省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3.90分,及格率为49.61%。在体质健康知识四个维度成绩方面,体质健康测量和评价方面的知识最弱,及格率为10.68%。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级和地区等因素对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且女生分数高于男生,苏北学生分数高于苏南和苏中,高一学生得分高于高二。结论:江苏省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年级和性别是影响高中生体质健康知识的人口学因素。在学生体质健康知识的四个维度方面,体质健康测量和评价、体重控制和能量平衡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建议:学生体质健康知识亟须治理,可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领域强化体质健康知识教育;国家要制定...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0,(3):50-53
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过程进行评价,从体质健康情况、体育锻炼情况、运动条件保障等三方面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以及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影响要素进行研究,梳理了体质健康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完善了体质健康发展评价体系,包括3个首层影响要素和17个深层次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体质健康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呈下滑趋势,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从政策的视角深入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政策的逻辑关联、价值导向、目标指向、存在问题及原因、政策对现实的回应和局限性,并从宏观微观政策、政策配套体系建设及政策的调整等维度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对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业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构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是由满足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包括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信息网络、科学指导、营养与卫生和体质健康监测六大体系.明确青少年体质健康需求是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的前提.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体系良性运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姜淼淼 《冰雪运动》2015,(2):59-61,79
研究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对冬季体育健身功能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探讨冬季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体质与健康的含义和关系,阐述了冬季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的实效性,指出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科学化的冬季体育健身课程教学体系,加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指导,探索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冬季体育教学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充分发挥冬季体育教学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7年正式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长安大学2007级、2008级学生健康体质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指数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认识,从而比较准确的反映综合性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特点。通过对长安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问题探讨和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郭锐 《体育世界》2012,(12):53-55
根据2007年正式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武汉科技大学2010级、2011级学生健康体质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指数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认识,从而比较准确的反映综合性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特点。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问题探讨和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身心发展的角度对人们开展排球健身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合排球运动的健身特点 ,对不同年龄阶段及体质状况的人 ,该如何进行排球健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大学生的体质和身体成分进行监测与评价,旨在了解健美操专项大学生体质和身体成分的变化趋势,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健美操专项大学生在四年间,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变化不大,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显著增加(P〈0.05),身体素质中的立定跳远以及男生的握力和女生的柔韧性显著提高(P〈0.05);身体成分中只有男生的体脂重量、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腰臀比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显著。说明健美操运动训练可改善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减少脂肪含量,增加肌肉重量,从而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肌肉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设计运动处方和实验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灵活应用不同体质健康水平的运动处方,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进行了有目的的干预,以探寻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处方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时间为12周。实验前后对大学生进行了体成分测试和主观锻炼体验量表(SEES)测试,重点分析实施运动处方与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各项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实验运动处方使体成分得到有益的改善。通过对实验前后SEES量表各维度比较,运动处方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良性的情绪体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兰州交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及体育教学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兰州交通大学体育部测得的学生体质与健康指标数据为依据,对大学生体质状况作一分析和比较。试图以此揭示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体质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为大学生体质的改善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地区汉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青海省 1985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海拔 2 0 0 0— 30 0 0m汉族城、乡学生的体质状况作 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 ,为高原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5年间 ,青藏高原汉族学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 ,发育水平有所提高 ,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推迟 ,单细、瘦弱的体型特点有所改善 ;肺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提高 ,但提高幅度不大 ,其中 ,耐力素质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对大学生身体素质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滨 《体育学刊》2001,8(2):109-111
身体素质和健身素质两之间在锻炼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部有很大的区别。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应主要体现在健身素质方面,以发展有氧代谢能力,增强心脑血管系统机能为主线,尽快扭转大学生健身素质普遍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传统保健体育健身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节奏的改变也给一些不能够适应这种快节奏变化的人的身体带来了许多健康方面的问题。传统保健体育能够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顺应新的生活节奏,为增强人们体质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传统保健体育内容广泛,不受场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是简单而健身效果极佳的运动方式。即使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其独具特色的保健魅力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质健康测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为未来大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的研究建立基础资料库,促使我校学生积极关注自身健康水平,获得健康知识,掌握自觉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超重和肥胖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身体指数(BMI)作为衡量肥胖程度的简便指标在国际上的应用一直比较广泛,近年来在我国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采用中国标准,选取沈阳市区40~59岁健康中年人158名为研究对象,由专业人员按照体质监测标准测试体重、身高、肺活量、台阶试验、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等指标。按BMI<18.5为低体重、18.5~25为正常体重、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分为4组比较分析。分析不同体重中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差异,以探讨体重对身体机能和素质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牡丹江市社区体育现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体育工作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主要途径。社区体育应运用各种方式,发动、引导、组织社区成员开展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为发展社区体育人口,增强国民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社区文化生活质量,营造文明、健康、科学的社区文化生活,提供各种体育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