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宪法》和《教育法》等有关法律确认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从而确立了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组成部分中的地位。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合法地位。根据宪法的这一原则,在制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都明确并重申了这一基本原则。近几年来,民办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相似文献   

2.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第四次修正案,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则,这进一步提升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扩大了私有财产的范围,并为进一步完善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三月和熙的春风中,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了我国宪法,这意味着尊重和保护人权作为国家基本原则已得到宪法确认,将对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中提到:1917年墨西哥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制定,是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对于这一结论,本文想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有财产权在各国宪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国宪法都把财产权问题作为其宪政的基石之一。而我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却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2004年3月14号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给全民尤其是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动力,这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仍有许多应改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叶剑英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尤其是为我国宪法的创制作出了贡献。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出台后,叶剑英一直关注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特别是在十年动乱中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了严重破坏,针对这个教训,叶剑英强调,一个国家非有法律和制度不可。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叶剑英作了(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并主持通过了1978年宪法。由于形势的发展变化,1980年9月,叶剑英主持召开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正式开始对1978年宪法进行全面修改。并于1982年12月通过了新宪法。他说:这部宪法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部宪法。新…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认真审议并通过了十四条宪法修正案。这是对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公布施行的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  相似文献   

8.
"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宪政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宪法>(作为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宪法制定了怪异的总统选举办法2000年举行的美国第43届总统选举,是美国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最难以预测的大选,最终竟变成一部荒诞不经的超现实主义的滑稽新片。这着实令全世界大吃一惊,一向自诩“民主典范”的美国选举究竟怎么了?这使我们有必要对美国的民主制度作深入分析,弄清其弊病所在。笔者认为从美国宪法的角度来分析这次大选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宪法,并且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规定三权分立的宪法,被后来许多西方宪法所仿效。西方法学家称之为“成文宪法的典范”。但正是这部被西…  相似文献   

10.
对宪法解释主体和权限的准确界定是关涉宪法诉讼能否启动和进行的关键问题。《宪法》第67条第一款规定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权,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专属解释权,它的存在在逻辑上必然排斥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宪法进行解释,这成为宪法诉讼的“一大障碍”。通过对宪法文本相关规定的解读分析,可以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解释权并非专属解释权,而应该是专门解释权,这种解释并不排斥其他国家机关以及个人对宪法进行解释,各个层面的宪法解释权的行使恰恰形成一个完整的宪法解释体系,并最终服从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门解释。  相似文献   

11.
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的完善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第22条对现行宪法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进行了修改,不仅扩大了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克服了现行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不力的弊端,而且避免了法律条文表述中不一致,可能引起歧义的弊端。同时,由于增加了补偿条款,使宪法对私有财产保护的结构予以完整,完善了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为公民独立人格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前提,有力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国家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聂早早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2):32-34,41
对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是对现行宪法的发展,是一次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宪政活动。在我国民主宪政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执政党对宪法的尊重,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树立了宪法的权威:这次修宪是全国人民有序参与政治民主决策和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过程,充分实现了政治民主。发展了民主政治;体现了法治要求,强化了法治原则,彰显国家法治化程度的提高;人权观的解放和人权保障力度、范围的加大.是我国人权事业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专题概述]本专题涉及八年级下册第--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这两个单元的内容。《坚持宪法至上》主要讲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宪法监督等问题。《崇尚法治精神》主要讲述了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公平正义的含义和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9月,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50周年。有关宪法的问题无疑是高考复习时需要纵横联系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保障,控制国家权力;二是微观保障,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历史地看,宏观上,人权观念的变化促使了宪法观念从限制国家权力到作为共同体的根本价值的变化。微观上,人权促使了基本权利的增长。这两方面的变化体现了人权保障的新跨越。我国宪法和现代宪法观念有暗合之处,但不能等同。这是对我国人权保障条款的认识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共中央建议,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了再一次修改,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此次修宪时机成熟,方式恰当,立意高远,是又一次成功的修宪,是我国现行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整个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份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将要对宪法进行修改,这将是这部国家根本大法21年来的第四次修改。 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央提出了14项修改宪法建议,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切改革措施都必须按照宪法办事,经济改革的措施尤其要落实宪法第六条和第七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宪法的规定,削弱和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违背宪法的,必须予以批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保持我们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关键。经济改革应该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国有经济,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宪法语言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很容易造成同一宪法条文多种解释结果的产生,那么究竞是立法机关还是司法机关有权对其做出最权威的解释呢?在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议。由于宪法解释主体决定着谁能够最终决定宪法的意义。作为宪法解释的主体应当更有利于实现宪法保障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宗旨,而在这方面,由司法机关行使宪法解释权要比立法机关更具有优势,同时也是世界宪政实践的趋势。而且从司法的过程来说,宪法解释作为沟通宪法与宪法适用之间的桥梁,与宪法适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宪法解释乃是宪法适用的必要条件,而没有宪法适用。宪法解释也将失去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来,已先后有过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四部宪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建国四年后制定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还不具备制宪的条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它在总结胜利成果和确立国家制度方面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和发展,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已逐步成熟。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