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政务是一个面向应用的工程,随着政府机构职能的改革电子政务系统本身需要不断地调整,这是任何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电子政务被列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后,国务院组织了上百位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框架。按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24日下午,《电子政务》杂志编辑部主任宋文好等一行三人,采访了《电子政务》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陈拂晓研究员。 陈拂晓,198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无线电工程系。1986年6月至2004年12月,在国务院办公厅从事政府信息化建设,曾任国务院办公厅正局级政务专员;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组织建设了国务院办公厅两代信息系统及全国政府系统二代数据通信网络系统,组织建设了国务院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在此期间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两次,部委科技进步奖多次。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陈拂晓受聘成为科技部865信息安全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专家。2000年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信办)聘请.担任国信办信息安全体系研究专家组副组长;2001年,作为课题组长,承担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中的第一课题“中国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示范工程”的建设任务;2005年该工程获得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评审的“优秀工程金奖”。 从2004年起,陈拂晓开始担任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兼IT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参与国际IT治理领域的研究,从事IT治理理念的推广和普及,促进IT治理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以服务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作为多年在一线从事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者,他一直关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思考和总结“十五”期间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期能够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陈拂晓极为关注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焦点问题,并撰写了大量文章进行研究分析,其观点鲜明、分析透彻。采访期间,围绕电子政务管理体制这一主题,陈拂晓从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电子政务与IT外包、电子政务与管理创新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观点,并对《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进行了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3.
简单地来说,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开展政府行政管理与服务。目前电子政务正在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电子政务被看作是实现国家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因此.在提出“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国家又提出了“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的政策主张.明确地表示“信息化政府要先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自成立以来业已召开了三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在经历了全面“热启动”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冷”处理是一种务实之举,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其中,社会信息化差距,技术瓶颈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的脱节是制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三大关键性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三方联合主办的“电子政务标准化研讨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宿忠民认为,如今电子政务的重心并非这些产品,而是产品之外的东西:一是法律法规,另一则是标准。宿忠民将这两者称为电子政务的“软力量”。宿忠民下了个论断,“在今后的电子政务建设中,‘软力量’将发挥比‘硬力量’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工作方针,将“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确定“十五期间”实施十二项信息化重点工程,即“十二金”工程,其中包括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本文就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如: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体制改革滞后、缺乏资金技术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层面,我国已把信息化定性为“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电子政务是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但是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如何?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前景怎样?各地区电子政务水平与结构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对这些问题,我国目前尚未有科学与完整的量化的数据来反映与评价。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与比较电子政务水平及发展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应用原则 电子政务建设应该首先以“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为第一原则。 实践证明.电子政务是“用”出来的.电子政务只能由应用推动,应用是规划技术方案的前提。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硬件、轻软件,重资金投入、轻运行管理。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就是电子政务的建设者与管理者没有从本质上重视电子政务的应用原则“所谓”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指要以需求作为动力.以应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在我国,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善于捕捉和发掘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领导科学决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并通过系统应用的成果不断推进系统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振  周伟 《现代情报》2005,25(1):23-25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政府信息化的“核心”。目前.如何保障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成为政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又一重大难题。从信息安全、技术、法制、人才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完善的、全面的保障体系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新趋势是向更广泛的范围推进信息化的成果,力图人人受惠。通过分析国外推进信息化进程中的让全民受惠的一些举措,指出要实现“惠及全民”的电子政务目标,中国政府任务十分艰巨;提出了在我国推进“惠及全民’’的电子政务以及在政府网站上如何体现“惠及全民”理念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信息化中,特别强调数据,这就是所谓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这一条规律对电子政务应当也是适用的。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远远领先于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开发严重不足,造成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甚至在有些地方谈起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就是要建网、购置设备,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尽管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娄策群 《现代情报》2004,24(7):214-216
通过电子政务的实施,繁荣城镇经济,对于国家“十五和2015年规划”战略重点之一的小城镇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学习和借鉴日本一个乡村小镇通过电子政务发展地方经济的成功案例,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在广大小城镇推行电子政务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完成中央17号文件确定的一系列电子政务建设任务的最后一年,亦是开展“十一五”规划的一年。认真对2005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做出中肯的分析,并对2002年下发中央17号文件以来的电子政务实践做出切合实际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对全国的电子政务做出全面的总结具有很大的难度。把握那些关系到全局、对今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进展和主要问题,并对其予以研究,相对来说是简单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2005,是新政年,推动行政改革,政务公开;2005,是门户年,开启“国”网一统,地方政府“门”户为王;2005年,是资源年,倡导信息公开、资源共享;2005,是规划年,总结十五,规划十一五;2005年,行政体制改革、政务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农业信息化升温、务实消除不同地区的信息鸿沟、构建和谐信息社会成为当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主基调,真正在信息社会一步步落实“为民”的执政理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建设的精神和“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信息化的新路子”的要求,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保障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政府服务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北京市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历经了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全面完成了政府上网工程,建成“首都之窗”政府网站群,以及一批应用系统已相继开通等发展阶段之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子政府的建设始于“三金工程”。1993年12月,在全球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我国中央政府决定启动“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由此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序幕。1999年1月.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四十多家部委(办、局).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10月,我国的“十五”规划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相似文献   

17.
硬件系统是电子政务产业的物理支撑,软件就是电子政务产业的经脉支撑。电子政务软件推动政府信息化进程,为中国软件“民族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电子政务推动软件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和平崛起”的一项国家战略.电子政务是其核心部分。要保持电子政务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从战略高度科学做好电子政务产业的规划。观念先行,规划先行,政策先行,为电子政务产业的科学实施提供可操作的理性指标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杂志在2007年开设“测评篇”专栏,每期用一定的篇幅组织与测评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报道全国电子政务测评实践工作的进展。电子政务测评是通过对各纲政府电子政务能力成熟度,电子政务相关项目以及相关软硬件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而为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制定电子政务的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为各地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建议,旨在精此提升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均衡发展和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规范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监督,推进“数字朝阳”建设,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应用效率,北京市朝阳区依据北京市有关规定,结合区域实际制定了《朝阳区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朝阳区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