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释马俊仁     
在新中国体育50余年的历史上。你很难再找到像马俊仁这样的人物。如果他是一位作家,他一定会写出比阿加莎,克里斯蒂更具悬念的侦探小说;如果他是一名演员,他的表演将比喜剧大师卓别林还要精彩。一句话,中国体坛太像马俊仁这样善于“作秀”的教练员了。 马俊仁,男,944年10月28日生,辽宁人。 主要社会经历:赶车,参军,任中学体育教师,任辽宁女子中长跑队教练,现任辽宁省体委副主任(副厅级)。 “我的一生有三大愿望:一是拿世界冠军,二是破世界纪录,三是建田径训练基地。” 这是马俊仁在各种场合接受不同记者采访时多…  相似文献   

2.
马俊仁!马俊仁!王军霞!王军霞! 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上,赛场观众不时发出阵阵欢呼。 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马俊仁表现不错,他表示要在明年奥运会上为国家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用这个题目,无疑与众人意愿相悖而不受欢迎。笔者不想哗众取宠,只想让“热恋中人”清醒清醒,给老马减点压。在此须特别说明,此“戏”针对马俊仁这个大明星而言,更况且打了问号。 马俊仁身上有太多的神秘与悬念。他出名以来,忽而呼风唤雨,“世界纪录说破就破”,忽而又隐居“深山”,“因为搞基地无暇顾训练”而使队伍不成人样。但近期他的行情看涨,2月北京国际马拉松接力赛夺冠等壮举又吊起国人的胃口,加之田管中心对他的队员奥运目标定为前八的话音刚落,与老马接近的领导又亮出了悉尼欲夺奖牌以至金牌的豪言壮语,使人坠入五里雾中。  相似文献   

4.
马俊仁的管理确实是成功的,他以军人的风范和纪律训练着一群“特种部队”。但也应该看到,马俊仁的成功只是在一个特定社会和文化传统的背景下,依据运动项目自身发展规律而采取的一套成功管理的典范。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这并非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体现,更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如果简单效仿、照猫画虎,无疑会陷入泥潭、走进误区。  相似文献   

5.
方成先生是我从小就熟知且敬仰的漫画大师.他的漫画构思独特,内涵深遂,线条精练,造型准确.因此,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漫画我都设法收集,出版的画册我都会千方百计地买到.他画的"吴大郎开店",寓意深刻,针砭时弊,竟被改编成了河北邦子在天津广播电台播出,一幅漫画被改编成一出戏,在绘画史上还是空前的.年前有幸挂通了方老家里的电话,电话里传出的洪亮声音像一位中年人,没想到竟是已88岁高龄的方老亲自接的电话.来到方老家里,方老在门口迎接了我;我看到几个房间都摆满了书柜和书画.寒喧过后,方老点起了一支香烟,没等我问话,就已开始侃侃而谈地介绍起自己.  相似文献   

6.
于航 《健身科学》2013,(12):17-17
喜欢抱怨的徒弟 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有一个总是抱怨不停的弟子,很让人头疼。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里,然后喝干它。“味道怎么样?”大师问道。“非常苦。”弟子愁届持脸地回答。大师又让他把剩下的盐都撒到附近的湖里,并让他从湖里取一杯水再尝尝。大师问他:“这次是什么味道呢?”  相似文献   

7.
小茼 《体育博览》2008,(10):84-85
互动问题:牌技大师选出一张牌(观众不知牌面),再让观众自行选择,观众最终选出的牌将与牌技大师事先留下的那张一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将答案发至电子邮件sportsvision@126.com,前10名回答正确的读者均有机会获得舒雅男士内衣一套。  相似文献   

8.
金路 《网球》2008,(8):70-73
感谢纳达尔,如果没有他,费德勒比赛的悬念只在于汗液流失的多与少,而网坛的进程会变得索然无味。也感谢费德勒,他给网球赋予的优雅气质是利益网球最可贵的财富,他也让人们明白了这个世界没有神,亦或有神,但神也有累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吴艳艳是吴纪才掌心上的一颗明珠。 出战珀斯世界游泳锦标赛前夕,我到中国队驻地采访这对师徒。吴艳艳在盥洗间洗衣服,吴纪才在房间里刷运动鞋。他把我让进房间,却又不愿接受采访,说:“别采访吴艳艳啦,珀斯的比赛还很难讲的呢!”一口广西普通话。 老教练急中生智,来了一招金蝉脱壳:“单莺他们练得不错,你可以采访他们,我带你去!”说着,他引我进了单莺的房间。 “吴指导,你也太护短了,吴艳艳不是在嘛!”心直口快的单莺、瞿韵开始“围攻”他。 “她要休息啦。”他赶紧躲走了。除了刷鞋,他还在给她炖乌鸡汤,香味在楼道上漫溢。  相似文献   

10.
再次见到马俊仁,是在他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归来后.一脸的憔悴和苦恼已令我不解,一席深谈,我感到,马俊仁心中烦恼的苦水恰似一条浩浩荡荡的多“恼”河之波.马俊仁住院打点滴时,还有记者“问寒问暖”  相似文献   

11.
《网球》2006,(3)
孩提时代看魔术,人人都希望魔术师能变出一块巧克力塞到自己嘴里,还要附上一束从手帕里抽出的鲜花。现在人人都如此热爱桑托罗,心理也大致类似,他总能打出令人惊异的球,得到令人惊异的结果。他的杂耍风格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是对现代网球对速度和力量的嘲弄,是对大师和准大师们风格的颠覆,桑托罗的可爱在于他自己定义了非传统的持拍方式和非传统的打法,他虽然不能以此来横行,却能以此让高手们对他致敬。在澳网,桑托罗的表现让人们意识到加斯奎特和孟菲尔斯这样的毛头小子是如此靠不住,还不如静下心来欣赏桑托罗。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6,(12)
"天哪,好像我昨天还在看见他打比赛……"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这是对退役最初的惊讶。没有哪一年的退役会有2006年的纳芙拉蒂诺娃和阿加西那样伤感,阿加西像交响大师一样把握击球节奏,纳芙拉蒂诺娃像鼓手一样有最完美的截击手感.他们的退役,不但象征着两个时代的结束,而且让这两门技艺成为网球的绝响。对于他们来说,球场上激烈的拼杀终于GAMEOVER了,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在巡回赛里奔波,更不用为面临赛点而殚精竭虑。岁月破掉了他们人生中最光辉的发球局。他们的退役,正像是希尔顿在他的消失的地平线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13.
马俊仁给世界体坛扔了一枚重磅炸弹,搅得个世界田坛风烟四起。国际田径赛场,以往被黑皮肤,白皮肤统治的暗红色跑道上,而今一支黄皮肤的人马——“马家军”在刚结束的由18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吹起一阵龙卷风。马俊仁,这个已届知天命之年的东北大汉,正不声不响地给世界一个奇迹。一只要有弹丸之地容我立足我的追求就开始  相似文献   

14.
这个谜团很难解答,因为解答的关键在以创造奇迹闻名的马俊仁身上,而他本身就是一个谜团。不过奇迹毕竟不是神话,揪着自己的头发是离不开地球的。让我们看看老马队员奥运选拔赛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宋天章善用海竿钓鱼,在我们黄河一带颇有名气。一天我见他在雁鸣湖畔抛竿钓鱼便欣然过去,想领教一下他有何高招。那天他使用的是爆炸钩,看他做“炸弹饵”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令人感到新奇的,他做好“炸弹”后,又在“炸弹”与主线的连接器之间,也捏上一团象炸弹饵的糟食,乍看就像一根短线穿了两个馒头。我不解其意,向他请教,他耐心地告诉我:在自然水域钓鱼,水广鱼稀,即使用海竿钓也应撒窝子诱鱼。但由于钓点远,无法抛撒诱饵,若钩挂诱饵抛远,落点往往不理想,如频频投饵,还会惊扰鱼群。他“发明”这个办法——在“炸弹”附近再加一团诱饵,可以保…  相似文献   

16.
御风飞翔的恢弘,花溢满堂的璀璨,那都是我童年虚无飘渺的梦境。长大后,魔术为我的梦想增添了翅膀,霎时,一切都变得像是触手可及。在这亦真亦幻的魔术世界里,我从不敢奢求成为像大卫(David Copperfield)那样的魔术大师,而仅希望看到表演结束时观众惊讶而愉悦的表情。  相似文献   

17.
《当代体育》2010,(1):34-35
贾森·基德37岁的基德保持状态本身就是一种神奇,他在向过去的自己致敬。基德是联盟里当之无愧的传球大师,他有强壮的身体,他拿下三双轻而易举,他曾让毫无作为的网队一举成为东部强队,他也许没有科比和詹姆斯那样的人气.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收藏》2012,(5):132-137
不作壶的紫砂领航人 前阵子,笔者看到有媒体称史俊棠是没有作品的大师。史俊棠笑谈自己绝对算不上大师。大师是时代的产物,是让作品来说话的。过去的年代里是没有大师这个称号的。1985年,这位被媒体称为没有作品的大师的史俊棠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紫砂协会——上海紫砂协会,借助都市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9.
足坛是个灿烂的星空,那些光耀万丈.在世人心中长期拥有位置的是恒星。而另一些人尽管才华出众,但却昙花一现,像流星一样稍纵即逝,留给人们的只是残缺不全的记忆。德尼尔森正是一颗流星。德尼尔森,一个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曾几何时3500万美金的转会费令他风光无限。然而仅仅两三年时间人们便已经不再记起巴西队还有德尼尔森,是什么原因让此君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烟消云散了呢?初出江湖,德尼尔森倚仗秀丽的脚法和超群的控球能力,使自己名声鹊起并赢得了“盘球大师”的美誉,称他是加林查的转世灵童,甚至有人认为他将成为巴西队未来…  相似文献   

20.
正在魔术艺术中,魔术大师和普通魔术师的差别就在于能否更好地控制动作、语言,转移注意力,引导观众相信他的所作所为。观众跟随魔术师的表达进行判断,思维就会被引入误区,好像走进一个被预先设计好的迷宫,最终对结果产生误判,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