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双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支撑、滚翻、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倒立和下法等。单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大多是在混合悬垂、混合支撑下多以身体绕杠旋转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摆动、回环动作为主。而双杠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学生在负担自身体重情况下,发展支撑、倒立(静力性动作)和摆动、屈伸(动力性动作)的动作为主。  相似文献   

2.
双杠分腿坐前进动作是初二年级双杠项目中规定的基本教材,教学中利用跳箱代替双杠进行辅助教学,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第一课次(?)跳箱上分腿骑坐练习(图1)双杠上跳上成支撑以及摆动练习第二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动作(图2)双杠上完成分腿骑坐动作第三课次(?)跳箱上完成难点动作:挺身展髋后前倒直压腿弹杠(图3)双杠完成跳上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动作  相似文献   

3.
<正>"屈膝滑杠"是指学生在练习双杠"分腿坐前进"技术时,在换手握杠身体前倒后,不是直腿滑杠靠拢进杠,而是屈腿勾杠进杠。"屈膝滑杠"后接下来的"支撑摆动成分腿坐"只能是屈膝摆动而不是直腿摆动,这样完全破坏了整个动作结构,如果严格按照体操考试的规定属于动作错误,不予评分。  相似文献   

4.
晁恒  班文良 《体育教学》2010,29(1):23-24
【编者按】双杠是健身、实用的器械体操项目之一。其动作和练习方法多种多样,动作有易有难,可在杠端、杠中、杠上、杠下或两根杠上做支撑、悬垂、摆动、摆越、屈伸、滚翻、平衡等动力和静力的动作,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中学双杠教学内容与竞技体育中的双杠运动有较大差别,主要掌握简单的上法、下法、支撑、悬垂、摆动、滚动和杠上平衡等技能。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练习的场地、器材安全,要传授给学生保护帮助中的站位、移动和手法;更要设计各种辅助方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克服学生的怕杠心理,逐步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正> 1 前言双杠挂臂撑挺身后滚翻是男子体操三级运动员规定动作(第一套)主要内容之一。它属于摆动类前摆动作,其动作技术: 由挂臂撑后摆开始。身体前摆过杠下垂直部位后,稍屈髋关节,两腿向前上方  相似文献   

6.
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之十六:双杠)一、教师在保护与帮助时的站位中小学双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支撑、滚翻、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倒立和下法等。根据双杠动作的技术特点,主要分为以支撑、倒立为主的静力性动作和以摆动、屈伸为主的动力性动作,因此,教师保护与帮助时的站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此动作可由前摆转体、后空翻、倒立转体、大回环等动作连接,动作技术的关键主要是由支撑前摆、两腿继续向后上方后翻摆动时,要控制肩不要过份后倒(图-4),接着腿向远伸,以便使身体重心远离握点,这样半径加长,增大摆动量。当身体下摆接近杠下垂直部位时,两腿用力  相似文献   

8.
<正>双杠是器械体操项目之一。双杠可以在一杠或两杠的正向、侧向上通过各种支撑、挂臂、悬垂做各种摆动、摆越、屈伸、弧形、转体、回环、滚翻、空翻和各种静止姿势与用力动作。其动作内容丰富、类型全面、有简有繁、有易有难,可在杠中、杠端、杠上、杠下变换各种动作,主要是由静力性和动力性动作组成。练习双杠可增强上肢、肩带、胸部、腹部及背部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上肢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对肩、肘、腕关  相似文献   

9.
双杠悬垂大摆类型动阼,如向后大回环和大摆前摆上等动作,是一九七八年问世的一种新类型的双杠悬垂摆动动作。近几年来的体操运动实践已经证明,该类型动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成为八十年代双杠运动的潮流动作。考查近年世界体操大赛双杠优胜者的自选动作,我们发现,他们在一套动作中都能完成某个漂亮的悬垂大摆类型动作。因此,目前国内外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都很重视对双杠悬垂大摆动作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技术分析支撑后回环叫腹回环,整个动作由支撑开始,要求手臂撑直(两手握杠,之间与肩同宽),身体正直且腹部贴杠。然后两腿稍前摆,肩稍前送使腹部接近杠,上体迅速后倒,同时两腿后下前摆(借助后倒惯性),两臂压杠使下腹部紧贴杠,身体绕杠回环。当腿回环到杠后水平部位时,制动腿减慢回环速度(支  相似文献   

11.
<正>【双杠课例一】在给前两个班上双杠课时,笔者首先让两个班的学生做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结束后,开始讲解、示范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的完整技术动作和支撑摆动技术动作(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叹声和掌声),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军 《体育教学》2003,(5):54-54
初一年级低单杠教材“一足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教学有一定难度。影响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学生上肢及腹背肌力量不足,不能屈臂拉杠,造成臂完全伸直,臀部掉下,是主要因素。为此,本人运用双杠进行一足蹬地翻身上成支撑技术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一、器材准备双杠1-2副,将双杠调宽,一杠降至最低,调另一杠比低杠高出约40cm。二、练习方法1.学生两手与肩同宽正握高杠,摆动腿从后向前上摆起,越过低杠;蹬地腿蹬地跟进踩在低杠上,同时两臂弯曲,使胸部靠近横杠。2.摆动腿继续摆动,踩杠腿用力蹬杠跟进、两…  相似文献   

13.
<正> 手倒立前滾翻是高中三年级男生体育课技巧项目中的动作,掌握好这个动作的关键是“手倒立”。由于学生平时做头朝下的动作少,所以定向、自控的能力差,完成动作较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一、利用双杠做“倒悬垂”。采用1~1.1米高的双杠,杠下放两块垫子,练习者在杠中跳撑上双杠,转身坐在一侧的杠上,双脚勾于另一侧杠下,双手正握臀部两侧的杠面(见图1)。然后身体后移,使两腿腘窝压在杠上,上体慢慢后倒至头朝下,成“倒悬垂”的姿势(见图2)。双手离开杠迅速将两臂伸直,手撑住垫子,头稍抬起眼看垫子,两脚离开  相似文献   

14.
<正>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系列之十六:双杠)挂臂摆动屈伸上是双杠典型的屈伸类动作。其技术特点主要是依靠摆动、屈伸和制动技术的协调配合来完成动作。表现出明显的技术性、力量性和协调性的特点。从技术原理分析,该动作技术的主要环节在身体的屈伸阶段,此阶段的关键技术是通过髋关节的屈伸,并充分运用"制动技术",使身体由屈体挂臂撑成杠上支撑,从而完成动作。动作技术可分为屈、伸  相似文献   

15.
自七十年代始,竞技体操各个项目难新动作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唯有双杠发展缓慢,变化甚微。到了一九七八年,双杠动作终于有了重大突破,出现了以向后大回环为先驱的一种新类型的悬垂摆动动作——悬垂大摆类型动作,它为该项目动作的创新及成套动作的编排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这种新类型的双杠杠下动作和原有的杠下动作有何本质区别?它在整个双杠摆动动  相似文献   

16.
一、保护帮助时站位要得当单杠教材的动作主要是低单杠的动作包括各种上法、摆动、屈伸、回环、转体、腾越和下法等。保护与帮助者应根据不同动作的结构特点,选择最适宜的位置。1.单杠动作的技术特点大多是在混合悬垂、混合支撑下多以身体绕杠旋转的形式完成的,并以摆动、回环动作为主。由于在垂直部位时的动量最大,摆过垂直部位后,出现脱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也最大也正是需要加力的时机。因此,在做向前摆动时,应站在器械的前侧方(如悬垂前摆转体180度成悬垂);在做向后摆动时,应站在器械的后侧方(如悬垂摆动挂膝上悬垂摆动骑上、悬垂摆动后摆…  相似文献   

17.
傅道华  孟宪林 《体育学刊》2006,13(6):118-120
以第38届世锦赛双杠决赛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今世界双杠D组以上动作的创新与发展。主要有:支撑前摆转体和支撑后摆跳转540°,分腿前空翻114屈臂撑;挂臂前摆屈体后空翻2周挂臂和挂臂前摆转体360°倒立;向后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挂臂和梯佩尔特直接屈体前空翻;后回环转体360°倒立。  相似文献   

18.
<正> 单挂膝摆动上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较难掌握或完成动作质量不高,主要原因大多是挂膝摆动时摆动腿向前上方伸腿伸髋不够,摆动半径小,前摆不制动,后摆时摆动腿过不了杠下垂直面,因而不能带动上体,于是形成屈臂拉杠、爬杠等不正确动作。以往常采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双杠"杠端跳上分腿坐接前滚翻分腿坐"是男生双杠教学中比较难掌握的动作之一。笔者认为,双杠分腿骑坐前滚翻成分腿骑坐的教学难点有三个:第一,上体前倒和双手用力撑杠并做提臀动作的紧密结合;第二,双肘及时外展,用两上臂触杠完成滚翻;第三,克服在离地面1.2米以上的双杠上完成头朝下的滚翻动作时所产生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20.
后摆手倒立动作在男女体操的十个项目中都有,掌握此动作,能为其他高难动作打下良好基础,对体操水平的普及与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双杠后摆倒立的技术分析: (一)身体前后摆动后摆手倒立之前的前摆动作,其高度要求超出头部(提高势能),髋角微屈,肩要固定在手握点的垂线上(拉长半径),头部垂直于两杠,眼看杠的远端;后摆过手握点的垂线以后,向后上方踢腿,后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