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当前实施新课改的环境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尤其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2010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全面推开.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新课改突破了历次课程改革的局限,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方面提出了全新的内容和要求。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尤其是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虽然说“教无定法”,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思考 1.新课程。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国以后,课改已进行过好多次。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进入新课改后,中学劳动技术课归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作为必修课开设。  相似文献   

5.
胡玲华 《湖北教育》2004,(17):23-24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进入新课改后,中学劳动技术课归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作为必修课开设。  相似文献   

6.
王进 《教师》2012,(16):117-117
新课改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我们也要紧跟时代要求,摒弃传统教学中落后、呆板的模式,充分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是信息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在教学中有着巨大优势;但是,在我们农村中学实际教学应用时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型相结合的职业技术课程,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积极构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领域教学工作者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势对教师的要求。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质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及面向未来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诸如教师信息技术观念陈旧、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偏低等等。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信息时代,学习就是对信息的掌握;在信息的海洋中,教师必需正确导航,学生才不会迷航。一、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质教师的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道德、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新课改以来,全国中小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不论是教学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本文就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进行整合提出一些看法和建  相似文献   

12.
资讯     
动态全国民族中学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召开11月12日至16日,全国民族中学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和推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典型经验,共享成果,共同提高。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基础教育司、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以彰显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为中学基础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另一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就是看书、交流、做题,多媒体设备使用有限。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达到优势互补的高效课堂?本文就这一课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新课改提升了信息技术课程在整个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任务与目标,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同时也要求在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大程度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充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题地位;倡导学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的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作为中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课程整合中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开设,是参与课程整合的“课程”?还是支持课程整合的“媒体”?本文就信息技术及其课程的“课程”和“媒体”的“二重性”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有效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变革有两大主线,一是国家2000年启动的教育信息化(“校校通”)工程,一是国家2001年启动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这两者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之间的结合点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伴随着全国性的“课程整合热”,各地纷纷启动了大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项目,各级中小学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在实践中,教师最大的疑问就是:在各类评优课、公开课上使用精美的课件,在一节课中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媒体,给学生大量的信息(戏称从“人灌”到“电灌”)就算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吗?  相似文献   

19.
1弄潮儿在潮头立1.1铁肩担道义新课改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新课改的号角响彻长城内外,新课改的浪潮席卷塞北江南,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是做弄潮儿,还是赶潮人,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选择.为推动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联合河北省鹿泉一中、天津中学、浙江余杭高级中学、湖北大学附中、西北大学附中等20所全国课改前沿学校,举办第三届全国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教育,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理应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被与时俱进地引入到中学的教学内容中,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等各方面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对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究,以期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