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相互作用,连续波或准连续波在光纤中传输时,会出现调制不稳定性.利用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在假设光脉冲幅值受到微扰的情况下,用解析的方法,研究了有源光纤链路中,高阶色散导致的调制不稳定性,得出了调制不稳定性的增益谱.  相似文献   

2.
李院民 《科技广场》2013,(10):122-125
利用一组非线性耦合方程,在理论上推导出了双泵浦、级联结构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表达式。研究表明,在双泵浦情况下,光纤参量放大器的增益与光纤长度、非线性系数以及泵浦光功率呈指数关系。采用多段光纤级联的结构,可以均衡光纤参量放大器增益的不平坦性,理论上得到了带宽达160nm、起伏小于1.5dB的理想增益。  相似文献   

3.
浅析光纤通讯技术的优势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通信技术是通过光学纤维传输信息的通信技术。在发信端,信息被转换和处理成便于传输的电信号,电信号控制-光源,使发出的光信号具有所要传输的信号的特点,从而实现信号的电——光转换、发信端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出到远方的收信端,经光电二极管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光——电转换。电信号再经过处理和转换而恢复为原发信端相同的信息。光纤是绝缘体,不会受高压线和雷电的电磁感应,抗核辐射的能力也强,因而在某些特殊场合,电通信受干扰不能工作而光纤通信却能照常工作。光纤几乎可做得不漏光,因此保密性好,光缆中的光纤也互不干扰。当通信容量较大,距离较远时,光纤通信系统的每话路公里的造价较电缆通信的为低。光纤通信因有这些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蝕變星     
大衆天文二卷二期和三期連續刊登了二次的變星常識,以前談過的各種變星,除了極少數純粹是由星雲掩蓋而起的變光以外,幾乎全是本身或內在的變光星,即變光的原因是在於變星本身輻射量的  相似文献   

5.
光纤通讯是利用光与光纤传递讯息,它是有线通讯的一种.像我们所知道的,光经过各种方法进行调变后便能够携带资讯,传递出讯息.温度是现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要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就必须对温度有一个相当的控制权.所以,本文就光纤通讯的远程温度监测系统研制进行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石英多芯型传像光纤研制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基金》1993,7(1):53-53
传像光纤由成千上万个相关排列的单根光纤,即像素光纤组成。每根像素光纤有芯子和包层,芯子的折射率(折光率)比包层高,光线可在它们的界面产生全反射从而被限制在芯子里向前传播。图像通过物镜成像在传像光纤的端面上,被像素光纤离散化,每个像素传输图像的一个像点,由于像素光纤的相关性,所有像点在光纤的另一端组成原来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光纤网络的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色散会引起符号间串扰而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相比于传统的在系统接收端增加均衡器来降低符号间串扰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系统发送端采用的基于幅度调制器和相位调制器的数字光预均衡方法并给出了三种具体的实现方法。根据Matlab仿真结果能够发现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减小符号间串扰以提高系统性能,而且其实现也很简单。  相似文献   

8.
光纤传感线圈中环境因素引起的光路非互易性是导致光纤陀螺输出信号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理论分析了光纤传感线圈中应力和温度引起的光输出信号误差,实验模拟了温度变化过程中光纤传感线圈中光输出信号与温度的关系,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讨论了改进光纤传感线圈性能的绕制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9.
讨论一种光纤在线监测方案,该方案将OTDR、波分复用、光开关、光功率监测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光纤传输衰耗特性变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同时讨论了该监测系统的引入对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卫正统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301-301,303
光在传输过程中,光纤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压力等,从而导致传输光的强度、相位、频率、偏振态等光波量发生变化,通过监测这些量的变化可以获得相应的物理量,这就是光纤传感技术。该技术是随着光纤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技术。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和光时分复用OTDR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使得光纤传感技术以其在抗电磁干扰、轻巧、灵敏度等方面独一无二的优势,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各种光纤传感器系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1):113-113
高功率单频激光在引力波探测、相干通信、激光雷达、光参量振荡以及相干组束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主振荡光纤功率放大(MOPFA)技术可在保持激光良好光束质量和单频特性的同时,提高激光输出功率,是实现高功率单频激光的重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日本KDDI研究所新开发的光通信系统每秒钟最多可传输1800部两个小时长的电影的信息量。这个系统估计三年内即可应用于构筑国际和国内大容量高速通信网络上。《日经产业新闻》日前报道说,该所开发出的“分散管理光孤立子传输”技术能够不改变光信号的波形而准确地进行远距离传输,并可应用在波分复用(WDM)传输方式上。WDM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把不同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传输。该所的验证实验结果是,在320公里长的区间内可维持每秒2.5万亿位(比特)的传输速度。这个速度还低于美国企业(3.…  相似文献   

13.
日本物质工学工业技术研究所复合材料部的津田浩研究员,利用光纤的光干涉现象,开发了检测材料产生损伤的关键技术。材料发生损伤时,由于材料内部变形释放而引起振动,可用光干涉计检测出随其损伤发生引起的振动。这种方法具有不受电磁波妨碍;可实现计测系统的轻量化、精度高;容易安装等优点。用光纤检测伴随材料损伤引起的振动时,在内部传播的光信号受到不连续的相位变化,这次开发的关键技术,是利用光的干涉检测这种光信号的相位变化的技术。为验证相位变化与材料变形之间存在的关系,采用了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进行拉伸试验…  相似文献   

14.
刘顺 《大众科技》2010,(6):48-49,40
文章主要介绍光纤直放站的工作原理、特点。对设计中需考虑光直放远端机的设置、光直放站的最大传输距离、增益和配置无线漏缆长度的计算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及对工程应用举例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RF-2000射频训练系统(台湾茂迪公司)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从结构上分析了RF-2000射频训练系统搭建的射频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通过对完整的系统实验模块进行拆分、重组,实现对单个模块和组合模块的测量,并以系统实验、模块实验、组合实验的形式,直观方便地获取射频系统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基本结构以及参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设计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发送端以 AT89 C51为主控芯片,利用人体红外传感器来检测人体信号,检测到的人体信号通过nRF24L01射频发送模块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以 AT89C51为主控芯片,经 nRF24L01射频接收模块获取到人体信号时,单片机控制由蜂鸣器加LED组成的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相似文献   

17.
对掺杂光纤作增益介质的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掺饵(Er3+)光纤的突破,使光纤激光器更具实用性,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光纤激光器是当今光电子技术研究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1、光纤接入网的基本构成光纤接入网(OAN),是指用光纤作为主要的传输媒质,实现接入网的信息传送功能。通过光线路终端(OLT)与业务节点相连,通过光网络单元(ONU)与用户连接。光纤接入网包括远端设备——光网络单元和局端设备——光线路终端,它们通过传输设备相连。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OLT和远端ONU。它们在整个接入网中完成从业务节点接口(SNI)到用户网络接口(UNI)间有关信令协议的转换。接入设备本身还具有组网能力,可以组成多种形式的网络拓扑结构。同时接入设备还具有本地维护和远程集中监控功能,通过透明的光传输形成一个维护管理网,并通过相应的网管协议纳入网管中心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光纤传输系统不但具有传输频带宽和容量大的特点,而且还有传输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和高质量的信号传输。所以近些年来光纤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挤压光纤可以改变光纤中传输光的偏振态,基于此研制了压电陶瓷(piezoelectric ceramic,PZT)挤压光纤型偏振稳定器。PZT驱动电源是偏振稳定器中的关键部件,对偏振稳定器的各项性能有很大影响。文章利用高压运算放大器PA241DW设计出一种PZT驱动电源,相对于目前常用驱动电源具有精度高、响应快、电路简明和价格低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