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风》2016,(2)
达拉特发电厂三期#5炉为上海线锅炉厂生产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炉膛、平衡通风,摆动四角切园燃烧,固态排渣煤粉炉。在分隔屏和二级过设置两级减温器,墙再入口两侧管道设置事故喷水减温器。由于电网要求AGC投入率和响应速度,#5炉在330MW至165MW之间做深度调峰,这样负荷与煤量变化较大,造成#5炉燃烧不易控制,至使#5炉多次发生主、再热汽温超温事件,对锅炉安全和经济运行造成危害。针对上述问题,做了大量实验,找到了原因,为煤粉燃烧滞后造成。总结了预防、控制措施,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及时调整风量,让燃料快速完全燃烧,减少了AGC方式下#5炉超温次数。  相似文献   

2.
某热电厂1992年投产的两台HG-220/100-YM型煤粉炉,其中#1炉#3、4角喷燃器处的水冷壁连续发生爆管事故。为此对#1炉水冷壁进行失效研究,为解决爆管问题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计算流体力学(CFD)这一学科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近半个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学科发展的也日益成熟,逐步应用于炉内煤粉燃烧的数值计算,为燃煤电厂的运行优化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计划对本厂的#4燃煤锅炉进行低NOx燃烧技术改造,为了了解改造效果,观察煤粉炉内的燃烧过程,验证改造的可行性,为实际分析提供理论数据支撑,现对#4炉燃烧系统改造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大庆油田热电厂#1炉进行了锅炉热效率试验,通过试验对锅炉效率做以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包头发电分公司的600MW 2#发电机组的锅炉制粉系统,经过长期运行存在磨煤机通风阻力大,磨出口煤粉细度偏小,不利于煤粉的着火与燃烧等问题,提出改造和升级技术措施并进行实践,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某电厂一期2*600MW机组锅炉是东方锅炉厂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该厂1号机组自2016年11月15日并网运行至今,空预器排烟温度在近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对此现象进行简单的分析,利于停机后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7.
135MW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结构上区别于煤粉炉,具有内外热物料循环;在运行过程中燃用宽筛分燃料,通过混合热物料与炉内受热面进行传质、换热,因而其燃烧机理与常规煤粉炉有较大差别。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环保的清洁煤燃烧技术,具有其它燃烧技术不可比拟的技术特点,也是国家燃煤火力发电的技术路线之一,因此贾汪电厂的技改工程基于这一技术特点进行立项,并建设了4台135MW 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火电机组。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25)
对某电厂1000MW燃煤机组锅炉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一次风量、煤粉细度、燃尽风量、二次风分配、运行氧量等对锅炉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习惯运行工况下,一次风量偏大,适当降低一次风量能够提高煤粉的燃尽率、降低风机电耗;随着煤粉细度的提高,锅炉效率提高,CO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习惯运行工况下,燃尽风开度过大,影响煤粉燃尽和锅炉效率,燃尽风开度在70%左右,NOx和锅炉效率均较优;二次风采用两边大中间小的配风方式,改善氧量分配偏差的问题;运行氧量在2.4%左右时,锅炉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高武  章云 《科技广场》2007,20(5):143-144
基于DSP处理器,本文设计了一种对锅炉多路单个燃烧器煤粉燃烧火焰进行检测的系统,并对某电厂锅炉一煤粉燃烧器火焰图像资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简便实用,可实现单个燃烧器火焰的在线检测,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障锅炉燃烧效率,降低NOx的排放,文章设计了一种煤粉浓度、流速在线监测及调平系统。该系统采用静电感应的煤粉流速浓度在线测量技术,系统组成包括煤粉流速与浓度在线监测、煤粉流速调节装置、煤粉浓度调节装置、自动智能调平模块。实现了一次风管内煤粉的流速、浓度值实时检测,并传送到DCS。基于在线监测数据,通过调整煤粉流速调整设备、磨煤机出口煤粉浓度调整设备,同步调整二次风和燃尽风,达到优化锅炉燃烧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上林南南实业有限公司动力厂65t/h煤粉炉改造为6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后锅炉结焦和布风板严重变形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再改进措施,如改进破碎系统、将风冷布风板改为水冷水冷布风板、将圆柱式风帽改为钟罩式风帽、将原埋管防磨护瓦由吊挂在埋营上改为直接焊在埋管上等,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为煤粉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设备选型及运行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烧原理是低温、循环燃烧方式,这种燃烧方式能够实现炉内脱硫、脱硝,同时在燃用低热值煤方面较煤粉炉有明显的优势。随着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CFB锅炉在四川白马的成功示范,大容量超临界CFB锅炉燃烧工程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对超临界CFB锅炉燃烧经济性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对一、二次风配风,给煤以及床压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14)
包头二电厂#2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的燃煤锅炉,一次中间再热超高压自然循环汽包炉,呈П型布置,单炉膛,燃烧器四角布置,双切圆燃烧,引风机转速980r/min,电机功率2500KW。本文介绍了我厂#2炉引风机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变频改造后经济效益的分析和比照。在#2炉吸风机变频改造之后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电站锅炉的分类、影响锅炉运行的因素;以大型燃煤电站锅炉煤粉炉为例,分析煤粉炉运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河曲电厂#3机组600MW超临界锅炉制粉系统试验,通过调整6台磨煤机各粉管间的风速偏差和粉量偏差,对#3机组600MW超临界锅炉燃烧进行变配风及变配氧量试验,结果证明变配风方式对锅炉经济性影响较小,建议:(1)运行时尽量燃用低硫分煤种;(2)开展脱硝系统最大安全脱硝效率试验;(3)加强炉膛水冷壁高温腐蚀监测;(4)提升燃料主控最高限值。  相似文献   

16.
某电厂600MW超临界参数锅炉投运后存在屏式过热器温度偏差,在不同的磨煤机组运行状态下有不同的偏差.本文通过从一次风速与各粉管煤粉量分布方面的试验分析其温度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蒸汽温度偏差.  相似文献   

17.
胜利发电厂一期锅炉运行中长期存在一次风粉管道积粉、堵塞的现象.严重危害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分析发现,导致#2、#3角给粉机发生严重“下粉不均”.形成“堵管”的主要诱因是煤粉仓两端粉位过低。通过改进运行调整方法,避免#2、#3角风粉管发生严重堵塞。  相似文献   

18.
正新疆准东五彩湾电厂2×350MW工程安装2台350MW级燃煤间接空冷供热机组,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Π型锅炉。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每台磨煤机引出4根煤粉管道分别连接到锅炉前后墙的燃烧器,5台磨煤机分别带5层燃烧器,共20台低NOX燃烧器分前墙三层,后墙两层布置。正常运行时4台磨煤机运行可满足锅炉BMCR工况运行的要求,另1台备用。设计煤种为当地准东煤矿所生产的准东煤。  相似文献   

19.
黄鑫 《科技风》2012,(17):23
国电青山#13、14锅炉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超临界参数、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型号为:HG-1125/25.4-YM1.目前两台锅炉运行时间已达0.5万小时左右,发生氧化皮生成、剥落、堵管的风险增大.本文结合青山电厂的实例,对机组启停阶段防止锅炉氧化皮剥落、超温爆管技术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达电一期工程两台法国 ALSTHOM 330 MN汽轮发电机组 ,与之相配套的是北京巴威公司引进美国 B&W公司锅炉技术设计制造的 B&WB1 0 2 5 /1 1 8.4- M型亚临界参数中 ,一次中间再热的单汽包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炉。锅炉采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燃烧系统。燃烧器为双调风旋流式 EI-PRB型燃烧器 ,前后墙对冲布置。 4层燃烧器 ,每层前后墙各 4台 ,设置 4台 MPS— 2 2 5型平盘中速磨煤机 ,分别与 4层燃烧器相匹配 ,并采用具有分隔风室的二次风箱。设计煤种为东胜、神木地区长焰煤。此炉自从 1 995年 1 1月 1 5日 1 68h试运后运行至今 ,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