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举办校园招聘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买方市场",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大学面临着"就业率"指挥棒的强大压力,纷纷主动出击,邀请用人单位进入校园,在自家院内搭建推荐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双向选择的便利机会.  相似文献   

2.
举办校园招聘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买方市场",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  相似文献   

3.
构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层面入手,提出了着力构建政府主管、高校主抓、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积极参与的就业机制,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其就业意向对其毕业求职有着重大意义.基于影响学生就业意向的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设计指标体系,以所选取的江西八所高校的2016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资料数据,结合各院校学生之间的对比,分析江西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形势,明确学生、家庭、学校、用人单位、政府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构建出就业责任分担机制,从毕业生、家庭、学校、用人单位、政府五大维度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我国大学生就业基本机制是"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其实现形式是"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有待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由于市场的社会客观环境体系尚不配套,以及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浅议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体系的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最终将以市场导向的方式实现。要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引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明确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教育需求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办学主体的各级政府,也包括各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因此,评价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体也应是多元的.三方满意度评价是指作为高等教育需求主体的政府、毕业生、用人单位等三方共同参与的、把就业满意度作为检验就业质量标准的评价.本研究根据顾客满意理论,分别从政府、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满意度的角度,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对各项指标内涵阐述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因素权重,为科学、客观、全面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构建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确立了"市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面对新形势、新目标,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模式,健全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围绕就业政策反复进行利益与权力博弈,并趋向协作,推动政策变迁。这种博弈正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内在动力机制。应该把握好这一动力机制,推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趋向各种利益的动态均衡,并不断强化博弈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