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等值翻译观和等效翻译观中的"忠实"观点如今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该文结合关联理论对"忠实"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忠实"的对象是原文对原文读者(译者)产生的语境效果,而译者的目标就是要以该语境效果作为自己的信息意图,通过最佳关联假设选择适当的译入语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并且这种交际包括了两个明示-推理交际过程,第一过程涉及交际者与作为意向受众的译者间的交际;第二过程涉及译者与意向译语受众之间的交际。因此,与传统翻译理论不同,关联翻译理论指出忠实的翻译就是第二交际过程应尽量忠实于第一交际过程,翻译中既要做到忠实原交际的意图,还要做到忠实原交际的推理方式。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为对象,对比分析了此诗的两个汉译本,以期对诗歌翻译批评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而关联翻译理论把关联理论与翻译结合起来认为翻译同样是明示——推理交际。而要做到忠实原交际翻译,对译者来说,必须做到采取和原作者一样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也就是同样的显现设想、互显设想的明示方式,因此提出了明示——推理的翻译交际与推理空间等距原则。该文主要是讨论推理空间等距原则在林语堂的作品《中国的智慧》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刘辉 《海外英语》2023,(4):42-44
一直以来关联理论翻译观广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翻译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与丰富的框架理论。关联理论是一种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指导作用,结合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应用优势,分别依据解释性文字、逻辑关系、近义词和同义词、词形来推断词义,从而更好地完成语句翻译,保留原作者思想意图。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是一种以认知为基础的交际理论。交际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创建最佳关联的过程。关联翻译观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静态的语码转换,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应该认清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这种交际的翻译观和传统的忠实翻译观并不矛盾,两者结合才能实现翻译效度和信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语用学视角对翻译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思维运作的动态过程.翻译是一个寻找最佳关联的交际过程.译者从原语及其语境假设中进行推理,获得最佳关联,并在译文中明示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这是关联理论对翻译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7.
该文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从认知语境和诗人意图两方面对比分析李白《月下独酌》的两个英译文,指出各自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在翻译领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帮助解决不少翻译难题。基于关联翻译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译文读者在付出有效努力的情况下获得对原文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帮助译文读者对原文正确理解。以广东地区粤语公示语翻译为例,探讨关联理论翻译观指导下的方言翻译方法。建议根据不同语境选用直译、音译、意译等翻译策略提高语境的吻合度,使方言翻译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操时尧 《英语辅导》2008,(3):115-117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过程是译者把源语作者的意图准确地传递给译语受体的过程,因此,译者的任务是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本文旨在运用该理论从语义关联、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三个层面探讨奥运主题口号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进行了推理,该理论认为发言人要提供最佳关联的信息,使听者可以用最小的处理努力来理解发言人的含义,产生恰当的语境效果。文章运用关联理论首先对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的解释力做了具体分析,然后以真实的商务信函为语料,从关联翻译观分析了模糊语在现代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汉译,并对写信人如何使用模糊语言明示话语信息进行了探讨,以实现模糊语翻译的最佳关联,达到准确表达交际的意图,最终实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必须遵照原作者的思想意图,忠实地再现原作的内容与风格,且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解构主义概念的提出,彻底颠覆了这一理论传统。本文通过对解构主义理论的阐述,总结了其对传统翻译理论三个方面的影响,并结合这些影响,进一步探讨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进步性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翻译理论赋予原文与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译文只是原文的临摹或仿拟,必须忠实于原文,做到与原文完全对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理论研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解构传统翻译忠实观,否定原文高贵而译文低贱的等级观念,重新表述"忠实",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来重新审视传统上的忠实观.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忠实原文、忠实原作一直被认为是评价译文好坏的标准。然而,在西方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传统的翻译理论受到了新的质疑和挑战。本文以解构主义理论的"解构观"为视角,阐述这一理论对传统翻译"忠实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概念隐喻无处不在,中医术语里有着大量的概念隐喻。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变得较为艰难。关联理论的意图观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方法运用到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中去,达到最佳关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祖国对你说什么》的文学评论很少,从翻译批评角度出发的目前还是空白。本文试图用关联翻译理论对其二种译文进行比较与分析,以论证关联翻译理论中的认知环境,交际意图及最佳关联对等等概念。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由认知语用学派提出的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但其对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无处不在,中医术语里有着大量的概念隐喻.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变得较为艰难.关联理论的意图观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方法运用到中医概念隐喻的翻译中去,达到最佳关联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Gutt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Howard Goldblatt《酒国》英译本为例,对其英译本中的成语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译者应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实现最佳关联为目的,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较为准确地把握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对译文的期盼,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翻译汉语成语,从而提高译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双关语是最难翻译的修辞现象之一,对它的翻译往往会失去双关的形式和语境效果.基于此,避开探讨双关语的具体翻译策略,而依据关联理论从语音、语义和语形三方面对英语双关语的关联意义和语境效果进行动态研究.一方面解释发话者如何表达其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另一方面,也对译语效果进行关联分析,进而明确如何将双关语译得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20.
李文辉 《考试周刊》2010,(35):113-115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翻译技能。应用关联理论翻译观指导翻译教学有助于让学生认识到翻译活动是一种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三元交际活动,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原文进行正确理解的习惯,以及准确地用文字传递出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翻译素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英汉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