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民族主义视角看,作为创办者与主笔之一的梁启超的思想变化影响了《新小说》的分期,也影响了小说作者的历史叙述。这些作者与其说是叙述历史,不如说是重构历史,召唤民族主义;宗旨乃在于将中国纳入世界普遍历史格局,将其变成现代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话语构建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东西方历史文本《史记》和《剑桥中国史》对同一历史事件"商鞅变法"的历史叙述异同,指出两者在文本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立足点、叙述深度和时间指示、结构编排、叙述语选择上。而后本文探讨了对比分析所反映出的历史叙述"曲解故事"的基调和其通过深层话语空间所展现的价值判断立场,特别对客观史实叙述中的主观认知倾向进行了讨论,认为历史叙述的意义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客观展现过去的事实,而是通过话语构建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中的价值观立场。  相似文献   

3.
历史叙述作为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建构的坚固手段,一直以来是以男权话语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女性叙述历史的话语权,长久以来处于被遮蔽、被隐匿的状态。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两部小说,通过改写与设置个人视野来解构宏大叙事,从个体体验消解革命政治,突出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尊重,以"逃离—隐藏"的叙述叙事模式,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眼中独特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4.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对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此,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处理教材内容的若干原则里,就专门列出这样一条:“中国历史除叙述汉族的历史外,也要叙述少数民族的历史,体现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契丹和女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少数民族,这两个民族先后建立的辽朝和金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封建王朝。辽、金的历史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5.
王华 《西藏教育》2008,(4):25-2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是每位历史教师的责任,而我校是内地西藏班,培养西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更为重要。《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较系统地叙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既有汉族的历史,也有少数民族的历史,还有他们之间相互交往的历史。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汤亭亭在《中国佬》中大量嫁接中国传统历史故事,改写古典名著和神话故事中的典型人物,希望靠此努力来改变美国白人对华裔根深蒂固的偏见。她从美国华裔作家的角度出发,从中国文化这一维度找到中美文化交融的切入点。史诗因其恢宏的叙述风格和严密的神话体系,经常被新兴民族在兴起阶段用来确立其民族身份和认同。汤亭亭在《中国佬》中从当代美国华裔这一特殊的叙述角度出发,借助史诗表明其对建立华裔文化身份的重视和决心。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丽江古城为例,简单叙述了民族型景观所带给我们的一种特殊的物境、意境和情境。我们应该努力去发掘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所包含的这“三境”,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努力从山水文化和民族文化上做文章,并且结合我们当今实际,创造我们自己特色的民族景观。  相似文献   

8.
美国只经二、三百年的高速发展便成为世界上年轻而又富有影响的国家。本文概略叙述美国从殖民地的建立、发展到独立之后的一段时间成为世界强国的历史,扼要阐明美利坚民族的融合过程,评说美国历史坎坷不平的发展道路及其多元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讲授民族关系史时,除了生动具体地讲述之外,还可借助挂图、插图、文物、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现针对民族关系史的特点,提出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以人带事法:以各历史阶段各民族的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活动为中心来叙述民族关系史。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时代主要是历史的时代。历史的观照渗透到现代认识的一切领域,要赋予艺术以历史倾向。艺术的历史倾向应当是对于过去历史的"现代看法",是社会的和人类的"现代兴趣",而不是迁就狭隘和低俗的"现代兴趣"。历史小说不叙述历史事实,只表现和个人事件连结在一起的历史事实,既要表现历史的必然性,也要关注人的命运,并在两者之间构成一种弹性和张力。以虚构为基础的艺术作品高于任何史实之上,历史题材创作要达到高于史实的艺术真实,不能从理念上出发,要从生活出发,并把历史事实提高到普遍的、典型的意义上来。民族性也是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内容,它包含在对民族生活场景的忠实描绘之中,更体现在表现本民族特有的对事物的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方式,以及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百年孤独》与《白鹿原》都是以一定历史空间作为切入点,从整体来观察和把握历史事件,剖析人物特点、生活形态,探讨真实的人生,从而豁透出民族的历史.此外,两者都运用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用现代意识、现代手法对一个村庄展开叙述,从而寓以深刻的哲理性.  相似文献   

12.
受解放初政治形势、历史任务和特殊文艺政策影响,新疆当代最重要的文学期刊《天山》从创办伊始,就一直侧重于刊发与新疆少数民族相关的作品。汉族作家展现少数民族生活、不同民族作品互译、广泛整理译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各民族作家相互合作在当时蔚然成风。同时,《天山》还坚持不懈地与各种地方民族主义做着斗争。在文学创作领域,既有以王玉胡的革命历史叙述为代表的一些优秀之作,也有很多作品还存在着模式化和理念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蒂莉·奥尔森是美国当代文坛优秀的犹太裔女作家 ,她以非凡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叙事技巧揭示犹太民族历史的悲剧和现实生活的困惑 ,表现出作者深沉的民族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文章从叙事视角、叙述方式及叙述语言等角度探讨其名著《给我猜个迷》独特的叙事策略和文体风格。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18,(1):20-24
张泽忠的小说集《蜂巢界》,有意淡化故事发生的当下时间,而将它们置于一种相对模糊的历史记忆之中,以建造出侗民族具有历史纵深的可叙述空间,并以此来寻绎与彰显侗民族族性形成的历史、逻辑文化原则。这种小说叙事的策略,既是张泽忠作为个体对本民族历史的庄严承诺,又是作家在接续历史中对民族未来乃至整个民族-国家未来的拟构的过程之中,对单一民族的历史形成境遇的轨迹的思考。这种以坚毅的民族灵魂、丰富的民族特色的叙写,树立并强调出多元文化时代的历史过程与主体性,来抗衡资本逻辑的全球化与后现代消解地方文化与民族叙事的狂欢化趋向,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上,一方面要继承古代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要理清爱国主义的古今的区别和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爱国主义对民族精神的凝聚作用和核心地位。本文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民族英雄、古代的忠孝与王朝、国家的关系以及历史叙述和民族记忆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百年孤独》对拉美文化身份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孤独》中孤独家族的一百年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在这一百年的历史追溯中维系着拉美民族身份迫切的探索。在作品中,历史叙述策略、寓意深刻的神话原型、马孔多人独特的魔幻意识等都体现了作者对被压抑被扭曲的民族文化身份的解构与重建的迫切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试论希罗多德与历史编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及其所著的《历史》,开创了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系统而生动地记述历史过程的历史叙述体裁,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不仅如此,希罗多德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叙述各民族的历史,并且重视历史考证和史料真伪的辨别,注意将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尽管其开创的历史叙述体载和史学方法也有不完善之处,但其在史学领域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18.
有关蚂蚁生活和习性的日常经验,以及有关"蚁艺"的民间知识,在作者的内在世界遇合、交融,生长出一种深挚的情意感知,它是最初的创作灵感,也成为文本的诗意之源。作者特殊情意感知的艺术化合与想象,生成超越日常经验—知识的文学叙述。其特殊情意感知在构思及创作过程中持续生长与深化,最终积淀为文本的叙述境界。《最后的蚁王》的叙述境界包括:1.历史追念与生命感伤。个人故事、家族故事及"蚁艺"故事,合构为庞阔的历史内容,具备历史感知与生命感知的情意蕴涵。2.精神气节与民族操守。作者刻意将蚁与人、"蚁艺"与人品作叙述类比,特意伸张与彰表坚韧、崇高的精神气节;且将"蚁艺"与人品置放于中国抗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中加以叙述与表现,就此将精神气节与民族操守建构起内在的叙事关联,着意张扬恢弘的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19.
一切历史都是对历史的叙述,中国新文学史亦然。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者们,有的在历史叙述中建构了新文学作为“先锋的”、“实验的”、“民族的”、“开放的”文学的整体形象;有的则将其叙述为“欧化的”、“言志的”文学。文学史中“新文学”摇曳的、不确定的形象,凸显了历史叙述者不同的理论前提和思想立场,同时也表明新文学在30年代不断被经典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受到争议和质询。  相似文献   

20.
徐寅 《华章》2010,(18)
梅卓的<太阳部落>体现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对于长篇小说的叙事处理,基于本民族的立场之上,采用历史化、民族化、女性化相结合的叙述方式,代表了当下藏族女性文本创作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