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纸艺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传统艺术门类。现代文明的强大催化作用促使这古老的艺术门类发生了“现代化”的演绎——角色位移与“后现代”图形语言体系的形成。纸艺抓住当代都市文化发展的新契机,以其丰厚独特的内涵品质跻身于当代都市文化。成为中国当代都市大众文化栽体的新成员与世界当代都市文化传播的使者。纸艺对于当代都市文化发展具有独到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题材逐渐成为了中国油画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现实与当代文化生活中对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体验和人性情感的关注,表现人们在都市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导致的内心失落、幻想、躁动、彷徨等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无疑成为当代许多油画艺术家关注都市创作题材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都市题材油画创作彰显了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人性表现是当代都市油画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90年代纠结紧张的都市化进程中,最先触摸感知都市潮汐的是置身其间的都市人。亦乡亦城的精神漂泊,都市底层的生存之痛,中产阶层的消费迷狂,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都是都市化进程席卷下真切的都市体验。探取这些激荡在都市生存者内心的斑驳感受,聚焦都市化进程中的个人境遇,并以此来观照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都市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井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如果说当今文化研究的中心是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化的研究中心就是传媒,可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异常复杂的,而在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中,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始终是最引人注目的。当今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与消费,井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如果说当今文化研究的中心是大众文化,那么大众文化的研究中心就是传媒,可以说,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异常复杂的,而在我国,如何正确处理好大众传媒引导与大众文化批评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凯文·林奇有关都市意象的论述,为对当代电影中都市呈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电影中的都市意象在电影批评中关联到3个主题:第一,都市意象与都市化。电影中的都市意象是都市化进程中都市景观变化的视觉呈现。第二,都市意象与都市人的感知方式。当代电影呈现了现代都市人多样化的精神状态。第三,电影语言与电影都市呈现。多样化的电影镜头语言对应着呈现都市景观的特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都市化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主线,但作为都市镜像的都市小说并未简单的契合这条都市化路线,而是渗透着作家的深切反思,表现出一条焦虑性的叙事线索。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都市自身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创作主体存在着的"在"与"不在"的心里矛盾。这种都市焦虑性叙事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对都市的认识回归到理性层面,同时也推动了当代小说现代性,即审美现代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众文化是一种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勃兴势必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都市化进程的快速步伐是有目共睹的,研究都市文化成为中国都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翻译介绍国外的都市文化研究成果,成为国内都市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对于拓展都市文化研究视阈、建设都市文化理论,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由高等院校、社科院组建的研究机构,对于都市文化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来的都市文化研究中,我们仍然看到了某些缺憾和不足。首先,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性,缺乏建树理论体系的视阈。其次,在整体上关注研究的宏观性,缺乏具体问题研究的深入细致。再次,研究关注政治学、经济学等方法,缺乏田野调查的具体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世纪末的裂变与反叛——九十年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九十年代中国,传统美与艺术已经面临无可逃避的挑战,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当代文化产生一种裂变与反叛。曾经活跃于八十年代的文化精英在世俗化的社会进程及其文化观念、美学态度影响下产生多元化抉择。联系百年中国的现代化追求,便不难肯定大众文化的世俗精神在转型期的历史意义与政治意义。大众文化的发展是市场化的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1.
国际友好省州、友好城市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经贸、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以民间往来为拓展的一种新的国际交流形式。中国与澳大利亚自1972年建交以来,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关系不断发展,它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深化。本文概述了中澳友好省州(城市)关系建立的背景与现状,论述了中澳友好省州(城市)关系建立的条件与动因,考察了中澳友好省州(城市)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并探讨了中澳友好省州(城市)的关系在推动两国交流中的意义与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强调在中澳关系中,友好省州(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特殊作用,它为中澳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纽带,促进了中澳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多元性为智能本身所固有,多元智能说东方古已有之,并非加德纳所独创;指出既要讲多元智能,也要讲综合智能;在因材施教上,多元智能理论只解决教学问题,并不能解决教育问题。因此,我们不要过分夸大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有各类历史文化名城一百多座,这些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对那些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可以考虑的战略选择。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唐宋时期,随着北方士民的大量南迁和中原先进文化的南传,南北经济文化有了频繁的交流。这不仅促进了东南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东南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东南沿海城市饮食业的兴旺。  相似文献   

15.
近代开埠通商对中国近代传统城市的发展具有深层影响,传统城市空间也因此产生多层变化a探讨清末荆州府沙市镇开埠通商后,城市商业空间产生的变迁,对清代城市、长江中游城市发展以及荆楚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城市形成与起源的理论认识,从相关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分析,可以认为:中国城市起源于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城市形成于夏代;从夏代城市形成到秦代郡县城市普遍推行这个阶段,中国早期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小的时期。中国城市的早期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特征:中国早期城市具有多元起源和形成、不平衡发展并渐趋一统的特点;城市发展经历了城与市双轨并进的演进道路;政治因素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追逐"朝阳"--桂林历史文化旅游30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历史起源早,文化开发早,文化密集,文化质量高,在中国的南疆撑起了一个国务院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从政治转向经济建设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桂林以山水的名望赢得了旅游业的辉煌,形成了桂林人对旅游业发展思想认识的基础。桂林发展旅游业,从山水风光旅游到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旅游产业化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全面总结桂林30年进行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教训,构筑与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相称的桂林历史文化旅游体系,迎接新世纪桂林旅游业全面发展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王海鸰最早作品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正是大众文化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形成的时期,因此王海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王海鸰的作品迎合了普通大众的欣赏口味,写作视角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可以说,王海鸽热潮的引起与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崛起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中西部开发在为城市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老城区的保护与更新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以洛阳金元旧城城南历史地段为研究个案,在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煤矿城市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一些外国的煤矿城市发展历史比中国的更长。研究外国煤矿城市的兴起、发展与转型,可以为中国煤矿城市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对外国煤矿城市发展经验和理念进行梳理与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国煤矿城市发展少走弯路,而且能够促使中国的煤矿城市发展在外国煤矿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走出新路。这种学习和借鉴,有益于中国的煤矿城市转型,同时对其它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转型也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