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维 《世界发明》2003,26(12):26-26
不同的人忍受疼痛的能力差别很大:同样扎一针,一些人感觉痛得要命,一些人却说感觉不是很痛。这是为什么呢?美国韦克福里斯特大学医学院专门研究痛感的课题组负责人鲍勃·科格希尔说:“我们看到一些人对同样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极为不同。因此希望了解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衣服也智能     
<正>在电影或者电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非常炫酷的科技,比如隐形衣、隐形斗篷等,这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隐身术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隐形衣只存在于幻想和想象中吗?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呢?我们现在的衣服又有了哪些新的、奇特的功能呢?隐形衣展台在了解为什么会隐形之前,我们还是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物体吧!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界中,防不胜防的陷阱除了沼泽外,还有流沙,它甚至能比沼泽更快地将人吞没。存在于流沙中的玄机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看电影,成为越来越多人喜欢的消遣方式。在优秀的电影故事中,我们能获得振奋人心的力量,能体悟到生活的哲理,能学习到应对困难的方法。当然,也有不少场景是大多数人不想在电影中看到的,比如暴力、色情、偏见等内容。电影中还有一个常见的内容被一些人反对,那就是吸烟。根源:模仿理论中国控烟协会,每一年都会批评本年度吸烟镜头最多的电影,以此来抵制电影中常常出现的吸烟镜头。控烟协会的这个举动,让许多电影工作者"为难",他们  相似文献   

5.
<正>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经常会看到一些有关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就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相似文献   

6.
编辑老师: 你们好。听人说做梦会使人记忆衰退,这是真的吗?我每天睡在床上都做梦,我的记忆力不是会变得很差吗?天天做梦对人有什么影响?我该服用一些什么药呢? 小兵小兵: 你好! 每个人都会做梦,人在各个阶段的睡眠中,总有一定数量的脑细胞未  相似文献   

7.
<正>沥青到底是固体还是液体?在我们眼里看到它好像是固体,但是早在1927年,澳洲昆士兰大学的托马斯 帕内尔教授就断言:一些物质虽然看上去是固体,但实际上是粘性极高的液体,像沥青这样的物质虽然在室温环境下流动得极慢,但最终会从高处滴下。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自己是"爱吃巧克力的人",或者说自己爱喝某种特定的碳酸饮料。那么——食物也能成瘾?冰淇淋是否总在诱惑着你?看电影时是否非得端着一特大桶爆米花呢?我们已经意识到,一些体重超标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成瘾类似,比如无法拒绝某些特定的食物,并且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会过度进食。在美国康涅狄格学院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甚至发现奥利奥饼干会像可卡因一样让人上瘾。  相似文献   

9.
吃人的沙地     
荒凉的非洲充满了神秘,更充满了危险,一队人马走着走着,突然一个人"扑通"一声,陷进沙地里,只见溅起的沙柱就像水柱一般高,而陷进沙地里的人早已不见影踪。之后那溅起的细沙柱落下,沙地又平复了下来。其他人惊恐得不敢挪动脚步,稍微清醒之后,有人想到可能是流沙吞噬了同伴。但令人诧异的是,流沙"吃人"从不会溅起沙柱,而这里的沙地简直就像水池一般,投入石头,竟然会溅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生活在陆地的哺乳动物来说,除了身体大得出奇的犀牛和大象之外,我们人类可以说是唯一没有体毛的动物了。这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迥然相异的性状之一。有人自然会问:裸露的皮肤究竟有什么价值?自然选择的过程中人为什么会相中它呢?  相似文献   

11.
<正>你可能在影视剧里见过这样的超自然画面:逝者亡灵现身,身体半透明。大家当然知道电影里的这些画面都是骗人的,因为那个饰演亡灵的演员很快就在下一部电影里活蹦乱跳,生龙活虎。但是如果你在多年前的旧照片上隐约看到一个怪异的透明人影,是不是也会内心悚然,浮想联翩呢?网上总会时不时的传出某某某拍到"鬼照片"的消息,博人眼球,然而,这些"鬼"究竟是灵异现象呢,还是有人在蓄意"搞鬼"?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童话故事的主角,哈利·波特已经在现实世界中施下了太多的魔法,有关他的书籍已经售出上千万本,而有关他的电影也创下了20亿美元的高票房纪录。可是你知道吗,这样一个巫师与魔法的故事里,居然也有能用遗传科学讲得通的地方。在波特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都是没有任何超能力的平常人。但有些人却拥有神奇的巫术,这种神奇的能力一般是遗传的,大部分小巫师的父母也都是巫师。少数小巫师的父母当中,有一个是巫师。偶然也会有一些出身平常的小孩,与生俱来就拥有这种神奇的能力,就像哈利的朋友赫尔·迈厄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你一定尝试过从一堆铁丝线圈中折出一小段来作绑东西之用,虽然铁丝很坚韧,但经验告诉我们,当反复去扭曲铁丝的某个部分时,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铁丝先是逐渐变软,不一会,又会突然变硬、变脆,最终“啪”的一声在那个部位断开了。这种断裂前的变化看来很不可思议,它让我们联想到武侠电影里常出现的大侠制作刀剑的场景。刀剑经过捶打和锻炼,会变得越发坚硬,越是有经验的老手,炼出的刀剑越发坚硬。那么,金属这种经过外力的“摧残”,反而愈加坚硬的道理何在?首先得了解一个事实:把金属放大很多很多倍,我们会看到,它里面的原子是规则排列的,比如…  相似文献   

14.
《康熙帝国》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唱得气势磅礴、恢弘豪放,让人听了不禁豪情万丈,的确,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再活五百年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在自己这个有限的人生旅程中没有好好的把握,即使再活些时间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谁能够把握时间。谁就会成为时间的主人,主宰时间,相反,就会成为时间的奴隶而抱憾终身。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约翰死后去见上帝,  相似文献   

15.
<正>你想吃冰激凌不?想吃烧烤不?看到好吃的食物,你会不会挪不动步子?是不是有时特别想吃某种食物,甚至会馋得流口水呢?让我告诉你这些为什么吧。其实,这些都是因为"馋虫"在作怪。  相似文献   

16.
在稿件的评审讨论会上,笔者有时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论文,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原因是这种文章内容很新,新得让审稿人找不到依据,其实这种所谓的"依据”往往就是国外的同类文献.按照一些人的思维模式,国外都还没有报道,国内怎么会有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一些这类比较"棘手”的论文,就因这种莫名的质疑被退稿了.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在电影上看到过疯狂的科学家在他们蹩脚的实验室里进行着科学边缘领域的探索,经常会造出不可思议的事物。现实中确实有这种科学家,尽管他们并不是疯子,但是他们的研究却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让人觉得不可能。这儿有一些疯狂实验或疯狂发明的迷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是真的?是传闻?是夸大其词?还是谎言?我们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18.
稻田能用机器耕作吗?这是广大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将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无论在理论上或者在事实上,现在就可以回答:稻田是能够用机器耕作的。我们知道,用机器耕作是包括水稻在内的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苏联和一般人民民主国家的绝大多数稻田,就是用机器耕作的,从耕地、播种一直到收割、脱粒,都广泛地使用了机器。我国也有一些种植水稻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早就使用了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那末,”一定有人要问,“稻田里净是水,土壤又烂又陷,人走下去都要陷下好深,机器既笨又重,下去以後,不会深深地陷在泥土里吗?”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脾胃病科的医生,我们经常遇见很多患者拿着自己的胃镜报告,忧心忡忡地问:“医生,我萎缩++,肠化++,会不会变成癌症?网上说,这是癌前病变!”“医生,我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治得好吗”“医生,能不能吃药让萎缩消失啊”……有一些患者拿到自己的胃镜以及病理报告,看到萎缩、肠化这几个字时,都会在脑子里出现一个等式,即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笔者曾在门诊遇到过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因为看到胃镜报告上打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和闺女两人抱头痛哭了好几天,甚至觉得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相似文献   

20.
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现在除了热恋中的情侣们还有兴趣在影院里享受可乐,爆米花和大片之外,多数人恐怕都宁愿在家看影碟。不过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一些产品可能会彻底改变你看电影的习惯,虽然它们的影音效果肯定无法和电影院相提并论,但是不管怎样,这类产品的出现给我们的娱乐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不妨想象一下:你可以随身携带它,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影片,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电影世界——有没有让你感到有点兴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