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实验等方法,对西安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4学期的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对篮球专修课多学期教学过程进行过程性教学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主修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认真程度和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保证了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篮球已经成为一项受到广泛关注的运动项目,在许多学校和社区中,篮球课程已经成为普及体育教育的重要一环。然而,在现有的篮球课程中,教师往往侧重于向学生灌输技术知识,而忽略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文基于教学改革的理论框架以及自主学习建构理论,提出了一种五维新生态篮球体育课程模型,强调在篮球教育中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篮球体育课程模型的基础上,该文进一步设计了一种提升自主学习品质的策略模型,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展现其主体性。该策略模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调节、评价和掌控能力。基于五维新生态篮球体育课程模型设计的自主学习品质提升策略模型,能够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并有利于篮球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吴嘉麟 《新体育》2023,(16):73-75
文章以上海市高桥中学高二篮球专项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在高中篮球专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并检验了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学习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篮球学习行为测评数据有了显著提高,相比实验前篮球学习参与维度的测评得分、篮球学习互动维度的测评得分以及篮球学习行为测评总得分均有了显著差异(P<0.05),篮球学习专注行为维度的得分有了非常显著提高(P<0.01)。而对照组学生的篮球学习行为测评数据不但无显著提高还有轻微的下降。可知,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在高中篮球专项课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篮球学习行为有积极、正面的影响,是优化学生篮球学习参与行为、篮球学习专注行为、篮球学习互动行为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4.
王维 《体育世界》2010,(12):100-101
传统的篮球考核着重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标评价,淡化、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本文依据高校体育应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这一思想,并在充分论证科学考核在实现篮球教学目的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篮球教学应该作为学生篮球终身化的开端,而不是作为一个量化的教学任务来完成;建立起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基础差异,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运动技能掌握、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及综合能力掌握,并把学生的进步幅度和综合能力掌握纳入评价内容的达标与综合能力掌握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大学生篮球选项课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篮球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安排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对篮球技战术的掌握,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运用自组织竞争网络理论与方法,通过教学实验初步构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实验得出:基于神经网络的篮球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能较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结果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神经网络教学评价体系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某些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理念本课采用篮球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此来代替枯燥的基本动作练习,满足了不同学生运动需求,保护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从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中还设计了多处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学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激励教学法在高校篮球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了激励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首先,在教学中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但是学习并掌握篮球技术动作却为学生所厌烦。这套篮球操简单易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悉球性,为学生学习篮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通过音乐的伴奏,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尤其是女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中专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调动学生对篮球课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将领会教学法引入篮球选项课教学中,探讨篮球教学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掌握篮球技能。实验结果发现,“领会教学法”比较适合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巩固和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篮球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世界篮球运动的飞速发展,篮球公选课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青少年最为愿意参与体育课程之一。但目前我国高校篮球公选课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高校公选篮球课教学必须适时做出变革,要符合大学生对篮球知识需求的多样性,以此从根本上提高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使高校公选篮球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篮球技能、培养篮球兴趣的坚实阵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效果、大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在教学和比赛中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篮球意识的主要内容,寻求大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服务于篮球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主要运用了软件工程法把计算机动画技术和篮球战术教学结合起来制作出篮球战术动画,突破了篮球战术传统教学时的逻辑思维障碍。结论:篮球战术动画教学全方位,无死角地演示篮球战术,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探讨高校篮球课的教学,提出了将自组织理论应用到教学实验中,设计了高校篮球课自组织教学模式和教学实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自组织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三人制篮球除了具有篮球运动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锻炼价值和意义。笔者以三人制篮球技战术为核心教学内容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三人制篮球能够提高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以三人制篮球技战术为核心教学内容的篮球教学,技战术运用广泛,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明显,更适合作为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的核心内容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伍德忠  张龙 《体育科技》2013,(6):116-120
通过教学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高中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一、该模式可以应用于高中篮球课程教学,能提高学生速度、耐力、力量能力.二、充分体现了学生团队协作、自我管理能力,全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理论、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学生对篮球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行为、意识、情感的掌握.三、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利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开始围绕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高校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内容,篮球依然是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中最热衷的项目之一。而篮球教学一直以来过分强调以传授运动技艺为中心,出现了学生爱打篮球不爱上篮球课的现象。因此,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从思想到方法都需要改革,使得高校的篮球运动更好的发展,并使高校竞技篮球开展得更为专业化。从普通高校竞技篮球的教学为出发点,从篮球教学的教学方法、篮球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心理以及篮球运动伤病的预防等几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8.
篮球课的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如何使篮球教学与训练成为高校女生喜爱又愿意去练习的锻炼项目,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行"快乐体育"教学,并利用高校女生的表现欲引导她们的学习兴趣、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组建高校女子篮球体育社团等方式方法调动高校女生对篮球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通过CAI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篮球裁判的理论知识,掌握篮球裁判技能水平,并提高篮球裁判员的临场判罚能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篮球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认为多媒体技术辅助篮球裁判员教学的意义重大,因此认为应加快多媒体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及普及。  相似文献   

20.
从长春市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长春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篮球裁判技能掌握得不好,高水平裁判员稀少。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篮球裁判技能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理论和实践脱轨,裁判临场实践机会少,对裁判法掌握不够娴熟,裁判员等级考核的机制不够完善。建议从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学习和完善考核制度,更好的促进大学篮球裁判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